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38278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089984.X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电伺服系统的组合电源,属于机电领域,该组合电源包括:第一热电池、第二热电池、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热电池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热电池的正极连接形成所述用于机电伺服系统的组合电源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热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热电池的负极连接形成所述用于机电伺服系统的组合电源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同向并联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两端。本发明提供的该组合电源能够长时间工作,且功率高、容量大、可靠性高,且体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595451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533438.1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电作动器,具体公开一种双输入通道差速器式机电作动器,它包括滚珠丝杠、行星架输出轴、Ⅰ号输入齿轮轴、Ⅱ号输入齿轮轴、行星轮的支撑轴、行星轮、内外齿圈、Ⅰ号过渡齿轮、Ⅰ号过渡齿轮安装轴、Ⅱ号过渡齿轮、过渡齿轮的支撑轴承、2个RVDT和配套的RVDT端面齿轮、2个配套的电磁式制动器转子和电磁式制动器定子。本发明在结构上采用双输入电机平行同侧布局,通过行星齿轮差速器传递旋转运动,既减速又实现余度;采用滚珠丝杠作动器异侧布局,有效控制了差速器中心矩和截面长度尺寸;在传统的RVDT传感器上结合减速功能和余度技术,提高了RVDT的检测范围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81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9306.3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可靠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壳体、控制板、控制板支撑板、电容板、电容板背板、电源板、电源板背板、功率板、以及连接器插座,其中,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控制板、控制板支撑板、电容板、电容板背板、电源板、电源板背板、以及功率板;所述控制板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控制板,并将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容板、电源板以及功率板进行强弱电隔离;所述功率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电源板背板用于支撑所述电源板,所述电源板背板安装于所述功率板之上;所述电容板背板用于支撑所述电容板,所述电容板背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并与所述电源板背板并列布局;所述连接器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本发明提供的高可靠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具有抗振性好、电磁兼容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7072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21154.0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电伺服机构的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机电伺服机构数学模型;(2)定义变结构切换函数,并将切换函数进行模糊化;(3)计算切换点(4)判断是否进入减速阶段;(5)计算减速速率Rdv。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机电伺服机构控制系统存在的抖振现象,具有良好的位置跟踪精度与响应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10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43240.3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P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通道伺服控制驱动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伺服电机控制驱动系统存在组成单机多,不利于系统小型化和轻量化、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三通道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通讯板和三个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通讯板通过RS-232总线与计算机连接,还分别通过CAN总线与三个驱动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实现计算机和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各驱动控制单元还通过RS-422总线与控制系统连接,输出端还与待驱动的伺服机构连接;用于将位置、速度、电流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输出。驱动器将一个伺服控制器和三个伺服驱动器集成在一起,实现三通道机电伺服系统的驱动控制,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安装空间小,系统重量轻,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0148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43375.X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13/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属于机电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机电伺服系统不能满足安装空间狭小、结构适应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包括一台控制驱动器和三台机电伺服作动器;所述控制驱动器的输入端通过RS422总线与当前机电伺服系统的上位机控制系统连接,输出端和所述三台机电伺服作动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驱动器用于接收当前机电伺服系统的上位机控制系统发来的控制指令,并根据采集的各机电伺服动作器的直线运动位移信号、以及各机电伺服动作器的伺服电机的相电流和转动角位置,实现对所述三台机电伺服作动器的闭环控制。该机电伺服系统采用1台控制驱动器控制3台机电伺服作动器,具有高度集成性,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51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320050.2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02 , F15B11/072 , F15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式伺服系统参数确定方法,挤压式伺服系统包括挤压式能源和执行机构,其中挤压式能源包括初级气源、次级油源和蓄能能源,本发明通过对挤压式伺服系统中挤压式能源和执行机构的具体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挤压式伺服系统性能最优,且实现了系统的轻量化、小型化,降低了产品的研制难度,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研制效率,能够快速满足航天运载器对大功率伺服系统的需求;本发明通过对蓄能能源的参数设计,实现了单工况设计满足双工况需求,低工况设计满足高工况需求,可降低初级能源的功率输出需求,大幅度提高伺服系统能源的功率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8034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5610.9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柔轮热旋压方法及装置,方法第一步,对柔轮毛坯进行粗旋压,旋压进给量为(0.5-0.75)倍的毛坯加工余量,旋压力为500-2000N;第二步,对第一步处理后的柔轮进行热处理,当柔轮机体硬度在25-30HRC时,控制热处理温度600-640℃,时长0.7-1.8s;当柔轮机体硬度在30-35HRC时,控制热处理温度560-600℃,时长0.5-1.2s;第三步,对第二步处理后的柔轮进行精旋压,旋压进给量为剩余的毛坯加工余量,旋压力为500-1700N。
-
公开(公告)号:CN1061301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09201.0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14 , H01M10/441 , H01M10/443 , H01M10/61 , H02J7/0021 , H02J7/0036 , H02J7/0052 ,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伺服动力电源,用于机电伺服系统,属于机电领域。它包括锂电池组(1)和电源管理单元(2);电源管理单元(2)由主控单元(2.1)、单体电压检测单元(2.2)、电池均衡管理单元(2.3)、电池热管理单元(2.4)及峰值补偿单元(2.5)组成;锂电池组(1)提供机电伺服系统所需的动力电源,电源管理单元(2)进行峰值电流补偿及再生能量吸收,并对锂电池组(1)进行系统管理及实施均衡策略;本发明提供的伺服动力电源能够长时间工作、可重复使用,容量大、可靠性高,且成本低、体积小。可吸收再生能量,能够大脉冲放电,尤其适用于航天伺服电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6693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438484.8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B25J1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空结构的空间机械臂旋转关节的、将检测装置与旋转关节内部结构一体式集成设计的环形绝对位置检测装置。由与旋转关节旋转壳体集成的电刷组件和与旋转关节电机安装板集成的电阻膜组件组成。旋转壳体是旋转关节的运动输出部件,与旋转壳体集成设计的电刷组件在与电机安装板集成设计的电阻膜上滑动,从而检测关节旋转的绝对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