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208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487538.4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18 , C21D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先进核电机组定位用宽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 0.13%~0.16%、Si 0.20%~0.30%、Mn 0.30%~0.60%、P≤0.006%、S≤0.002%、Cr 2.55%~2.85%、Mo 0.80%~1.20%、Ni 1.20%~1.50%、Nb 0.04%~0.08%、V 0.10%~0.20%、Ti≤0.03%、Alt≤0.02%、Ca 0.001%~0.004%、N 0.01%~0.03%、Sn≤0.001%、H≤0.0001%、O≤0.0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夹杂,抗高温回火脆化系数J=(Si+Mn)×(P+Sn)×104≤50;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电渣重熔、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热处理;本发明钢板规格为(100~130)mm×(4500~5100)mm×Lmm,性能满足四代核电站定位用板的制造及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7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017837.1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轧制技术生产多强度级别合金结构钢的方法,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RH—板坯连铸—板坯清理—原料验收—加热—TMCP轧制—控制冷却—矫直—喷印标记—检查、检验—入库。本发明实现一种熔炼成分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使其轧制钢板强度及韧塑性均达到不同强度级别结构钢板的要求,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提高生产节奏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194175.6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1D1/25 , C21D6/00 , C21D8/02 , C21D9/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60 , G21C13/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反应堆安全壳用特厚规格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5%‑0.20%;Si:0.15%‑0.30%;Mn:0.80%‑1.30%;P≤0.010%;S≤0.005%;Ni:0.65%‑1.10%;Cr:0.10%‑0.30%;Mo:0.15%‑0.40%;Cu:0.15%‑0.20%;Alt:0.02%‑0.04%;Sn≤0.005%;Sb≤0.0007%;As≤0.008%;Pb≤0.0005%,[o]≤8ppm,[H]≤1.5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铸坯同质复合、加热、轧制、热处理;本发明钢种经调质和模拟焊后热处理后,不同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34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54592.2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管线用钢X56Mo轧制方法,加热总时间限定在270~330分钟,高温段时间限制在120~180分钟,第三加热段温度限制在1230~1250℃,均热段温度限制在1210~1230℃,板坯出炉温度在1210℃以上;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阶段开轧温度不小于1000℃,粗轧阶段后三道次的单道次压下量≥20mm,中间坯厚度为2.5~3倍成品厚度;精轧阶段开轧温度为820~840℃,精轧终轧温度至780~800℃,轧制完成后不停留立即入水,入水温度800~810℃;采用半自动控冷模式。本发明生产钢板各项性能指标达到理想要求,钢板性能合格率超过95%以上。钢板力学性能为:横向屈服强度值470-580MPa,抗拉强度570-620MPa,横向屈强比≤0.90;-15℃DWTT均值≥85%。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65047.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02 , C21D1/25 , C21D6/00 , C21D9/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8 , G21C13/024
Abstract: 一种压水堆核电站高强高韧安全壳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 0.13%-0.19%、Si 0.10%-0.30%、Mn1.30%-1.70%、P≤0.012%、S≤0.005%、Ni0.75%-0.95%、Cr 0.40%-0.60%、Mo 0.30%-0.60%、Al 0.015%-0.040%、Nb 0.010%-0.030%;其余含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化学成分优化和工艺参数的合理设计,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指标。本发明的钢板具有成本优势,在满足综合力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钢板内部质量进一步提升,满足GB/T 2970标准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05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54483.2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线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提高厚规格L555M级别管线钢DWTT性能的方法。1)加热温度限制在1200~1250℃,均热段温度限制在1190~1230℃,将加热总时间限定在270~330分钟,高温段时间限制在120~180分钟,出炉温度保证在1200℃以上;2)粗轧采用横-纵轧制方式,并且横轧4~6道次,纵轧2~4道次,且开轧温度不得低于1150℃,横轧后待温至1040~1080℃再纵轧;同时保证纵轧累计压下率在55%以上,纵轧单道次压下率为限制为20%,中间坯厚度为80~90mm;3)开轧温度为780~850℃,精轧终轧温度至750~800℃,轧制完成后入水温度790~810℃;4)采用控冷模式,上水量为400~500m 3/h,下水量为1300~1400m 3/h,开12~15组,水比为1/3,冷却速度为10~20℃/s,保证返红温度在420~480℃。改善厚度规格L555M低温DWTT性能,提高性能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9037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73714.7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改善厚规格桥梁钢夏比冲击性能的轧制方法,在展宽轧制后,对钢板进行三段控温轧制,用以改善奥氏体再结晶组织变化,提高钢板夏比冲击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改善厚规格桥梁钢夏比冲击性能的轧制方法,以改善厚规格高强度桥梁用钢板的夏比冲击性能值,满足铁标的夏比冲击性能值要求(≥120J),提高夏比冲击值性能指标的控制过程能力,为大批量生产提供性能合格率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3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17819.8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具有优良高温性能厚规格核电安注箱用钢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含有C:0.14%~0.20%,Si:0.10%~0.60%,Mn:0.30%~0.40%,P≤0.008%,S≤0.002%,Mo:0.30%~0.60%,Ni:0.45%~0.90%,Cr:0.50%~0.80%,Cu≤0.05%,Alt≤0.04%,H≤0.00015%,O≤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锭加热到1150~1350℃,保温>2h,钢板的压缩比>3:1,开轧温度≥1100℃,终轧温度≥920℃,轧制速度1.0~1.5m/s;淬火温度850~925℃,保温时间1~4min/mm;回火温度630~670℃,保温时间3~7min/mm。80~150mm厚规格钢板经过调质热处理和16个小时模拟焊后热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79049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785429.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40
Abstract: 一种中厚板生产6mm厚极限规格钢板的驼坯轧制方法,采用常规生产规格的坯料B背极限规格钢板坯料A,同时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出炉后经分离器分离分别进行轧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中厚板生产6mm厚极限规格钢板的驼坯轧制方法,采用常规坯料背着极限长度规格坯料实行驼坯加热、出炉分坯完成轧制的方法,可以克服坯料规格受限不能适用加热炉正常装坯尺寸的问题,同时也规避了轧制极限薄规格钢板存在的轧制风险和对设备的危害,实现了利用现有厚板部生产设备对极限薄规格钢板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54099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594789.2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D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21mm厚X70管线钢板形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精轧机咬入速度调整为0.9m/s;2、钢板控冷上下水比控制在1:1.9~1:2.1之间;3、在进行热矫直时,热矫直机参数设置:入口辊缝比钢板名义厚度小3-5mm,即16-18mm,出口辊缝比钢板名义厚度大2-3mm,即23-24mm,矫直1-2个道次。经过上述方法控制的21mm厚X70管线钢板板形不平度能达到2-6mm/M,板形合格,钢板转冷矫工序挽救率由46%降低到1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