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厚复合钢板中间层钢坯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266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11229.9

    申请日:2016-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47/00 B21B1/38 B21B2001/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厚复合钢板中间层钢坯的生产方法,中间层坯料宽度加边量ΔB和长度加边量ΔL计算公式为:ΔB=789+0.641H-1.12h-0.241B+0.283b-598b/B-143l/L;ΔL=1844-1.13H+4.4h-1.72B+1.58b-2322b/B+160l/L;H、B、L分别为中间层坯料厚度、宽度和长度;h、b、l分别为轧后钢坯厚度、宽度和长度。采用300~350mm连铸坯手动轧制,前三道次压下量≥60mm,变形区形状系数≥0.5;轧后钢坯在全程无磁条件下进行切割,切割后钢坯复合前期采用埋弧焊,并预留180~220mm长用于封口。采用本发明中间层钢坯生产的超厚复合钢板,可极大改善复合钢板的心部偏析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复合钢板的探伤合格率和使用性能。

    一种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208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10291564.0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带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成分控制、开坯、轧制及热处理几方面,针对90~120mm厚钢板,1)熔炼成分控制中,其化学元素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0.2%,Si 0.15~0.37%,Mn 1.15~1.7%,Ni0.5~0.9%,Cr0.15~0.25%,Ti ≤0.02%,V ≤0.02%;2)开坯厚度为290mm~300mm;3)开轧温度需≥1000℃,压下率≥10%;4)热处理采用正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少进一次热处理炉,成本明显降低了,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避免了淬火工序带来的板形难控制问题。

    一种防止钢板瓢曲的矫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333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389550.2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钢板瓢曲的矫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热矫直模型的弯辊调整方案;2)终冷温度为400~650℃的钢板,热矫直道次为3道次,通过辊道进入冷床冷却;3)终冷温度为250~400℃的钢板,热矫矫直5道次,进入剪切线进行进行快速剪切;4)对于快速剪切,快速处理的钢板,要求逐块对上表面的四条棱边进行打磨;5)进入冷矫直机进行矫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此方法矫直的控冷钢板,能极大的减少钢板各处温度的不均匀性,不仅可避免钢板在热矫直过程中产生新的内应力,还能使原有内应力得到有效释放,避免钢板缓冷过程中因内应力释放而产生瓢曲现象,提高控冷钢板矫直一次板形合格率。

    一种正火态一般强度海工钢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3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673.3

    申请日:201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火态一般强度海工钢钢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8~0.1%,Si 0.1~0.2%,Mn 1.2~1.3%,P≤0.016%,S≤0.005%,Ti 0.005~0.01%,AlS 0.015~0.045%,N≤0.004%,Ceq 0.28~0.317,其余为Fe及微量杂质。钢板轧制工艺流程为:加热—轧制—矫直—堆垛缓冷—探伤—抛丸—正火—检验—切边—检查—入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正火态一般强度海工钢钢板,经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其平均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值297MPa,抗拉强度460MPa,延伸率29.34%。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性能富余量均大于60Mpa,过程能力Cpk大于1.0。

    一种提高D级船板冲击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453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58557.8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D级船板冲击性能的方法,采取化学成分和轧制工艺优选的方式,C含量控制在0.14wt%,钢板厚度在≥7.0mm~≤19.9mm,Mn含量控制在0.90wt%;钢板厚度在≥20mm~≤40mm,Mn含量控制在0.95wt%;同时,根据钢板厚度不同,对应选取二次开轧目标温度、终轧目标温度及二阶段总压下率。本发明方法生产的D级船板冲击值均在100MPa以上,性能合格率达到98.6%,比实施本发明前提高38.6%,且过程控制能力大于1.0,不仅减少了改钢损失500元/吨,提高了企业经济收益,而且确保了合同执行率,提高了企业信誉度。

    一种防止钢板瓢曲的矫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333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9550.2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钢板瓢曲的矫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热矫直模型的弯辊调整方案;2)终冷温度为400~650℃的钢板,热矫直道次为3道次,通过辊道进入冷床冷却;3)终冷温度为250~400℃的钢板,热矫矫直5道次,进入剪切线进行进行快速剪切;4)对于快速剪切,快速处理的钢板,要求逐块对上表面的四条棱边进行打磨;5)进入冷矫直机进行矫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此方法矫直的控冷钢板,能极大的减少钢板各处温度的不均匀性,不仅可避免钢板在热矫直过程中产生新的内应力,还能使原有内应力得到有效释放,避免钢板缓冷过程中因内应力释放而产生瓢曲现象,提高控冷钢板矫直一次板形合格率。

    一种低温容器用钢07MnNiMoDR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29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2500.2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容器用钢07MnNiMoDR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冶炼、连铸、加热、除磷、轧制、热矫、调质、切割检查至成品,其特征在于,针对三个关键点加以控制:冶炼成分设计、轧制及调质,其具体参数控制如下:1)冶炼成分设计;2)轧制,粗轧累计变形率,60~80%;精轧累计变形率为50~80%;3)调质处理,调质温度900~920℃,在炉时间按板材厚度取2~2.5min/mm;回火温度620~640℃,在炉时间按板材厚度取3~4min/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产品成分及相关轧制、调质工艺,能生产出性能稳定,符合标准要求可供认证用的钢板。

    一种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20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1564.0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带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成分控制、开坯、轧制及热处理几方面,针对90~120mm厚钢板,1)熔炼成分控制中,其化学元素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0.2%,Si 0.15~0.37%,Mn 1.15~1.7%,Ni 0.5~0.9%,Cr 0.15~0.25%,Ti ≤0.02%,V ≤0.02%;2)开坯厚度为290mm~300mm;3)开轧温度需≥1000℃,压下率≥10%;4)热处理采用正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少进一次热处理炉,成本明显降低了,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避免了淬火工序带来的板形难控制问题。

    一种6mm以下瓢曲钢板的冷矫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2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2518.2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带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6mm以下瓢曲钢板的冷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屈服强度345MPa以下钢种,包括冷矫前热处理及冷矫时的辊缝控制两个方面,其具体控制步骤如下:1)冷矫前对钢板进行正火热处理,钢板出炉之后,直接吊运至冷矫直机前,在钢板温度在100~150℃之间时进入冷矫直机矫直;2)矫直时,前两道次辊缝设定值为钢板厚度-(0.1~0.2)mm,使钢板内应力分布平均,第三道次辊缝设定值为钢板厚度+(0.1~0.2)mm,直到钢板平整满足生产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施后,矫直后超过60%的钢板板形能满足生产中关于不平度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