一种调距桨螺距估计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5176.7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调距桨螺距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给定时刻下调距桨的实时运行数据,得到液压油的物性参数;解算齿轮泵模型,得到齿轮泵出口液压油的体积流量;解算液压管线模型和滤器模型,得到滤器出口液压油的压力和体积流量;解算单向阀模型,得到单向阀出口液压油的压力和体积流量;解算溢流阀模型,得到溢流体积流量;解算控制系统模型和比例控制阀模型,得到比例控制阀各流道内的液压油流量;解算配油器模型,得到进入桨毂油缸的液压油流量;解算桨毂油缸模型,得到活塞杆行程;解算转叶机构模型,得到螺距角的实时估计值。本发明实现了调距桨螺距的实时估计,可作为调距桨螺距的独立估计。

    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95085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038540.3

    申请日:200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其中:发动机和集成起动发电机同轴连接,集成起动发电机和自动离合器主动盘连接,自动离合器通过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和主减速器-差速器连接,主减速器-差速器通过驱动桥和车轮相连,动力电池组通过电缆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外接电源插头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集成起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外齿圈与车架固定连接。本发明最大保持了传统车辆结构,利用双电机对发动机的工作点进行优化,使发动机在高效率低排放区域稳定运行,尤其适合城市低速公交工况运行。

    大客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27728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41211.4

    申请日:2008-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Y02T1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大客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中:发动机和集成起动发电机同轴连接,集成起动发电机和自动离合器主动盘连接,自动离合器通过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连接,减速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和主减速器-差速器连接,主减速器-差速器通过驱动桥和车轮相连,动力电池组通过电缆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集成起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本发明最大保持了传统车辆结构,利用双电机对发动机的工作点进行优化,使发动机在高效率低排放区域稳定运行,尤其适合城市低速公交工况运行。

    含有驱动电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的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80887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810201619.3

    申请日:2008-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Y02T1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含有驱动电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的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其中:发动机和集成起动发电机同轴连接,集成起动发电机和第一自动离合器主动盘连接,第一自动离合器从动盘通过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行星齿轮机构一侧通过第二自动离合器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侧与主减速器-差速器连接,主减速器-差速器通过驱动桥和车轮相连,动力电池组通过电缆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外接电源插头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集成起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外齿圈与车架固定连接。本发明最大保持了传统车辆结构,利用双电机对发动机的工作点进行优化,使发动机在高效率低排放区域稳定运行,同时优化了驱动电机的工作状况,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93478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38540.3

    申请日:200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其中:发动机和集成起动发电机同轴连接,集成起动发电机和自动离合器主动盘连接,自动离合器通过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和主减速器-差速器连接,主减速器-差速器通过驱动桥和车轮相连,动力电池组通过电缆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外接电源插头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集成起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外齿圈与车架固定连接。本发明最大保持了传统车辆结构,利用双电机对发动机的工作点进行优化,使发动机在高效率低排放区域稳定运行,尤其适合城市低速公交工况运行。

    含有驱动电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的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80887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01619.3

    申请日:2008-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Y02T1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含有驱动电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的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其中:发动机和集成起动发电机同轴连接,集成起动发电机和第一自动离合器主动盘连接,第一自动离合器从动盘通过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行星齿轮机构一侧通过第二自动离合器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侧与主减速器-差速器连接,主减速器-差速器通过驱动桥和车轮相连,动力电池组通过电缆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外接电源插头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集成起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外齿圈与车架固定连接。本发明最大保持了传统车辆结构,利用双电机对发动机的工作点进行优化,使发动机在高效率低排放区域稳定运行,同时优化了驱动电机的工作状况,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461779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075083.5

    申请日:2009-07-23

    Abstract: 一种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的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包括:分离轴承、楔形块、滚珠和支承端面,其中:楔形块位于分离轴承与支承端面之间,滚珠镶嵌在楔形块的底边与支承端面之间,支承端面固定设置于离合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同时整个装置的布置非常紧凑、工作时不受车身或车架变形以及发动机振动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