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5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2986.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15/08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试验和非饱和水力参数反演的透水沥青路面降雨入渗评价方法,包括搭建透水沥青路面降雨入渗室内试验平台;实时监测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降雨入渗过程;通过降雨入渗模拟软件,建立尺寸与室内实验装置相同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底部出流实测数据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非饱和水力参数进行反演;得到非饱和水力参数对透水沥青路面结构降雨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降雨强度对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出流响应的影响。本发明考虑饱和渗流理论无法准确分析透水沥青路面的降雨入渗和滞蓄作用,非饱和水力参数通过试验获取又较为复杂,因此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初始数据进行非饱和水力参数反演,最终实现对透水沥青路面的降雨入渗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436620.X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 E01B1/00 , G01N1/28 , C04B11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预制弹性道床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试样及制备方法,其中,该沥青混凝土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5~10份、集料100份、废旧橡胶颗粒2~10份、TOR偶联剂1~2份;集料的级配对应的最大粒径大于25mm;聚合物改性沥青为TPS高粘改性沥青或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与铁路轨道结构中常用的刚度较大的无砟轨道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有砟轨道级配碎石散粒体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刚度、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应力分散能力。同时,本发明验证了该沥青混凝土应用在固化道床中的可行性,符合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技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9295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0498763.1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环氧沥青,它包括A、B和C三个组分,A组分包括环氧大豆油和稀释剂,B组分包括固化剂、促进剂和消泡剂,C组分包括沥青;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05~126:45,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之和与C组分的质量的比为100:57~5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生物环氧沥青可代替传统石油沥青,而且采用了环氧大豆油和生物固化剂等材料,在显著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传统沥青材料的热塑性性质,从而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隧道等路面铺装以及桥面铺装中。本发明公开了其制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929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498763.1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环氧沥青,它包括A、B和C三个组分,A组分包括环氧大豆油和稀释剂,B组分包括固化剂、促进剂和消泡剂,C组分包括沥青;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05~126:45,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之和与C组分的质量的比为100:57~5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生物环氧沥青可代替传统石油沥青,而且采用了环氧大豆油和生物固化剂等材料,在显著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传统沥青材料的热塑性性质,从而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隧道等路面铺装以及桥面铺装中。本发明公开了其制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40737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28125.0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光谱用自动压片机器人,它包括依次相连的自动研磨设备、一级输料装置、自动称重设备、二级输料装置和自动加压成型设备;其中,物料在自动研磨设备中研磨后,经一级输料装置输送至自动称重设备,称重后经二级输料装置输送至自动加压成型设备中压片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压制方法巧妙,成型得到的压片厚度一致、规格统一,成品率高,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的计量误差,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溴化钾压片的制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990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01477.4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12 , E01C7/32 , C04B26/26 , C04B28/00 , C09J16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125 , C04B26/26 , C04B28/00 , C04B2111/20 , C09J163/00 , E01C7/32 , C04B2103/30 , C04B2103/0045 , C04B24/36 , C04B14/02 , C04B2103/0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方法。该钢桥面铺装方法包括:在钢桥面的上方依次铺设0.6~0.8mm厚的环氧树脂防水粘结材料层、3~4cm厚的注入式自流淌沥青混凝土材料层、0.4~0.6mm厚的环氧沥青粘结材料层、和2.5~4cm厚的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层,从而形成所述钢桥面铺装结构。本发明方案改善了铺装层的整体变形协调能力与抗疲劳性能,并取得了结构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能与使用耐久性等方面的综合平衡,是一种高性能铺装结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33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72444.0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自愈合能力的评价方法,基于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在传统的疲劳试验步骤后,引入间歇期,将试件放置在一定环境下进行养护,然后再进行疲劳试验,形成“疲劳-愈合-再疲劳”的试验模式。通过比较两次疲劳试验的劲度模量变化曲线,建立愈合指标函数,选择愈合指数HI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自愈合能力的关键指标,能够有效评价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能力,还可以测试出不同的自愈时间、自愈温度、自愈前混合料损伤程度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自愈作用的影响,而且该方法简便可行,易于操作,数据准确可靠,为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长寿命设计和全寿命周期沥青路面养护规划制定提供技术指标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78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87245.1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C04B26/26
Abstract: 一种预拌沥青玛蹄脂制备自密实沥青混凝土的方法,适用于铁路路基面防水封闭层、公路铺装等,该方法利用后方基地内的沥青拌和楼预制沥青玛蹄脂;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将预制沥青玛蹄脂运至现场破碎重熔,利用Cooker车或可加热拌和的同类小型移动设备完成自密实沥青混凝土的拌制,便于自密实沥青混凝土的长距离运输,特别适用于沿线防水封闭层材料的需求分散、不适合建设沥青拌和站,以及建筑原材料匮乏等的地区,机动灵活,克服了传统建造需在工程沿线设立沥青拌和站的投入,节省建造拌和楼等工作的成本,并可租用现有拌和楼的空余时间生产预制,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且预拌沥青玛蹄脂的生产不受施工季节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914894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6386.8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于超长跨径大柔度多塔连跨悬索桥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桥面板(1)、在钢桥面板(1)上方依次设置的防腐层(2)、改性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3)和热固性树脂改性沥青混凝土层(4);所述防腐层(2)与改性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3)之间通过防水粘结层(5)粘合,所述改性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3)与所述热固性树脂改性沥青混凝土层(4)之间通过粘结层(6)粘合。该铺装结构型式在强度、协同变形、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疲劳性能、密水性以及行车舒适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够改善铺装的行驶舒适度,提高铺装结构的服务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206396607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21477338.7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江苏扬子大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拌合车底架上设置有搅拌锅,搅拌锅内设置有3个同轴圆滚筒,从外至内分别为外筒、中筒搅拌罐和内筒;其中,底架上还设置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锅内筒、中筒、外筒的设置,将中筒作为搅拌罐搅拌自流淌沥青混合料,内筒和外筒底部连通作为燃烧室,加大了火焰在搅拌罐表面的加热面积,使温度升高更加快速,同时满足自流淌沥青混合料独特的搅拌温度(220~260℃)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现场生产及运输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摆脱拌合楼的制约,适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和修补等用料较少的场合,达到节能高效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