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7358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5198.1
申请日:2013-03-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精炼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硅铝镇静钢的RH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0.010%≤[C]≤0.05%、0.03%≤[Si]≤0.05%、转炉出钢后吹氩处理后硅≤0.008%、经RH直上的沸腾钢,利用低碳硅铁氧化生成的SiO2与钢水中的Al2O3反应生成脱氧产物硅酸铝,硅酸铝在上浮的过程中粘附细小的Al2O3夹杂物,达到净化钢水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满足低硅铝镇静钢成品硅上限0.03%的要求,减轻了中薄板坯铸机生产RH直上的低硅铝镇静钢的絮流现象,降低钢板夹杂率,冷轧夹杂缺陷率由0.46%降低为0.26%。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98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7698.3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高铬钢的生产方法,转炉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15-0.25wt%,出钢温度1660-1670℃,半镇静出钢,出钢后按照每吨钢1.2-3kg的比例加入活性石灰小粒;RH炉采用高枪位手动压力控制,根据钢中碳含量随时动态调整枪位和氧气流量,废气流量控制在≤3000Nm3/h,采取阶梯式降压方式,真空室内钢水液面始终控制在底部槽与中部槽分界线以下,当RH炉轻处理将钢中碳含量降至0.10wt%时开始调整压力,氧枪采用低枪位操作,将枪位降至脱碳最佳位置;LF炉加入萤石和铝粉,还原渣中的铬。实施本发明可使碳含量降至0.01%以下,铬含量达到≥5%,从而实现RH炉生产出钢质纯净的合格低碳高铬钢。
-
公开(公告)号:CN10244165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405366.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6 , B22D11/111 , B22D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宽厚板坯坯尾溢钢的方法,对于厚度≥250mm、宽度≥1500mm的连铸板坯,通过控制结晶器顶渣厚度,减少搅拌对尾坯部分的质量影响,同时对产生收缩的坯壳通过加入支撑架进行支撑,减少坯壳收缩造成的钢水外溢,并通过控制拉速,提高坯壳强度,达到防止坯尾溢钢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不进行捞渣操作和大幅度搅拌保护渣,减少由于卷渣造成的探伤不合格问题;可以不必考虑降速幅度大小,减少了控制难度;不进行打水冷却,可以适当提高拉速,减少尾坯缩孔长度,提高金属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3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519.1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优良塑变能力的高强度、综合性能良好的X70冷煨弯管用平板及其生产方法。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2%~0.06%,Si 0.10%~0.35%,Mn 1.30%~1.70%,P≤0.020%,S≤0.005%,Nb 0.02%~0.07%,Ti 0.006%~0.030%,Als 0.02%~0.04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还可含有Ni、Cr、Cu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其中Ni≤0.20%,Cr≤0.30%,Cu≤0.20%。
-
公开(公告)号:CN102399930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75161.3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低硅铝镇静钢增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路线包括转炉出钢、炉后调整铝含量、钢水扒渣、精炼LF处理,在转炉出钢后进行钢水扒渣,抑制转炉顶渣成分中的SiO2被还原,同时在LF精炼过程脱氧去夹杂,操作步骤如下:1)加入铝质合金,保证Als含量;2)加入CaO成渣;3)钢水扒渣;4)加入石灰覆盖剂;5)钢水LF精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取转炉出钢后钢水扒渣的工艺,消除转炉顶渣SiO2成分中的硅被还原后造成钢水增硅,无需考虑挡渣效果和出钢氧含量,精炼对顶渣脱氧改质,杜绝由于脱氧不良造成Al2O3夹杂堵水口无法浇铸的情况,保证硅含量小于0.03%的低硅铝镇静钢顺利浇铸。
-
公开(公告)号:CN100582251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710158738.0
申请日:2007-12-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式真空循环脱气炉真空室的打结方法,是在保温层与工作层之间打结耐火浇注料,形成整体式真空室打结辅助工作层。即先将隔热板用胶泥贴于真空室本体结构件上形成隔热层;再将高铝砖立砖紧贴隔热层砌筑成保温层;在距保温层50-80mm处,用镁铬砖卧砖砌筑工作层;边砌筑边向保温层与工作层之间的留空中填充Mg质浇注料,边填充边振动捣固,使其与保温层和工作层形成整体打结内衬。由于采用整体打结,避免了真空室底部槽本体结构件吸气或砌筑超标问题,提高真空室的使用寿命一倍以上;真空室除工作层外均可重复使用,不必更换底部槽,节省人工和材料,降低了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26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98173.6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铝中高碳钢的生产方法,所述无铝中高碳钢的碳含量质量百分比不小于0.35%,包括以下步骤:铁水进行脱硫,转炉留碳出钢且不加硅系脱氧剂;钢水进LF炉处理位后加入渣料和碳素脱氧剂;电极升温,利用白灰和碳素脱氧剂及电弧的高温造电石渣脱氧。优点是:本发明通过转炉不加硅系脱氧剂,进而控制钢水顶渣中的SiO2含量不大于总渣量的10%,使用铝矾土或以铝矾土为主要成分的化渣材料完全代替萤石,使顶渣的熔化温度较低,利于化渣。因不使用萤石且减少硅的氧化,从而有利于重轨钢和帘线钢等钢种提高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080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113445.X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口外口砖破损的修补方法,先将里口砖内的残钢清除干净,然后用钻头将出钢口整体套管残留的部分清除,采用薄铁板围成套管插到里口砖中作为砌筑外口砖的定位及支撑;采用铬刚玉浇注料对里口砖进行填充;以薄铁板套管为定位中心,将出钢口外口砖向里口砖一侧推入,外口砖与薄铁板套管之间的缝隙采用镁质修补料填充;各环外口砖砌筑结束后,将出钢口外法兰盘安装上,转炉摇到零位静置150min以上,然后兑入铁水进行吹炼,出钢后安装新的出钢口整体套管,出钢口即修补完成。本发明可以对出钢口进行快速、方便的修补,且方法简单易行,修补后无需烧结即可使用;有效控制出钢口漏钢现象,提高出钢口套管寿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255258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10230260.3
申请日:2013-06-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磷高合金钢的转炉冶炼方法,对于前半钢:控制入炉铁水C、Si、P、S成分和温度;采用铁水和金属镍冶炼,先兑铁水后加金属镍;吹炼过程中控制供氧强度和吹炼枪位;采取高拉碳一次补吹操作,终点采取前后摇炉,控制终点钢水成分;并分两批加入熔剂;二元碱度(%CaO/%SiO2)=2.2-2.4。对于后半钢:采用半钢铁水冶炼,吹炼过程控制供氧强度及吹炼枪位;采取两次拉碳操作,分别控制钢水成分;并向钢水中加入熔剂,控制二元碱度(%CaO/%SiO2)=3.2-3.6。本发明可控制转炉出钢碳含量全部在0.025%以上,钢水活度降低至700ppm以下,从而避免后半钢由于冶炼热量不足造成的过氧化出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2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010291415.0
申请日:2010-09-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碳钢盘条及其生产方法,其成分为:[C]0.85%~0.90%,[Si]0.1%~1.0%,[Mn]0.3%~1.0%,[P]≤0.015%,[S]≤0.010%,[Ti]≤0.0010%,其余为铁。其生产方法:1)冶炼:铁水预处理将硫控制到0.005%以下,转炉入炉[Ti]≤0.040%,转炉冶炼终点磷含量≤0.010%;转炉终点钢液温度1570-1680℃;精练过程温度1530-1625℃,时间20-50分钟;2)连铸:采用大方坯连铸,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不大于30℃;3)连轧和线材轧制:盘条直径5.5-8.0mm,吐丝温度870-910℃,盘条索氏体转变过程温度控制在640-600℃,转变时间控制在7-12秒,控制盘条索氏体转变过程平均过冷度60-80℃。本发明盘条的抗拉强度达1200MPa-1300MPa,面缩指标不低于3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