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4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811700.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BS和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再生利用混合料包括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基质沥青以及沥青路面旧料,其中,按照质量份数计算,环氧树脂体系为10‑50份,SBS为4‑10份,基质沥青为0‑66份,沥青路面旧料为20‑86份;制备时,根据沥青路面旧料的胶结料含量将一定量的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和SBS加入拌锅内搅拌;接着将基质沥青倒入拌锅内并搅拌;最后将烘干后的沥青路面旧料投入含有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和基质沥青的拌锅内搅拌制备形成再生混合料;本发明极大改善了环氧树脂体系再生混合料的低温及疲劳性能,减少了路面材料对矿物集料的需求,同时减少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用量,降低路面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36620.X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 E01B1/00 , G01N1/28 , C04B11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预制弹性道床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试样及制备方法,其中,该沥青混凝土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5~10份、集料100份、废旧橡胶颗粒2~10份、TOR偶联剂1~2份;集料的级配对应的最大粒径大于25mm;聚合物改性沥青为TPS高粘改性沥青或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与铁路轨道结构中常用的刚度较大的无砟轨道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有砟轨道级配碎石散粒体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刚度、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应力分散能力。同时,本发明验证了该沥青混凝土应用在固化道床中的可行性,符合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技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4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96462.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力波作用下洞室围岩动态稳定性室内实验系统和方法,涉及地震波或爆破波作用下岩体洞室围岩的动态响应及波传播领域,该实验系统包括动态加载单元、入射板、岩体洞室模拟单元、透射板、吸能单元、地应力模拟单元、可视化监测单元及数据监测采集单元,该实验方法包括地应力模拟单元施压、动态加载单元施加动态荷载、入射板和透射板传递应力波、吸能电源对动态能量进行吸收和耗散、可视化监测单元对洞室围岩的失稳动态过程进行记录及数据监测采集单元实现数据的监测和采集。该系统和方法可在考虑地应力影响的应力波作用下实现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并观察失稳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924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62928.7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桥面与铺装界面剪切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14)、自底板(14)分别竖直延伸的左侧侧向支撑板(1)和右侧侧向支撑板(8)、放置在底板(14)上的试件夹具(12)、设置在左侧侧向支撑板(1)和试件夹具(12)之间且分别与左侧侧向支撑板(1)和试件夹具(12)连接的千斤顶(2)、设在左侧侧向支撑板(1)和试件夹具(12)之间的试件夹具导杆(13)、设在试件夹具(12)上方的试件夹具盖板(3);设置在底板(14)上的试件侧压板(9)。本发明能够有效测试钢桥面与铺装界面的剪切性能,满足不同试验温度的需要,适用于钢桥面与铺装界面的设计与研究、室内试验以及工程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563588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4585.9
申请日:2004-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12
Abstract: 大跨径钢箱梁桥面的铺装结构是一种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结构,尤其是一种直接铺设在正交异性钢板上的桥面铺装结构,该结构采用上层为环氧沥青混凝土,下层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铺装结构,即在钢箱梁桥面板(1)的上面为防水层(2),防水层(2)的上面为下粘结层(3),在下粘结层(3)的上面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4),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4).的上面为上粘结层(5),在上粘结层(5)的上面为环氧沥青混凝土(6)。铺装的步骤为:a.对清洁后的钢桥面板进行防腐涂装处理洒布防水层;b.洒布下粘结层;c.摊铺下层浇注式沥青混合料;d.洒布上粘结层;e.摊铺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f.对钢桥面铺装进行自然养护至环氧沥青固化度达到85%以上时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11700.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BS和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再生利用混合料包括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基质沥青以及沥青路面旧料,其中,按照质量份数计算,环氧树脂体系为10‑50份,SBS为4‑10份,基质沥青为0‑66份,沥青路面旧料为20‑86份;制备时,根据沥青路面旧料的胶结料含量将一定量的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和SBS加入拌锅内搅拌;接着将基质沥青倒入拌锅内并搅拌;最后将烘干后的沥青路面旧料投入含有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和基质沥青的拌锅内搅拌制备形成再生混合料;本发明极大改善了环氧树脂体系再生混合料的低温及疲劳性能,减少了路面材料对矿物集料的需求,同时减少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用量,降低路面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436620.X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 E01B1/00 , G01N1/28 , C04B11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预制弹性道床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试样及制备方法,其中,该沥青混凝土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5~10份、集料100份、废旧橡胶颗粒2~10份、TOR偶联剂1~2份;集料的级配对应的最大粒径大于25mm;聚合物改性沥青为TPS高粘改性沥青或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与铁路轨道结构中常用的刚度较大的无砟轨道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有砟轨道级配碎石散粒体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刚度、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应力分散能力。同时,本发明验证了该沥青混凝土应用在固化道床中的可行性,符合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技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33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72444.0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自愈合能力的评价方法,基于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在传统的疲劳试验步骤后,引入间歇期,将试件放置在一定环境下进行养护,然后再进行疲劳试验,形成“疲劳-愈合-再疲劳”的试验模式。通过比较两次疲劳试验的劲度模量变化曲线,建立愈合指标函数,选择愈合指数HI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自愈合能力的关键指标,能够有效评价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能力,还可以测试出不同的自愈时间、自愈温度、自愈前混合料损伤程度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自愈作用的影响,而且该方法简便可行,易于操作,数据准确可靠,为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长寿命设计和全寿命周期沥青路面养护规划制定提供技术指标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09819.6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痕测试的沥青混合料老化梯度的原位表征方法,可有效表征沥青路面在服役过程中的老化梯度行为,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及设计提出指导。本发明的老化梯度原位表征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现场路面钻芯取样;(2)基于现场路面芯样切割获取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小块试件;(3)试件打磨及抛光:利用砂纸对沥青混合料小块试件进行打磨,并利用金刚石及抛光机对样品进行表面平整化处理,以满足纳米压痕测试需要;(4)通过纳米压痕试验机测试不同层位沥青混合料小块的弹性模量,绘制弹性模量与深度的梯度曲线,进而计算路面的老化系数,由此精准评价路面的原位老化梯度行为,从而为路面力学响应及路面病害分析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24618.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11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固化道床材料及其室内试件成型制作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材料技术领域。弹性固化道床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石灰岩100份;矿粉6~8份;橡胶颗粒8~12份;环氧沥青9~12份。本发明的弹性固化道床材料,采用环氧沥青作为主要固化材料,对石灰岩进行固化,能得到强度高且性能优越的道床材料,且通过特定组分橡胶颗粒的添加,提升了道床材料的弹性,本发明原材料的选材环保经济,能很好地降低弹性固化道床的造价,通过本发明的成型方法得到的试件经疲劳重复加载试验验证,性能均能满足聚氨酯固化道床块性能要求,能更低成本的得到性能不弱于聚氨酯固化道床的道床结构,且施工工艺简单,适于在轨道交通领域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