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9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37432.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可逆粗轧机尾部短行程执行精度的方法,涉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立辊轧机入口设置三个热检,板坯出炉时L2设定立辊轧机各道次尾部短行程参数,奇道次时,第一个热检检失时根据设定的立辊轧机当前道次后滑和实际速度跟踪尾部位置,第二个热检检失时根据前两个热检间距和跟踪长度计算立辊实际后滑值并修正跟踪长度,继续对尾部进行跟踪,第三个热检检失时继续对后滑值和尾部跟踪位置进行修正;当尾部距立辊轧机距离达到短行程开始距离时,根据设定值调节立辊辊缝;当跟踪到尾部离开立辊时,立辊轧机保持当前位置,直到钢板尾部离开平辊轧机。该方法通过多个热检测量立辊轧机真实后滑,提高了尾部跟踪精度和宽度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18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0425.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机架间套量优先控制的AGC速度补偿方法及系统,属于热连轧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所述AGC速度补偿方法包括:在活套起套完成后,实时检测轧机辊缝和活套实际角度;通过实时使用本周期的轧机辊缝减去上周期的轧机辊缝,得出辊缝的变化量;通过实时使用活套实际角度减去设定角度,得出活套角度的偏差;实时判断活套角度的偏差是否超出预设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结合辊缝的变化量,确定是否对AGC速度补偿量进行限制,完成AGC速度补偿。采用本发明提供的AGC速度补偿方案,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AGC速度补偿,在保证机架间秒流量平衡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0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7967.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活套控制中力矩环与趋近控制器互扰引起震荡的方法,包括:设定一个角速度震荡检测计数器以及一个时间计数器;当活套起套完成后,所述时间计数器开始计数;同时,由检测系统实时检测是否发生活套震荡,当发生活套震荡时,所述角速度震荡检测计数器实时捕捉活套震荡发生的时间,并进行记录;基于所述时间计数器和角速度震荡检测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对趋近控制器及时采取禁用操作,以防止力矩环与趋近控制器持续震荡。本发明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由于活套力矩环与趋近控制器互扰引起的震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999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6434.5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机更换模具后自动调整相邻机械手参数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压机传动侧设置机器视觉识别装置;在压机更换模具后,通过压机HMI向机器视觉识别装置发送识别指令,识别当前模具高度值并将结果反馈给压机PLC,显示在压机HMI;操作人员确认识别出的模具高度值无误后,通过压机HMI向机械手PLC发送当前模具高度,机械手PLC自动计算并调整其Z轴与压机相关的基准参数,并反馈给压机PLC,在压机HMI上显示,操作人员确认参数无误后向机械手PLC反馈确认指令,后续生产时机械手自动按新的参数执行。本发明可实现压机更换模具后自动调整相应机械手的基准参数,减少人工干预,缩短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45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82583.X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B13/12 , H04W4/021 , H04W4/02 , H04B1/7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WB定位技术在移动设备周围区域设置电子围栏的方法及系统,应用于工业通讯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按照定位系统的要求在移动设备上设置至少三个UWB基站;在所述定位系统内为所述移动设备设置电子围栏;接收所述移动设备上设置的各所述UWB基站的上报信号;对所述上报信号进行解析,确定所述佩戴定位芯片的人员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距离和方位,在所述上报信号指示所述电子围栏中进入佩戴定位芯片的人员的情况下,向所述移动设备的控制系统发送第一指令。本发明能够降低部署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08051.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轧加热炉区上料横移小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轧制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与其相连的HMI操作界面、激光测距仪、冷金属检测器和横移小车;该方法根据两个激光测距仪的实际距离、横移小车宽度、激光测距仪与横移小车距离,计算出两个横移小车的距离,控制两车防撞;结合激光测距仪到横移小车的距离得出横移小车的实时位置,在横移轨道上对两个横移小车进行位置闭环控制;通过该位置闭环控制再结合冷金属检测器得到横移小车上是否有板坯,实现两个横移小车自动上料的控制。该方法简单易行,有效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故障率并提高上料节奏,保证热轧加热炉区域上料横移小车的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9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6050.6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热连轧起套阶段加速惯性力矩的方法,属于热连轧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获取活套辊和带钢的质量等规格数据;第二步,获取活套角度编码器数据,进行二次微分环节得到活套角加速度;第三步,计算活套辊和带钢的加速惯性力矩;第四步,经限幅保护后补偿到液压伺服阀实际转矩输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际转矩经过补偿后可以更精确地计算获得实际张力,改善起套超调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957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661520.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卷轧机可逆轧制过程中头尾减薄楔形控制的方法,属于冶金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待轧带钢分别以炉卷轧机头部减薄辊缝、头部楔形辊缝、本体辊缝、尾部楔形辊缝、尾部减薄辊缝轧制,根据头尾减薄比计算出头尾减薄辊缝,根据头、中、尾辊缝,头、尾楔形长度,计算炉卷轧机由头部减薄辊缝执行至本体辊缝、本体辊缝执行至尾部减薄辊缝时的辊缝执行速度,当未轧长度等于定义尾部楔形长度加上尾部减薄长度时,轧机辊缝由本体辊缝执行至尾部减薄辊缝。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克服炉卷轧机可逆轧制过程中头尾温度低,下游机架负荷大的困难,对于减小下游机架负荷大,保证精轧穿带稳定有一定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632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527605.6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双边剪磁力对中装置自动对中控制方法,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钢板双边剪磁力对中区域安装一台冷金属检测器、两台激光划线器和若干台工业相机,通过若干台工业相机对双边剪磁力对中区域的钢板和激光线进行拍照,然后进行图像的拼接和识别,得出钢板边缘与激光线的距离,通过该距离数值计算钢板摆正和对中所需每个电磁铁位置的调整量,最后通过电磁铁升降和横移控制实现钢板的自动对中。本发明控制原理简单,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方式来代替人工观察,从而实现钢板的自动对中控制,即提高了对中效率和精度,又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2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14976.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管热处理炉炉内保护性气氛控制的方法,属于冶金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PLC控制系统采集入炉侧、出炉侧炉膛压力值及氧含量值,由操作人员在人机交互界面输入适合生产范围的炉压上、下限值,氧含量上、下限值,并选中需要控制保护性气氛的气体阀组,当启用气氛自动控制时,程序根据当前炉况及实时采集的炉膛压力值与氧含量,与输入的限制值对比,通过不同对比结果对保护性气氛气体阀开闭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辐射管炉内保护性气氛的控制,该方法解决了辐射管炉内保护性气氛分布不均的问题,减少了炉内保护性气氛的浪费,同时减少了装出钢动作时对气体阀门的使用,并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