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3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566477.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热固性聚氨酯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热固性聚氨酯沥青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固化剂微胶囊0.3~1.2份,聚氨酯预聚体0.6~1.1份,沥青0.9~1.2份,相容剂0.1~0.7份,以及矿料30~60份。将胺类固化剂制备成微胶囊,使之分散在聚氨酯沥青中,微胶囊在施工碾压过程中荷载的作用下释放固化剂,固化剂与聚氨酯沥青发生固化反应,进而增强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的性能。该材料施工简单,对聚氨酯沥青材料的固化时间不需要再予以严格的控制,避免了聚氨酯沥青材料提前固结硬化。本发明实现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由热塑性到热固性的转变,提高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98314.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缝用胶粉环氧沥青胶结料及预制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材料,其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基质沥青9~11份、环氧树脂2~5份、固化组分2~5份、胶粉3~7份、矿质集料68~85份。在基质沥青中引入胶粉以及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固化剂,能够改变了沥青的热塑性,使无缝伸缩缝具备优异的高低温性能。用该结料制备预制式无缝伸缩缝结构,并进行路面施工,将伸缩体构件在预制场预制生产,在现场进行安装施工,无需大型设备,维修运输便捷,施工时间短、施工成本低。同时,可以避免环氧沥青混合料现场摊铺养生时间长,封闭交通时间长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9282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547343.X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轨道的环氧橡胶沥青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环氧橡胶沥青填充材料包括重量比1:1~10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为环氧树脂,所述B组分由重量百分比如下的成分组成:基质沥青材料20~120、改性剂0~10、增容剂60~120、固化剂80~140、橡胶颗粒20~80。本发明的环氧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缩与拉伸性能,能满足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刚度要求;低温性能较好,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具有一定的耐老化、耐疲劳特性;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83868.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重载路面面层的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所述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为石灰岩SMA‑13骨架密实型环氧沥青混合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0.6‑1.2份的环氧树脂,0.7‑1.9份固化剂,3.4‑4.0份的SBS改性沥青,100‑120份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的石灰岩矿料,并用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重载路面面层结构,本发明的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铺筑的面层强度高承载能力高,抗车辙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和抗滑性能,抗疲劳性能较强,能够保证在重载交通下保证路面结果不受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36620.X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 E01B1/00 , G01N1/28 , C04B11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预制弹性道床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试样及制备方法,其中,该沥青混凝土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5~10份、集料100份、废旧橡胶颗粒2~10份、TOR偶联剂1~2份;集料的级配对应的最大粒径大于25mm;聚合物改性沥青为TPS高粘改性沥青或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与铁路轨道结构中常用的刚度较大的无砟轨道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有砟轨道级配碎石散粒体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刚度、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应力分散能力。同时,本发明验证了该沥青混凝土应用在固化道床中的可行性,符合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技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488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63121.1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雪除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环氧沥青A组分环氧树脂、环氧沥青B组分固化剂、环氧沥青C组分基质沥青、集料、融雪剂,各组分按质量份数配比为:环氧树脂0.7~2.6份,固化剂0.2~1.9份,基质沥青2.9~4.5份,集料75~96份,融雪剂1~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环氧沥青材料本体强度较高,保证制备得到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既可以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有效抵抗车辆荷载作用,减少车辙病害发生,又可以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保证其长久的路面结构;(2)融雪剂在稳定的环氧沥青交联网状结构的包裹之下,不会直接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吸收水分以达到缓慢释放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97545.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16C20/5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羧酸类固化的环氧沥青交联分子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以环氧树脂、羧酸类固化剂、AAA‑1基质沥青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构建环氧沥青交联分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其密度进行预测,强化了对构建环氧沥青分子模型的弛豫环节,建模思路与交联机理一致,可准确得到真实的环氧沥青交联模型,并通过提取弛豫过程第二次NVT动力学模拟的平均密度作为环氧沥青交联模型的密度,准确度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21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398319.3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沥青热氧老化分子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环氧沥青未老化分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弛豫;(2)构建氧原子与未老化环氧沥青的混合模型;(3)编写Perl语言脚本,并通过Perl语言脚本实现氧原子与环氧沥青混合模型的自发反应;(4)达到目标氧原子数后程序停止,输出环氧沥青热氧老化分子模型。本发明通过脚本实现环氧沥青的热氧老化过程,依据氧元素的含量变化确定热氧老化过程中增加的氧原子数量,建模思路与实际热氧老化机理一致,得到环氧沥青热氧老化分子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0018.3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山东交通学院 , 东南大学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自应力连接缝和先张法预制板组成的路面结构,所述路面结构包括:隔离层、固定过渡装置、双耳防水伸缩缝装置和混合应力路面板;所述隔离层,位于先张法预制板与基层之间,包括低摩阻力隔离层、防水隔离层以及水泥浆层;所述先张法预制板包括:边板、次边板和中板;所述固定过渡装置,位于沥青面层和双耳防水伸缩缝之间;所述双耳防水伸缩缝装置,位于所述固定板和边板之间;所述混合应力路面板,位于两个双耳防水伸缩缝之间,由边板、多个次边板和多个中板顺序进行串联而成,上述多个次边板、中板之间均采用自应力连接缝进行连接。该路面结构工艺简单,养护成本低,路面不易开裂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66477.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热固性聚氨酯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热固性聚氨酯沥青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固化剂微胶囊0.3~1.2份,聚氨酯预聚体0.6~1.1份,沥青0.9~1.2份,相容剂0.1~0.7份,以及矿料30~60份。将胺类固化剂制备成微胶囊,使之分散在聚氨酯沥青中,微胶囊在施工碾压过程中荷载的作用下释放固化剂,固化剂与聚氨酯沥青发生固化反应,进而增强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的性能。该材料施工简单,对聚氨酯沥青材料的固化时间不需要再予以严格的控制,避免了聚氨酯沥青材料提前固结硬化。本发明实现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由热塑性到热固性的转变,提高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