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6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17726.6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杂散电流的轨道扣件结构,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领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T型螺栓、弹条、铁垫板、轨下垫板、绝缘垫板、调高垫板、弹性垫板、绝缘套筒和与所述绝缘套筒匹配连接的锚固螺栓,轨下垫板横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沟槽。铁垫板表面采用绝缘涂料喷涂。绝缘垫板包括第一本体部、立直部和防污部。立直部垂直于第一本体部四周设置,第一本体部对应锚固螺栓开设有连接孔以使锚固螺栓从绝缘垫板中穿过。还包括密封垫圈,密封垫圈设置于连接孔周围。本发明的防杂散电流的轨道扣件结构,采用自上而下、收集排流、喷涂处理等方法增大了钢轨扣件结构的对地电阻,减小了液体对扣件的污染,从而减小了杂散电流的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2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640130.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地段振动横向传播特性监测系统,包括轴线垂直于隧道纵向的横向振动监测光缆以及用于接收横向振动监测光缆发送的信息并解调成解调信号发送给后台处理器的数据解调仪;横向振动监测光缆为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阵列振动光缆,其自道床板顶面横向延伸,依次布设经过道床板侧面、轨道底座的表面、隧道回填层的表面和隧道侧壁。另外还涉及配置有该监测系统的轨道交通隧道以及该轨道交通隧道的运营安全监测方法。本发明可实现沿振动横向传播路径的全路径连续振动监测,能可靠地分析获得隧道地段振动横向传播和衰减特性,利于对隧道横断面的健康监控;能实时地掌握隧道内异常波动发生情况以便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83836.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砟轨道调平层的灌注模具及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属于无砟轨道技术领域。所述灌注模具包括底板、围板和插板;底板的边缘具有缺口,底板用于安装在下部基础上,围板的底边与底板的缺口对应的侧边垂直连接,围板的内轮廓用于与预制板的各圆角的外轮廓相贴合,以与多个模具板围设预制板,围板上上设置有排料孔,插板可活动地布置在围板,以密封排料孔,围板上插装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螺栓,且各连接螺栓贯穿围板,以连接围板和预制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调平层的灌注模具,不仅可以避免预制板的各圆角处在灌浆过程中形成泄露,还能在灌注过程中保证对调平层的灌注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54152.9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包括沿竖向依次堆叠设置的预制单元板、调平层和下部基础;预制单元板为沿轨道纵向依次并排布置的多个,各预制单元板的纵向两端伸出有连接件,且相邻两预制单元板的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装配式无砟轨道,其通过在预制单元板的两端设置连接件,并通过将相邻预制单元板可拆卸连接,实现了预制单元板的快速拼接安装,同时可拆卸连接的形式除了使得预制单元形成一个整体,在单个或部分预制单元板损坏时,通过可拆解形式实现预制单元板的快速拆解和更换,在确保预制单元板稳定放置在下部基础上的同时,实现无砟轨道的快速维修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2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51350.0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6 , E01B29/00 , E01B1/00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露筋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水泥21~52份、碎石22~62份、石英砂10~20份、增强剂4~18份、抗裂剂2~10份、减水剂0.5~9份、增韧剂1~2份、凝结时间调节剂0~4份、颜色调节剂0.5~1份、改性增黏剂2‑5份;所述改性增黏剂是利用松香酸钠提取液对瓜尔胶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本发明将具备引气效果的松香酸钠提取液与瓜尔胶进行接枝共聚,制备改性增黏剂;将制备的改性增黏剂掺入到混凝土材料中,可在流动度很大时防止混凝土离析分层,同时可在浆体中引入大量的微小气泡,极大的改善其流动性达到自流平自密实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183560.4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3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快速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主要是通过将轨道交通全线或者局部较长线路范围划分成一定数量的计算断面,以等效的二维模型代替庞大的道床‑隧道‑土体三维半空间模型,进而大大提升了单个模型的求解效率,基于循环建模和求解实现了对轨道交通全线或较长线路范围内沿线环境振动的快速预测和评价。本发明可以提升轨道交通沿线环境振动求解的效率,还可以实现对轨道交通全线或较长线路范围内沿线环境振动的快速预测和评价,将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仿真分析的范围扩展到了全线或较长的线路范围,打破了现有技术因受求解效率和计算机求解能力限制只能局限于较小区域或局部敏感点的轨道交通环境振动预测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573089.1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制造方法,以及轨道系统及施工方法,属于无砟轨道领域,其通过在工厂预制的基层结构替代传统现场施工的方式,将道床结构装配于预制的基层结构上,实现完整的轨道结构在施工场地外的装配,进而可直接将整体轨道结构吊装至施工现场,形成无砟轨道,有效避免了路基地段无砟轨道与下部基础之间出现纵横位移等不稳定现象,提高了施工质量。本发明的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轨道系统以及施工方法,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方便,颠覆了传统无砟轨道的施工建造模式,使整个轨道搭建过程更加模式化、便捷化,避免了传统无砟轨道施工因连接松动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15353.X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轨噪声和振动波形的无砟轨道病害快速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无砟轨道结构中频率为0~2500Hz之间的振动数据,其中不超过400Hz的振动数据与无砟道床振动频率对应,该范围内中振动数据以振动波形转换成图片的方式进行存储;超过400Hz的振动数据与轮轨噪声音频频率对应,该范围内的振动数据以噪声音频特征数据进行存储;S2通过长期监测分别建立轮轨噪声音频数据库和无砟道床振动波形图片数据库;S3将实时采集的列车轮轨噪声音频数据和无砟道床振动波形数据与前期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相似度分析,评价轨道结构的服役状态,进而判断是钢轨病害、扣件病害还是无砟道床病害,显著地提高无砟轨道结构病害实时识别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5297.6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1D21/02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枕的温致应变响应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轨枕的预测轨枕温度数据;将历史应变响应数据和预测轨枕温度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完成的LSTM回归模型,以获取温致应变响应的单步预测数据;将所述单步预测数据作为历史应变数据,继续结合用于下一步预测的预测轨枕温度数据作为所述LSTM回归模型的输入,进行温致应变响应的下一步预测。本发明基于预先训练完成的LSTM模型,以实时温度监测数据和历史应变数据为输入,以实时应变响应为输出,可综合利用应变数据时序相关性和温度‑应变相关性,对温致应变响应进行预测,提高了温致应变响应预测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130830.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14 , G06N20/00 , G06Q10/063 , G06Q50/30 , B61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稀疏极限学习机和假设检验的铁路轨道状态评估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应用于某小半径曲线铁路轨道结构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中。通过结构温度场和多个测点的应变、位移响应长期监测数据训练了稀疏贝叶斯极限学习机概率预测模型,获得了结构温度场和应变及相对位移的预测关系,实现了基于温度监测数据对结构响应的可靠预测。采用贝叶斯假设检验方法对比了后续结构响应的稀疏贝叶斯极限学习机概率预测结果和实际监测数据,实现了轨道结构服役状态的有效评估。此方法考虑了监测数据采集误差和质量不统一引起的结构响应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在概率统计意义上实现了轨道结构状态评估,有效地提升了其鲁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