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08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10160080.3
申请日:2011-06-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造船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C:0.05%~0.16%,Si:0.10%~0.50%,Mn:0.90%~1.50%,P≤0.020%,S≤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和热轧,其特点是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00~1150℃,进入轧机前使用高压水除磷,开轧温度1120~1050℃,连续轧制3~5道次,道次压下量大于20%,一阶段终轧温度970~1000℃,待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3倍,二阶段开轧温度920~950℃,轧制5~10道次,累积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800~900℃,轧后迅速冷却,冷却5~10s,冷却速率30~40℃/s,返红温度580~650℃。本发明无需添加Nb、V、Ti,通过控制轧制和超快速冷却工艺,使钢板性能达到315N/mm2强度级别造船用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1052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718490.4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快冷系统的Q235钢组织性能预报方法,建立UFC-F冷却路径控制平台,在单独使用超快冷、单独使用层流冷却、超快冷+层流冷却连用的分类条件下,通过确定对应的化学成分范围、确定冷却速度层别,建立钢种CCT曲线,进行不同冷却路径下Q235钢的组织性能分析和冷却路径控制,预测出Q235钢的组织和性能。本发明预测结果准确,模型预测偏差15%以内,可实现大范围的组织调控能力,为低屈强比、低温韧性的新品种钢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用同一成分实现柔性化生产技术,通过工业试制,可以使用Q235系列钢种生产Q345系列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1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0102.6
申请日:2011-06-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00MPa高性能建筑结构用软钢及其制造方法,钢的化学成分:C 0.001%~0.0045%、Si≤0.05%、Mn 0.009%~0.048%、Ti0.011%~0.045%、Als 0.004%~0.07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钢坯加热和两阶段控制轧制,其特点是钢坯加热温度1100~1280℃,加热时间60~110s/mm;粗轧终轧温度为950~1080℃;精轧开轧温度900~1050℃,终轧温度820~960℃,积累变形量大于45%;轧后钢板自然冷却。本发明钢的化学成分简单,成本低;钢板的屈服强度波动范围在80~120MPa,-20℃纵向低温韧性大于80J。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0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0080.3
申请日:2011-06-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造船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C:0.05%~0.16%,Si:0.10%~0.50%,Mn:0.90%~1.50%,P≤0.020%,S≤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和热轧,其特点是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00~1150℃,进入轧机前使用高压水除磷,开轧温度1120~1050℃,连续轧制3~5道次,道次压下量大于20%,一阶段终轧温度970~1000℃,待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3倍,二阶段开轧温度920~950℃,轧制5~10道次,累积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800~900℃,轧后迅速冷却,冷却5~10s,冷却速率30~40℃/s,返红温度580~650℃。本发明无需添加Nb、V、Ti,通过控制轧制和超快速冷却工艺,使钢板性能达到315N/mm2强度级别造船用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1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10160102.6
申请日:2011-06-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00MPa高性能建筑结构用软钢及其制造方法,钢的化学成分:C 0.001%~0.0045%、Si≤0.05%、Mn 0.009%~0.048%、Ti 0.011%~0.045%、Als 0.004%~0.07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钢坯加热和两阶段控制轧制,其特点是钢坯加热温度1100~1280℃,加热时间60~110s/mm;粗轧终轧温度为950~1080℃;精轧开轧温度900~1050℃,终轧温度820~960℃,积累变形量大于45%;轧后钢板自然冷却。本发明钢的化学成分简单,成本低;钢板的屈服强度波动范围在80~120MPa,-20℃纵向低温韧性大于80J。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36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209263.5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厚度精度控制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及约束条件,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各种设定、实测、计量等手段,通过钢板长度方向的厚度控制、钢板宽度方向的厚度控制、钢板绝对厚度控制、测厚仪精度控制及二级轧制目标厚度控制五项控制措施,使模型精度更加贴近于实际,程序设计更趋近于科学,硬件设置和功能更接近于标准,实现满足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厚度最佳化,使钢板轧制厚度精度明显提高,表面质量得到改善,其凹兜深度由0.5mm减小到0.13mm,轧制尺寸现货率减少0.76%,成材率提高0.8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1052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18490.4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快冷系统的Q235钢组织性能预报方法,建立UFC-F冷却路径控制平台,在单独使用超快冷、单独使用层流冷却、超快冷+层流冷却连用的分类条件下,通过确定对应的化学成分范围、确定冷却速度层别,建立钢种CCT曲线,进行不同冷却路径下Q235钢的组织性能分析和冷却路径控制,预测出Q235钢的组织和性能。本发明预测结果准确,模型预测偏差15%以内,可实现大范围的组织调控能力,为低屈强比、低温韧性的新品种钢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用同一成分实现柔性化生产技术,通过工业试制,可以使用Q235系列钢种生产Q345系列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67695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94220.3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47kg级海洋工程平台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低碳含量设计,加入Mn、Cr、Ni、Mo、V、Cu等合金元素,进行微合金元素强化,并采取控轧和控冷结合的轧制工艺,使之最终得到板条状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经检测,本发明钢板屈服强度480MPa,完全达到47kg级的要求;抗拉强度630MPa,延伸率27.5%;-40℃下的冲击功为284J,-60℃下的冲击功为290J,保证了低温韧性,可满足海洋平台在低温水域作业的环境要求,解决了海洋工程用钢强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14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775.0
申请日:2010-09-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用厚规格钢板的控制冷却方法,采用先矫直、后冷却的工艺次序,并根据钢板厚度H不同,采取不同的冷却路径和冷却速率,对于40mm≤H<60mm的,采用矫直+逆向层流冷却的工艺路线;对于60mm≤H<80mm的,采用矫直+正向层流冷却的工艺路线;对于80mm≤H<100mm的,采用矫直+正向超快速冷却+空气冷却+层流冷却的工艺路线。使钢板内的变形应力得到释放,保证钢板的平直度,有效控制了钢板的板型,细化了铁素体晶粒,改善钢板的组织结构,保证了钢板性能的均匀和稳定。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能源消耗小,生产成本低,无需任何投资,便可立见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23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778.4
申请日:2010-09-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镍铬合金钢板的生产方法,热轧开轧温度1100~1200℃,终轧温度1050~950℃,开始冷却温度1000~900℃,返红温度650~550℃;热轧后钢板在高温状态下利用层流快冷装置以80~100℃/s的冷却速度使钢板快速冷却;回火温度为680~660℃,使金相组织达到调质钢板要求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和操作;钢板表面质量明显提高,杜绝了废品的产生;工艺路径缩短,可提高生产效率30%;降低生产成本,取消了一次淬火加热过程,每吨钢板可节约成本600元;成材率高,一次性能合格率达到93.5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