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辆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48148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810128445.2

    申请日:2008-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7 B62K2202/00 B62K2204/0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辆,该电动三轮车辆通过改良驱动系的电气装置部件的配置,从而可减少送电时的电力损失,同时,可获得良好的车身布局。电动三轮车辆具有将驱动力提供给后轮WR的电动机、控制该电动机的电动机控制单元、储存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电力的蓄电池、安装左右一对后轮WR的后车身,及可在后轮WR接地的状态下使前车身倾斜地将后车身连接于前车身的连接机构;其中:在后轮WR上方的载物架的内部收容蓄电池,将由电动机、电动机驱动器及主CPU53构成的电动机控制单元安装于左右后轮WR间。在左右后轮WR间邻接配置使燃料电池的供给电力升降压的变压器、对反应气体的增压器和冷却水的电动泵进行控制的各控制驱动器。

    鞍乘型燃料电池车辆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48146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10133699.3

    申请日:2008-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7 B62J35/00 B62K2202/00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燃料电池车辆,其能够确保充分宽度的搭足部,同时能够实现燃料罐的大型化。该鞍乘型燃料电池车辆(1)具有车体框架,其具有:左右一对的主框架(6),其一端部与头管(3)连接,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的底框架(7),其在所述主框架(6)的下方具有沿着该主框架的形状。在转向把(4)和驾驶员落座的车座(15)之间形成低踏板式的搭足部(14)。使氢气瓶(10L、10R)的长度方向在车体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设定在纵向,该氢气瓶从头管(3)的前方跨至搭足部(14)的驱动部(14a)的前方上方配设。氢气瓶的至少一个使其供给口(99)朝向下侧配设。调节燃料供给量的燃料供给单元(28)配设在作业一对的车体框架之间,通过与主框架(6)连接的导管(9)包围氢气瓶的周围。

    鞍乘型燃料电池车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51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5876.5

    申请日:2008-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一种包括布置在车座下面、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燃料电池的鞍座骑行车。所述燃料电池朝向车辆后方倾斜。枢转轴布置在限定在所述燃料电池的侧视矩形的顶点P前方和限定在侧视矩形的顶点Q后方的范围X内,并且枢转轴布置在限定在顶点P下方和限定在顶点Q上方的范围Y内。搁脚部分布置在转向把与座之间。所述燃料电池布置在搁脚部分的侧面,从而燃料电池的重心G1在乘骑期间驾驶员的重心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座部分中心G2位于车体前侧。

    燃料电池车辆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33934C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410069814.7

    申请日:2004-07-09

    Inventor: 堀井义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了燃料箱及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车辆,以便将重心位置抑制到很低,且前后轮的分担负载恰当。燃料箱(41)将其断流阀(44)侧朝向后方,且倾斜成断流阀侧的一端高于另一端的横卧姿势搭载到靠前于入座席31的位置。在燃料箱41的下方,燃料电池盒42位于左右一对底架15之间,且沿着连接前轮FW的旋转轴与后轮RW的旋转轴的直线,再与该直线重叠地通过被设置于前述左右顶架14(L、R)的2部位的支架38、39下吊固定。

    燃料电池车辆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6089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3371.0

    申请日:2004-07-08

    Abstract: 提供一种仅利用唯一的空气供给装置就能够有效地冷却燃料电池组,并且向燃料电池组供给反应气体的燃料电池车辆。在送风通路(71)上设置有两个旁通阀(73、74),从上游的旁通阀(73)分出吹扫气体供给通路(72),用于将外部气体作为吹扫气体导入燃料电池箱(42)内。下游的旁通阀(74)内置的三通电磁阀,送风通路(71)在下游的旁通阀(74)处分成反应气体供给通路(75)及冷却气体供给通路(79)。从上述反应气体供给通路(75),将通过送风通路(71)供给的外部气体作为反应气体(氧)供给到燃料电池组(48)内。由上述冷却气体管道(79),将通过送风通路(71)供给的外部气体作为冷却气体供给到燃料电池组(48)内。

    车辆
    20.
    发明授权
    车辆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366171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376234.1

    申请日:2013-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5 B62H1/12 B62K5/027 B62K5/08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能够操舵的两个前轮,能够通过车体的内倾而良好地转弯,能够对应于操作而良好地转舵。内筒(37)与外筒(38)之间经弹性部件(39)连接而成的衬套(36)的内筒(37)支承于前车架(15),轴支承前轮的转向节以能够转舵的方式支承于转向节支承部,转向节支承部设在固定于外筒(38)的转向臂,转向轴(13)的下端部的第1杆(56)经连结棒(59)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内筒(37)的副转向轴(57)的上端部的第2杆(58)连结,副转向轴(57)的下端部的第3杆(62)经横拉杆与转向节连结,不能伸缩的棒的两端部经万向接头与车架(FA)和固定在外筒(38)的后部的第4杆(66)连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