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991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8397.0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L5/13
Abstract: 一种用于真空高低温环境下星球车牵引力测试装置,包括机架、6套车轮阻力加载单元、牵引绳、拉力传感器、测试及控制机柜;车轮阻力加载单元包括加载主动轮、履带、从动轮、支撑柱、扭矩及转速传感器、加载电机及减速器;6套车轮阻力加载单元安装在机架上,星球车位于车轮阻力加载单元上,星球车的棘爪车轮与履带接触,履带表面具有棘爪式拨片结构,星球车的棘爪车轮与履带表面的棘爪式拨片结构相接触;拉力传感器安装在星球车车体上,拉力传感器通过牵引绳与机架连接;本发明能够适应星球车体通过主动悬架变形,给6个棘爪式车轮独立施加阻力矩负载,能够完成在真空高低温环境下星球车牵引力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3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28289.3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悬架式星球车爬坡方法,主动悬架式星球车由具备独立转向的车轮和能主动调节车体高度的悬架组成,该方法是:利用主动悬架式星球车多轮独立转向的特点,让车身保持车头直接上坡的方向,各轮转向向同一方向旋转同一角度,爬坡一段距离后,各轮转向向另一方向旋转同一角度,再进行爬坡,如此循环,实现“之”字形上坡路线;所述车轮旋转的角度为0~90゜。本发明的“之”字形爬坡路线,全过程无直接向上爬坡的过程,减小了爬坡过程中对牵引力,提高星球车的爬坡能力和车体稳定性。利用主动悬架式星球车悬架可升降的特点,降低车身高度,增加了极端情况下车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6252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35824.9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0G21/045 , B60G21/055 , B64G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球车可变主动悬架机构,属于六轮星球车悬架设计领域;包括2个悬架结构、车体、主轴和差动机构;主轴水平设置在车体内部的中部;差动机构固定设置在主轴的轴向中部;主轴的轴向两端伸出车体;2个悬架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两侧;悬架结构包括前轮、前主摇臂、夹角调整机构、中轮、后主摇臂、伸缩机构、离合器、副摇臂和后轮;夹角调整机构连接;前主摇臂与夹角调整机构对接;前安装在前主摇臂的底端;后主摇臂与夹角调整机构对接;离合器与后主摇臂的轴向底端连接;副摇臂的中部与离合器对接;中轮和后轮与副摇臂的底部连接;伸缩机构水平设置在副摇臂上;本发明的悬架机构具备高通过性,在车轮故障后仍有较强移动能力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65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721764.5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小型航天器对接机构,它涉及一种航天器对接机构,以解决现有小型航天器对接机构存在对接过程碰撞剧烈、定位精度低、控制难度大和对接后不够稳定的问题。连接套筒和三个弧形围板均设置在被动上盘与被动下盘之间,每个弧形围板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导向板,每个弧形围板的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导向板,相邻的第一导向板与三个第二导向板之间构成V型定位槽,三个支架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在主动上盘与主动下盘之间,步进电机固定于主动下盘的中心处,步进电机与丝杠连接,螺纹升降盘旋于丝杠上,每个锁爪的下端穿过滑道与螺纹升降盘铰接,锁爪与滚轮的表面接触,每个锁爪的上端位于相应的V型定位槽内。本发明主要用于小型航天器的捕获和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749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0506.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外星体表面气固样品装容密封的装置,包括:开合驱动机构与密封盖体组件和进样漏斗组件连接;振动压实组件,实现对装容的星壤样品进行振荡压实;样品称量组件,对装容的星壤样品进行在轨重量实时反馈;密封盖体组件,对密封罐体组件进行密封,在开合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开启;密封罐体组件,用于容纳不同规格的固体样品;火工拔销组件,对称安装在主体底座组件的两侧,实现密封罐体组件和主体底座组件之间的锁紧;进样漏斗组件,中心为漏斗结构,固体样品通过漏斗结构进入密封罐体组件;开合驱动机构,为提供密封盖体组件和进样漏斗组件的开合盖、转位和密封的动力机构。本发明解决了在轨样品收集过程中一体化密封、装容状态实时反馈和星壤斜坡堆积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8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043455.2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构机械臂操作力突变抑制控制方法,依据矩阵摄动理论,提出的空间机械臂关节力矩补偿,实现满足补偿力矩方程以及含雅克比矩阵的动力学方程,由此实现广义的冗余度空间机械臂故障关节力矩的再分配。同时,本发明方法综合最小范数法和最小力矩法优点,提出以关节力矩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得出的关节加速度逆解方法,解决最小关节力矩法计算造成的关节数值的不稳定和关节奇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82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950469.6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牛嘉祥 , 胡玉茜 , 吴志红 , 张思博 , 余晟 , 周波 , 顾明 , 梁常春 , 潘冬 , 朱剑冰 , 王友渔 , 胡成威 , 高升 , 熊明华 , 唐自新 , 王耀兵 , 李大明 , 罗文成 , 杨宏 , 王翔 , 周佐新 , 林益明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空间机械臂的大型舱段自主捕获或转位方法,属于空间站舱段飞行操作设计领域;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建立空间站上各模块与目标大型舱段之间的通信网络;通过数管控制器采集目标大型舱段位置信息及捕获或转位状态信息数据,并将目标大型舱段位置信息及捕获或转位状态信息数据发送至机械臂控制器;通过数管控制器采集捕获或转位过程执行状态信息,经测控模块下行至地面,用于监测;机械臂控制器采集空间机械臂位置信息及捕获或转位状态信息;实现对大型舱段的自主捕获或转位,或对大型舱段的模拟捕获或转位;本发明通过控制方案及信息流方案,实现高实时性、自主控制、可复用的多舱段自主捕获及转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025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0843443.1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16
Abstract: 一种支持肩腕互换可移动机械臂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机械臂操作台、整臂控制器、关节控制器、末端控制器和以太网交换机;机械臂操作台将人员的操作转化为机械臂运动控制命令,发送至整臂控制器;整臂控制器接收操作台生成的操作命令,生成运动控制指令,发送给关节控制器或末端控制器;关节控制器接收整臂控制器给出的运行命令,通过伺服控制策略,控制相对应的关节电机运转至期望的角度;末端控制器分别控制机械臂两侧的末端执行器,接收整臂控制器运动控制命令,控制电机完成末端相关动作控制;每个末端执行器上均安装有相机和力传感器;以太网交换机将相机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汇集,并开展多路图像信息融合与处理,传送至舱内供监视。
-
公开(公告)号:CN1136825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0962306.5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复杂火星地形地貌的试验环境,包括七种地形,分别为:粗沙区、松散岩石区、尖角岩石区、圆角岩石区、石板区、中沙区、细沙区,其中,粗沙区用以模拟火星表面平坦平原环境;中沙区用以模拟火星表面峡谷平原环境;细沙区用以模拟火星表面沙丘环境;松散岩石区用以模拟火星表面同时带有尖角以及圆角岩石的沙地环境;尖角岩石区用以模拟火星表面带有不规则岩石的沙地环境;圆角岩石区用以模拟火星表面规则岩石的沙地环境;石板区用以模拟火星表面岩基环境。该试验环境实现了对火星壤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的模拟,满足了测试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试验条件及对火星壤以及火星表面地形地貌的综合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025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011708.3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悬架式星球车移动系统构型优化设计方法,根据主动悬架式移动系统具体结构及其总体功能,具体阐述主动可变悬架式移动系统构型优化设计的方法,设计设定主摇臂前段长度、主摇臂后段长度、副摇臂长度以及其与其他部件的夹角大小,并分析主摇臂、副摇臂各尺寸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几何模形,通过优化设计参数,在火星车悬架调整过程中,使得主摇臂间夹角和主摇臂后半段与水平线间夹角的非线性关系近似线性化,实现差动机构在调节车厢高度时保持车厢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