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479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80073060.5
申请日:2012-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优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03 , B60K1/00 , B60K1/04 , B60K6/40 , B60K2001/0411 , B60L3/0007 , B60L3/003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68 , B60L11/1877 , B60L15/20 , B60L15/2009 , B60L2210/40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3 , B60L2240/80 , B60Y2306/01 , B60Y2400/61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66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 Y10S903/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配置在前舱内的逆变器与电动机连接的电力电缆在碰撞时不易断裂的结构。在混合动力车(100)中,使用前托架(12)和后托架(13)而将逆变器(5)设有间隙地固定于动力传动系统(2)的上部。前托架(12)将逆变器(5)的前表面与动力传动系统(2)连结。后托架(13)将逆变器(5)的后表面与动力传动系统(2)连结。在此,逆变器(5)的前表面相当于朝向车辆的前方的侧面。在车辆发生了碰撞时,逆变器(5)由于前托架(12)和后托架(13)而向后下方移动,与动力传动系统(2)的距离缩短。因而,电力电缆(22)不易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726425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59344.0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优亮
Abstract: 一种车辆,具备行驶用马达(10),具备:前柱(4a、4b);二根纵梁(3a、3b);动力单元(6),其配置于二根所述纵梁(3a、3b)之间并包含所述行驶用马达(10);电力变换器(7),其与所述动力单元(6)相邻而设置,位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比所述纵梁(3a、3b)高的位置;以及第1辅助框架部件(5a),所述第1辅助框架部件(5a)的第1端连结于所述前柱中的一方,在从车宽方向看时,延伸经过与所述电力变换器(7)重叠的位置或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比所述电力变换器(7)高的位置,所述第1辅助框架部件(5a)的第2端在比所述电力变换器靠前的位置连结于所述纵梁中的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3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09575.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真和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母线用板状导体及包括该板状导体的母线。一种母线用板状导体,其为由源自各自包覆在铝板的各相对主表面上的两个铜板的两层铜层、源自所述铝板并与所述铜层一体化形成的铝层和由铝和铜组成并形成于所述铝层与所述两层铜层各铜层之间的两层合金层组成的包覆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99997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184889.8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优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8 , B60L3/003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03 , B60L2210/40 , B60L2270/145 , B60L2270/147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逆变器的车载结构和用于逆变器的支架单元。用于逆变器的车载结构包括支架(3)、减震衬套(4)和编织线(5)。所述支架(3)由金属板制成,并且用作将所述逆变器(53)固定至变速箱(51)(车辆)的金属配件。所述减震衬套(4)被装配在所述逆变器(53)的壳体和所述变速箱(51)中的一个以及所述支架(3)之间。所述减震衬套(4)由绝缘体制成。所述编织线(5)将所述逆变器(53)的壳体电连接至所述变速箱(51)。所述编织线(5)沿着所述支架(3)的金属板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2847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80073060.5
申请日:2012-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优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03 , B60K1/00 , B60K1/04 , B60K6/40 , B60K2001/0411 , B60L3/0007 , B60L3/003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68 , B60L11/1877 , B60L15/20 , B60L15/2009 , B60L2210/40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3 , B60L2240/80 , B60Y2306/01 , B60Y2400/61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66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 Y10S903/951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将配置在前舱内的逆变器与电动机连接的电力电缆在碰撞时不易断裂的结构。在混合动力车(100)中,使用前托架(12)和后托架(13)而将逆变器(5)设有间隙地固定于动力传动系统(2)的上部。前托架(12)将逆变器(5)的前表面与动力传动系统(2)连结。后托架(13)将逆变器(5)的后表面与动力传动系统(2)连结。在此,逆变器(5)的前表面相当于朝向车辆的前方的侧面。在车辆发生了碰撞时,逆变器(5)由于前托架(12)和后托架(13)而向后下方移动,与动力传动系统(2)的距离缩短。因而,电力电缆(22)不易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499997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184889.8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优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8 , B60L3/003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03 , B60L2210/40 , B60L2270/145 , B60L2270/147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逆变器的车载结构和用于逆变器的支架单元。用于逆变器的车载结构包括支架(3)、减震衬套(4)和编织线(5)。所述支架(3)由金属板制成,并且用作将所述逆变器(53)固定至变速箱(51)(车辆)的金属配件。所述减震衬套(4)被装配在所述逆变器(53)的壳体和所述变速箱(51)中的一个以及所述支架(3)之间。所述减震衬套(4)由绝缘体制成。所述编织线(5)将所述逆变器(53)的壳体电连接至所述变速箱(51)。所述编织线(5)沿着所述支架(3)的金属板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5379442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37902.0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优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72 , B60K6/405 , H01L23/473 , H05K7/20927
Abstract: 逆变器壳体设置在车辆的驱动桥上以便朝向车辆前侧向下倾斜,并且该逆变器壳体包括:制冷剂通路连接部分,该制冷剂通路连接部分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被设置在逆变器壳体的前侧表面上,该制冷剂通路连接部分具有轴密封结构;制冷剂通路部件,所述制冷剂通路部件被布置在逆变器壳体的前侧表面上,并且通过轴密封结构连接到制冷剂通路连接部分;和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设置在逆变器壳体的前侧表面的上部上,该突出部分被构造成使得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所述突出部分的前侧端被置于相对于所述制冷剂通路部件的前侧端的车辆前侧处。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32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09575.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真和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母线用板状导体及包括该板状导体的母线。一种母线用板状导体,其为由源自各自包覆在铝板的各相对主表面上的两个铜板的两层铜层、源自所述铝板并与所述铜层一体化形成的铝层和由铝和铜组成并形成于所述铝层与所述两层铜层各铜层之间的两层合金层组成的包覆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21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607373.4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优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8/14 , B60K1/00 , B60L15/007 , B60Y2306/01 , Y02T10/645 , Y02T10/7258 ,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结构,所述车载结构包括电机的壳体和电力控制单元。所述电力控制单元由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电力控制单元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一空间。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基部和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构造成,当所述支承部由于从前方施加到所述电力控制单元上的负荷而向后倒塌时,在所述电力控制单元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接触之前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壳体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2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80020724.6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1/00 , B60K1/00 , B60L3/0007 , B60L3/003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77 , B60L15/007 , B60L2210/40 , B60L2270/145 , B60R2011/0038 , B60R2011/0043 , B60Y2400/61 , F16B5/0241 , F16B5/0258 , F16B5/065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车载结构包括电子设备(5)、第一支架(12,13)、传动系统(2)以及第一隔振衬套(30,30a,30b)。电子设备(5)通过第一支架(12,13)固定在传动系统(2)上,且电子设备(5)和传动系统(2)限定在其间的间隙(Sp)。第一隔振衬套(30,30a,30b)设置在第一支架(12,13)和电子设备(5)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