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压式隐性膨胀低品质能源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033550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569855.4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压式隐性膨胀低品质能源利用系统。在集成式隐性膨胀单元内进行工质的蓄压蒸发、膨胀及冷凝过程,吸热蒸发的过热气态工质膨胀推动过冷液态工质在风冷式散热器内降温后进入液压马达,实现无膨胀机的隐性膨胀做功,做功后的工质进入冷凝腔对膨胀后的乏汽进行冷凝降压,冷凝支管单向阀开启,冷凝总管内的液态工质被吸入膨胀支管内进行工质补充;由换热腔阀门及调压阀的控制共同实现膨胀比可变,组合多个集成式隐性膨胀单元按一定相位做功,并在调压阀作用下保持液压马达连续工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有机朗肯循环相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需考虑工质泄露问题且热功转换过程无机械膨胀部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发动机排气不同粒径微粒分段采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772604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112706.2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不同粒径微粒分段采样系统,旨在解决当前技术缺少按微粒粒径分段收集排气微粒的装置的问题,其包括排气稀释系统、稳流装置、加电装置及排气微粒分段采集装置,排气稀释系统为二级稀释系统,其与稳流装置相连接,稳流装置包括稳压室、稳流器及恒流氮气瓶,稳流器置于稳压室内部中间位置,稳压室和恒流氮气瓶分别与排气微粒分段采集装置连接,加电装置包括放电针和高压电源,放电针位于稳流器中心的孔中,排气微粒分段采集装置包括位于系统壳体内部的绝缘导流柱、中央电极柱及玻璃纤维滤纸,中央电极柱的上端与绝缘导流柱的下端贴合固定,下端与金属底座固定连接,系统壳体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系统壳体通过导线接地。

    可配置层数混合气浓度分层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502890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0720192.7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理化特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配置层数混合气浓度分层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本体、混合气配制供给系统、温度场监测记录系统、点火系统;通过多路配气柜配制出多路不同浓度的混合气并利用燃烧器本体的分层作用,获得混合气在透气整流盘的上方形成沿着径向方向的浓度分层的有益效果,通过扩展层混合气浓度分层机构的模块化安装,获得可以通过调整该机构的安装数量来配置整个装置的分层数量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防爆装置,获得在分层座内的压力异常升高后能够及时断气泄压的有益效果,通过浓度分层燃烧,获得燃烧过程中可以直观的探究混合气的火焰跨浓度分层传播极限的有益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513411U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20219160.4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温度梯度可控燃烧弹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15272U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21205702.4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梯度可控燃烧弹,包括前端盖(13)、燃烧弹弹体(2)、后端盖(1)、电加热丝(7)、燃烧腔(8)、强制空气冷却腔(6)、进气孔(14)、排气孔(3)、进油孔(12)、电热塞(18)、冷却空气进口(5)、冷却空气出口(11)温度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5)等组成。燃烧弹弹体外加装有螺距变化的电加热丝对燃烧弹进行加热,通过调节加热功率改变加热丝热流密度,通过冷却腔内的流动空气对对燃烧弹体进行冷却,所述电热塞通过对弹内可燃混合气体进行加热,以压力传感器示数的突变为标志时刻,此时加热塞内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即为可燃温度极限,最终实现一种温度梯度可控的定容燃烧弹。

    发动机排气单循环采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732329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053414.6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动机排气单循环采样系统,克服不能将发动机单一循环排气分出的问题。其包括电路控制系统、执行器、储气装置与真空度调节装置。执行器包括高频电磁阀、压缩空气气缸、两位五通电磁阀、曲柄连杆机构、蝶阀与高压气源。高频电磁阀左端与蝶阀连接,高频电磁阀右端和储气装置的快速接头与真空度调节装置的3号球阀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和蝶阀阀杆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左端和压缩空气气缸连接;压缩空气气缸左侧进出气口与两位五通电磁阀左侧出气口管连接,压缩空气气缸右侧进出气口与两位五通电磁阀右侧出气口管连接,高压气源左端与两位五通电磁阀进气口管连接,电路控制系统的固态继电器输出端和两位五通电磁阀与高频电磁阀导线连接。

    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81571U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20050049.9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控制装置,克服现有增压器放气阀开度固定或者不能连续调节的问题。其包括进气流量控制阀(2)、稳压罐(3)、出气流量控制阀(6)、等径三通管接头(7)、流出空气压力表(8)与旁通阀(13)。进气流量控制阀(2)左端与高压气源管路连接,进气流量控制阀(2)右端与稳压罐(3)左端连接,稳压罐(3)右端与出气流量控制阀(6)左端管路连接,供气压力表(4)连接在稳压罐(3)与出气流量控制阀(6)之间的管路上,流量控制阀(6)右端与等径三通管接头(7)左端连接,等径三通管接头(7)右端与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控制器(15)管路连接,等径三通管接头(7)下端与旁通阀(13)管路连接。

    燃料‑空气‑稀释气体混合气着火特性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192965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290757.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空气‑稀释气体混合气着火特性测试装置,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稀释气体供给系统、混合气预热及混合系统、燃烧室及排气采样系统,利用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稀释气体供给系统实现燃料‑空气‑稀释气体三组分混合气制备的有益效果;通过加热圈将混合气加热自燃研究燃料自燃着火特性和通过电极向混合气注入外部能量研究燃料点燃着火特性的有益效果;通过配置搅拌器取得混合气浓度场‑温度场较为均匀的有益效果。

    超临界蓄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尾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76527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47893.2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临界蓄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尾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亚临界ORC、超临界ORC和超临界蓄热三个模块,主要由冷凝器、工质储存罐、电磁阀、工质泵、膨胀机、预热器、后处理器、超临界蓄热器、过热蒸发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利用超临界蓄热器将排气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再进入后处理器,使后处理器在发动机在大多数工况下都能保持高净化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对排气的热量回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利用有机朗肯循环达到污染物低排放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有益效果。

    一种汽油机温度可变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847282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259533.7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汽油机温度可变进气系统属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气气换热器的废气进出口分别与发动机上端和排气管道进口连接;气气换热器的新鲜空气进出口分别与空气滤清器一出口和发动机进气总管进口连接;进气管道Ⅱ出口端串接有节气门Ⅰ;空气滤清器另一出口与进气管道Ⅲ进口连接,进气管道Ⅲ顺序串接节气门Ⅱ和中冷器,中冷器的进水管路中串接电子水泵;发动机进气总管上串接空气流量计;发动机进气总管出口与发动机下端连接;发动机进气歧管上固接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进气总管进口与进气管道Ⅲ出口、进气管道Ⅱ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汽油机进气温度可调,改善汽油机部分负荷燃油经济性,可回收汽油机排气部分废气余热,减少能源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