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10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8613.9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压力容器支承用钢的制造方法,生产过程包括冶炼、连铸、加热、轧制;其中加热工序采用三段式加热,预热段温度≤800℃,二加热段温度1100~1150℃,一加热段温度1250~1280℃,均热段温度1230~1250℃;轧制工序连铸坯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第一阶段粗轧的开轧温度1050~1100℃,采用慢速大压下量方式进行轧制;第二阶段精轧的开轧温度840~880℃,终轧温度780~820℃。本发明采用连铸坯轧制工艺,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钢板因心部存在元素偏析、疏松和微裂纹导致轧后钢板Z向性能和探伤不合格的问题,并且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120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410161438.8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抗震软钢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试样取样与加工;(2)将试样两头或两夹持端夹在试验机的夹头中;(3)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4)测量试验结果并记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种能够检测抗震软钢真实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既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又可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该方法锁定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弹性段速率、屈服段速率和屈服后段速率,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致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无需增加任何软硬件设施,可以保证实验室的取样检测结果与用户实物构件检验结果的致性,防止订货交货时发生质量异议。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30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10560559.0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160MPa高性能建筑结构用软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范围按重量百分比为:C0.001%~0.009%、Si0.02%~0.07%、Mn0.16%~0.5%、Ti0.01%~0.024%、Als0.012%~0.075%,B0%~0.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中的杂质元素控制在P≤0.015%,S≤0.008%,[N]≤0.0045%,[O]≤0.0020%。轧制过程采用再结晶控轧工艺,加热温度1210~1270℃,加热时间控制在60~110s/mm;采用两阶段控轧,终轧温度为951~1010℃;轧后选择自然冷却或水冷至500~750℃。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49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079193.4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特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化学成分wt%为:C0.12~0.14%、Si0.16~0.24%、Mn1.45~1.60%、P≤0.020%,S≤0.005%、Ni0.15-0.35%、Cr0.14-0.24%、Mo0.15~0.25%、V0.03~0.05%、Ti0.015~0.025%、Cu0.2-0.3%、Als0.015~0.040%。钢水冶炼后送LF炉精炼,VD脱气,LF炉喂Al线和加钛铁,浇注温度1560-1580℃。加热前钢坯表面用冷轧板全覆盖,加热温度1150~1200℃,开轧温度1100-1120℃,终轧温度≥950℃,总压下率≥60%。淬火前加热温度935-950℃,保温时间2-2.25min/mm;回火温度645-665℃,保温时间2h+2~2.2min/mm。所生产266mm高强度特厚钢板探伤合格,Rel>460MPa,-20℃AKv>27J。
-
公开(公告)号:CN10371052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718490.4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快冷系统的Q235钢组织性能预报方法,建立UFC-F冷却路径控制平台,在单独使用超快冷、单独使用层流冷却、超快冷+层流冷却连用的分类条件下,通过确定对应的化学成分范围、确定冷却速度层别,建立钢种CCT曲线,进行不同冷却路径下Q235钢的组织性能分析和冷却路径控制,预测出Q235钢的组织和性能。本发明预测结果准确,模型预测偏差15%以内,可实现大范围的组织调控能力,为低屈强比、低温韧性的新品种钢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用同一成分实现柔性化生产技术,通过工业试制,可以使用Q235系列钢种生产Q345系列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82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70887.6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58 , C21D8/020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6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级设备支撑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规定如下0.12%-0.18%的C;0.15%-0.35%的Si;1.20%-1.65%的Mn;≤0.015%的P;≤0.010%的S;0.50%-0.85%的Ni;0.05%-0.15%的Cr;0.020%-0.050%的Al;≤0.02%的V;≤0.02%的Ti,[H]≤1.5ppm、[O]≤30ppm,其余含量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同时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级别。方法: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处理-连铸-轧制-调质处理工艺或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处理-模铸-轧制-调质处理工艺进行生产。本发明使钢板在热处理状态、模拟焊后热处理状态及200℃高温状态的力学性能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0℃冲击吸收能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体现出较好的钢板强度及韧性的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1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1438.8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软钢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试样取样与加工;(2)将试样两头或两夹持端夹在试验机的夹头中;(3)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4)测量试验结果并记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抗震软钢真实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既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又可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该方法锁定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弹性段速率、屈服段速率和屈服后段速率,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无需增加任何软硬件设施,可以保证实验室的取样检测结果与用户实物构件检验结果的一致性,防止订货交货时发生质量异议。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30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559.0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160MPa高性能建筑结构用软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范围按重量百分比为:C0.001%~0.009%、Si0.02%~0.07%、Mn0.16%~0.5%、Ti0.01%~0.024%、Als0.012%~0.075%,?B0%~0.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中的杂质元素控制在P≤0.015%,S≤0.008%,[N]≤0.0045%,[O]≤0.0020%。轧制过程采用再结晶控轧工艺,加热温度1210~1270℃,加热时间控制在60~110s/mm;采用两阶段控轧,终轧温度为951~1010℃;轧后选择自然冷却或水冷至500~750℃。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14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18543.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1D8/02 , C21D1/18 , C22C33/06 , B22D11/16 , B22D11/115 , B22D11/22 , B22D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1100MPa级工程结构用钢特厚板强韧性的制造方法,钢板化学成分包括:C 0.16%~0.19%,Si 0.2%~0.35%,Mn 1.05%~1.35%,P≤0.02%,S≤0.005%,Nb 0.010%~0.040%,Ti 0.010%~0.025%,Mo 0.5%~0.8%,Als 0.02%~0.05%,B 0.0008%~0.0018%,Cr 0.35%~0.5%,Ni 0.3%~0.5%,Ceq 0.57%~0.65%,余量为Fe和杂质;钢板的生产工艺包括钢水冶炼、炉外精炼+RH真空脱气、微Ti处理、B合金化、连铸、铸坯进坑加热缓冷、铸坯再加热、控制轧制及冷却、热矫直、钢板堆垛缓冷及淬火过程。本发明解决了该钢种级别特厚钢板心部低温冲击韧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8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8301.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母钢板形成多种不同性能子钢板的冷却方法,对同张钢板的不同位置段进行分区冷却,包括:微跟踪和宏跟踪,通过计算辊道转速来跟踪钢板的位置,并利用热金属检测器校正由于辊道磨损导致的偏差;温降速率控制,通过调节冷却水量和辊道速度来控制钢板的冷却速度;分区冷却控制,通过调节冷却分流集水管水量调节阀门的开口度,对钢板进行分区冷却;剪切形成子板,通过控制冷却工序后的钢板经过剪切工序,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组织性能的相同尺寸或不同尺寸的多张子板,本发明通过计算出钢板分切长度后使用控制冷却系统对钢板部分长度进行分段冷却,从而获得多种不同组织性能的钢板,灵活应对目前的市场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