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71485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080002796.4
申请日:2010-03-09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D7/02 , F16H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95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60/14 , B60L2270/145 , F16D3/14 , F16D7/025 , F16F15/1397 , F16H2037/0866 , F16H2200/2005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其即使小型化,也可以消除变速器中的齿轮啮合音。其具有:减震部(101),其配置在动力源和齿轮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并且利用弹性力吸收在动力源和齿轮机构之间产生的变动扭矩;以及限制部(103),其在上述变动扭矩超过规定值时产生打滑,限制部(103)配置在减震部(101)和齿轮机构(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56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80034752.3
申请日:2013-09-18
IPC: F16F15/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9 , Y10S903/904 , F16F15/13469 , Y02T10/6239
Abstract: 在从发动机(24)侧传递转矩的正扭转角区中,一直产生小的滞后转矩(H1)。因此,在怠速运转期间出现的小幅度的扭转振动可通过所述小的滞后转矩(H1)有效地减弱,而无需例如在发动机(24)的怠速运转期间转换成大的滞后转矩(H2)。结果,可防止由于在怠速运转期间转换成大的滞后转矩而导致驾驶员感觉到的不舒适,且因此可提高驾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77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68523.0
申请日:2011-09-06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F15/12 , F16F15/123 , F16F15/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第一转动部件(10),其形成为环状,并且包括形成于内周面的第一突起部(10b);第二转动部件(11、12),其与第一转动部件(10)相连接;第三转动部件(20、20b),其包括形成于外周面的第二突起部(20d);阻尼部分(2),其吸收由第二转动部件(11、12)与第三转动部件(20、20b)之间产生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以及,弹性件(16、30、31),其布置在第一突起部(10b)与第二突起部(20d)之间,以及,当阻尼部分(2)吸收由第二转动部件(11、12)与第三转动部件(20、20b)之间产生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时,弹性件(16、30、31)吸收第一突起部(10b)与第二突起部(20d)直接接触时所产生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205242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29531.1
申请日:2010-10-28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F15/123 , F16F15/315 , F16F15/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装置(3),包括:第一侧板(14、42),其在轴向布置于与飞轮(11)偏离的位置;第二侧板(15、43),其与第一侧板相连接;中板件(17、24、41),其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以及,弹簧件(18),其吸收扭矩波动,该扭矩波动产生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作为一方面与中板件作为另一方面的二者之间,其中,第一侧板和中板件中的一个与飞轮在其外周部相连接,以及,第一侧板或中板件中未与飞轮相连接的一个以及第二侧板,其中的一个的外径,设定为大于第一侧板或中板件以及第二侧板其中的另一个的外径。
-
公开(公告)号:CN203627744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554994.2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8 , F16F15/134 , F16F15/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421 , F16F15/12366 , F16F15/13484 , F16F15/1428 , F16F15/163 , Y10T74/2125
Abstract: 一种扭矩波动减小装置(3),包括:第一主阻尼器(3a),被设置在驱动源(1)与传动装置(7)之间的动力传送路径上,且减小驱动源与传动装置之间产生的波动扭矩;第二主阻尼器(3b),被设置在相对于第一主阻尼器的传动装置侧以与第一主阻尼器串联,且减小波动扭矩,第二主阻尼器的振动阻尼性能不同于第一主阻尼器的振动阻尼性能;动态阻尼器(3c、3d),被设置在第一主阻尼器与第二主阻尼器之间,且利用惯性本体(34d、35、45c)和弹力限制驱动系统在动力传送路径上的特定的共振点的振动;腔室(53),容纳第一主阻尼器和第二主阻尼器以及动态阻尼器;以及粘性介质(54),被部分的腔室包围。
-
公开(公告)号:CN202901090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242224.X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D7/02 , F16F15/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366 , F16F2226/0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设置用于穿入螺栓的孔部便可从变速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到发动机曲轴上的扭矩波动吸收装置。该扭矩波动吸收装置包括:第1组装体(2),其吸收同轴配置的第1转动轴(6)与第2转动轴(8)之间产生的波动扭矩,同时一端(10)从所述第2转动轴(8)一侧通过连接件(7)连接到第1转动轴(6)上;第2组装体(3),其吸收第1转动轴(6)与第2转动轴(8)之间产生的波动扭矩,同时配置于较连接件(7)更靠近第2转动轴(8)一侧,并且,另一端(26)连接到第2转动轴(8)上;以及连接手段(31),其连接第1组装体(2)的另一端(13)与第2组装体(3)的一端(20、21、22)。
-
公开(公告)号:CN204664293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182616.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F1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484 , F16F15/139
Abstract: 一种阻尼器装置(1、1A、1B、1C、1D、1E、1F、1G、1H)包括:第一旋转构件(4);第二旋转构件(5);第一弹性部(7、7A),插设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并通过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第三旋转构件(6、6A);第二弹性部(8,8A),插设在第二旋转构件与第三旋转构件之间,并通过第二旋转构件与第三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以及动态吸振器(9),包括锚固构件(91、91A)和第三弹性部(92),该第三弹性部插设在锚固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且通过锚固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弹性变形,至少该第三弹性部在该旋转轴线的径向上位于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213711745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447257.5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径向上的尺寸紧凑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绕旋转轴旋转,并被从飞轮传递动力;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至少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该第一板被从第一旋转体传递动力并绕旋转轴旋转,该第二板绕旋转轴与第一板一体旋转;施力体,该施力体由设置于第二板的支承部支承,且经由在轴向上与第一旋转体相邻地配置的压板而将第一旋转体按压于第一板;第三旋转体,该第三旋转体相对于第二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以及弹性机构体,该弹性机构体将第二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第二板在连结部与第一板一体化,该连结部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支承部相邻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3206445U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21253430.1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F15/30 , F16F15/123
Abstract: 提供一种轴长紧凑且能稳定地产生各种变化的滞后转矩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具备:至少具有绕旋转轴旋转的第一板及第二板的第一旋转体;相对于第一旋转体相对旋转的第二旋转体;具有第一弹性体、嵌合于第一旋转体的嵌合部及在第二旋转体上滑动的第一滑动面且第一滑动面被施力构件向第二旋转体按压而产生第一滑动转矩的第一推力部件;具有在第一板上滑动的第二滑动面、径向延伸部及轴向延伸部并产生第二滑动转矩的控制板;具有收纳轴向延伸部的端部的接合部和在第二板上滑动的第三滑动面并产生第三滑动转矩的第二推力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212177761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275119.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铆钉中产生的剪切应力以及止动转矩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1)包括:绕旋转轴(X)旋转并且被传递来自飞轮(2)动力的第一旋转体(100);至少具有绕旋转轴旋转的第一板(201)和与第一板相对地配置且绕旋转轴与第一板一体地旋转的第二板(202)的第二旋转体(200),动力从第一旋转体被传递至第一板;绕旋转轴相对于第二旋转体相对旋转的第三旋转体(300);在沿径向与动力从第一旋转体传递到第一板的位置分离的位置使第一板和第二板成为一体的紧固件(250);使第二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的弹性机构部(400),在第一板设有对规定扭转角以上的第三旋转体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限制部(21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