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和用电设备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96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6869.2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动力系统和用电设备,涉及用电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发动机舱的空间较大的问题。该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车轮驱动件、第一电机和发动机,第一车轮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车轮转动;第一电机与第一车轮驱动件传动连接;发动机与第一车轮驱动件传动连接,第一离合器设于第一车轮驱动件与第一车轮之间。

    副车架及车辆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28073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1632153.3

    申请日:2024-07-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及车辆,所述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总成;所述副车架总成具有内腔,所述内腔被分隔成通气层及通水层;所述通气层及所述通水层均为封闭的腔体;所述通气层能够用作消声器;所述通水层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通气层的外侧,能够用于为所述通气层提供冷却支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副车架功能单一、缺乏冷却与消声功能的问题。

    电机、减震器、悬架总成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1688432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21582490.6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机、减震器、悬架总成和车辆,所述电机包括壳体、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所述壳体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动子组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散热通道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二开口,冷却介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安装腔和所述散热通道中流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电机能够满足自身工作时的散热需求。

    副车架总成以及车辆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47141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1250774.5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以及车辆,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本体和消声器,副车架本体构造为具有开口的框架结构,消声器设置在开口处且与副车架本体连接,消声器与副车架本体共同围成环状框架结构。由于消声器能够与副车架本体共同围成环状结构的副车架总成,也就是说,消声器为组成副车架总成的一部分,无需在副车架本体的上方预留用于布置该消声器的空间,也无需在副车架本体的上方设置用于固定或避让消声器的相关结构,节省了消声器的占用空间,且消声器还能够起到连接作用,简化了上述副车架总成的整体结构、减轻了副车架总成的整体重量,副车架总成的利用率更高,使得副车架总成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并能降低对上述副车架总成的生产加工成本。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85396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387313.4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用于进行换热的热交换模块,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流经发动机的发动机模块和流经车辆的尾排装置的尾排模块,其中,所述发动机模块可选择地与所述热交换模块连通以形成第一回路,所述尾排模块可选择地与所述热交换模块连通以形成第二回路。当车辆在冬季冷启动、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长时间不能提升而无法快速升高乘员舱内的温度时,可以使尾排模块与热交换模块连通对乘员舱制热,由于发动机排气温度在发动机启动时就可以达到很高,因此通过尾排模块可以快速地提升乘员舱制热需求,尤其在冬季时可以快速提高乘客在车内的舒适度。

    门槛梁及车辆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15959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2333361.5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一种门槛梁及车辆,门槛梁内设置有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空间,门槛梁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设置在安装空间内,排气管道适于与车辆的发动机出气管连接;其中,发动机出气管设有连接段,连接段和门槛梁内的排气管道直接连接,排气管道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段的横截面积。通过上述设置,减少了排气管占用的空间,提高了车辆车身的空间利用率,使车身能够为电池包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电池包的体积和电量,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并且,排气管道适于与发动机出气管相连,且排气管道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段的横截面积,形成扩张腔结构,具有消声降噪功能,有效减少了车辆排气管的噪音,有助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油底壳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0539714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2387288.X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油底壳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油底壳总成,用于安装到发动机本体上,油底壳总成包括壳体,壳体形成有容纳部,以容纳至少部分的消声总成。如此设计,可以将消声总成布置在容纳部中,使得动力机舱内的部件集成度高,空间利用率高。且相较于将消声总成布置在远离发动机的位置(例如分别位于车辆的前端和后端),排气尾管无需从车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缩短排气尾管的长度,减少排气背压,提升发动机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