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8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4201.3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接合至电性并联的多个半导体元件的接合线与引线框的接合强度。本发明中,第1接合线(324a)的一端及另一端连接到第1半导体元件(328)的控制电极(332)以及第1引线框部(326)或弯曲部(371),第2接合线(324b)的一端及另一端连接到第2半导体元件(329)的控制电极(333)以及第2引线框部(327)。第1引线框部(326)从弯曲部(371)朝与第1半导体元件(328)侧相反那一侧沿与第1半导体元件(328)重叠的方向延伸,第2引线框部(329)从弯曲部(371)朝第2半导体元件侧(329)沿与第2半导体元件(329)重叠的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796916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80049198.X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抵消开关元件的动作切换时产生的恢复电流的电感的降低效果。具备:电路体,其具有构成上臂电路的第一开关元件、构成下臂电路的第二开关元件以及导体部;金属制部件;以及中继导体板,其隔着电路体与金属制部件对置配置,且电连接于与导体部的任一个连接的端子。在金属制部件和中继导体板,通过对应第一开关元件或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而流向导体部的恢复电流分别感应出涡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63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4174.5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方面满足高绝缘性、另一方面散热性优异的功率模块。本发明的功率模块具备:导体板(320),其连接着开关元件;散热板(307),其与导体板(320)相对配置;绝缘构件(900),其配置在导体板(320)与散热板(307)之间;以及导电性的中间导体(910),其以与导体板(320)及散热板(307)电性绝缘的状态配置在绝缘构件(900)中;中间导体(910)具有连通区域(1101),所述连通区域(1101)在相对于中间导体(910)而言配置在导体板(320)侧的绝缘构件(900)与相对于中间导体(910)而言配置在散热板(307)侧的绝缘构件(900)之间进行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125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80041268.3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62 , H01L23/051 , H01L23/24 , H01L23/3135 , H01L23/3142 , H01L23/42 , H01L23/4334 , H01L23/49562 , H01L24/73 , H01L25/07 , H01L25/18 , H01L2224/32245 , H01L2224/33181 , H01L2224/40137 , H01L2224/48247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3091 , H01L2924/181 , H02M7/003 , H05K7/20409 , H05K7/20418 , H01L2924/0001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功率半导体组件提高金属制壳体和功率半导体组件的密封力。功率半导体组件(3)利用第一密封树脂(6)将功率半导体元件(31U、31L)和导体板(33~36)的外周侧面覆盖而一体化。金属制壳体(40)的内表面形成有氧化层(粗糙面层)(46)。对设置在金属制壳体(40)的氧化层(46)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的空间(S)注入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第二密封树脂(52)。第二密封树脂(52)进入氧化层(46)的凹陷,因此密封力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39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80074479.4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功率半导体装置包括:绝缘基板,该绝缘基板的一个面配置有第一导体层;第一导体,该第一导体经由第一连接材料连接到所述第一导体层;以及半导体元件,该半导体元件经由第一连接材料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在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电极面的直角方向看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体具有形成得比所述半导体元件大的周边部,在所述周边部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材料的厚度比其他部分厚的第一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41583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80030450.8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在课题在于提供能不使壳体部件大型化地确保良好的冷却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在本发明的功率半导体模块中,框状壳体(240)具有前面(231)、背面(241)以及一对侧面(233、234)。在前面(231)和背面(232)的至少一方形成开口部(261),在框状壳体(240)的开口部(261)嵌入金属基体(210),具有对其周缘部和框状壳体(240)的开口部(261)的周缘部进行接合的接合部(FW)。分别在框状壳体(240)的一对侧面(233、234)上形成第一、第二凹部(251、252),其从侧面(233、234)向框状壳体(240)的内侧延伸,在侧面(233、234)的厚度的中间位置具有与接合部(FW)侧面对地形成的底面(11)。
-
公开(公告)号:CN1090056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80020105.5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5/07 , H01L25/18 , H01L2224/40 , H02M7/48
Abstract: 存在绝缘的可靠性变低这样的技术问题。从导体层(334)的中心(P)至绝缘构件(333)的边缘部为止的长度(L2)形成得比从导体层(334)的中心(P)至基座构件(307)的突出部(307a)的边缘部为止的长度(L1)长。换言之,突出部(307a)的边缘部的基座端面(308)位于比绝缘构件(333)的边缘部的绝缘构件端面(336)更靠内部侧的位置。进一步地,绝缘构件(333)的绝缘构件端面(336)与导体层的导体层端面(344)在相同位置处形成端面。这样一来,突出部(307a)的边缘部的基座端面(308)位于比绝缘构件(333)的边缘部的绝缘构件端面(336)更靠内部侧的位置,从而能够确保绝缘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6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6726.X
申请日:2015-10-07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M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914 , H01L23/3675 , H01L23/42 , H01L23/473 , H01L23/492 , H02M7/003 , H02M7/537 , H05K7/2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在不使生产效率变低的情况下抑制冷却介质绕到非冷却部。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功率半导体组件、和形成有配置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的流路和与该流路相连的开口的流路形成体,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在一个面上形成第一散热片,在隔着上述半导体元件与上述一个面相对的另一个面上形成第二散热片,上述流路形成体具有以将上述第一散热片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冷却介质抑制部和第二冷却介质抑制部,上述第一冷却介质抑制部和上述第二冷却介质抑制部以与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的没有形成上述第一散热片的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设置有沿着上述第一冷却介质抑制部和上述第二冷却介质抑制部形成的第一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205178895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05013.6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提高功率半导体装置的可靠性。另外其它的课题还在于使电力变换装置小型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包括:具有电路的电路板;以及容纳所述电路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电路板的开口部,所述壳体具有包围所述开口部的凸缘部,以及在与所述电路板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出来的翅片,所述凸缘部具有沿着所述电路板的插入方向的平行方向形成的密封面,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密封面的高度被形成为比所述翅片的高度还要高。
-
公开(公告)号:CN303329278S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30065222.7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转换器用电力模块。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本产品为在进行电力变化和控制的电转换器上使用的电力模块,可通过本产品上部设置的数个电力配线板进行电交换。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如立体图所示内容最能表达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