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8635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210480133.8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1/07 , G06F11/10 , G06F18/214 , G06F18/2411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务计算机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星务计算机的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特征参数输入到故障诊断模型中进行故障判断;基于故障判断结果按照预设程序实施故障解决措施。采用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能够表征星务计算机工作状态的特征参数建立并训练得到故障诊断模型,预先将诊断模型编译成代码烧写到星务计算机内,星务计算机在卫星发射入轨后运行软件进行实时地故障监测并实施故障解决措施,防止单点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和修复而引发连锁反应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5728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480345.3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废弃卫星姿态章动特性的网捕载荷发射窗口选择方法,属于卫星网捕废弃卫星技术领域;步骤一、提取最大章动角θmax、最小章动角θmin和章动周期T;步骤二、获得网捕载荷发射时刻为tint,捕获目标时刻为tinf;计算时间宽度Tnet=tinf‑tint;步骤三、设置网捕载荷不选择窗口直接发射的适应章动角阈值θnet;步骤四、计算得到单周期内章动角满足θ≤θnet的时间宽度Tθ=tθs‑tθj;步骤五、确定网捕载荷发射窗口的时间宽度ΔT、发射时刻tint和发射时章动角θ的满足条件;本发明根据废弃卫星姿态章动规律、网捕载荷章动角适应能力、网捕载荷自发射时刻至捕获的时间宽度,提供了一种发射窗口选择方法,实现了对大姿态章动废弃卫星的可靠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485569.5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服务航天器构型。该多功能服务航天器由动力舱和仪器舱组成,配置有机械臂、工具箱、推进剂补加装置、航天器对接停靠机构等主要装备。该多功能服务航天器采用特殊内外双承力筒构型:上部的仪器舱采用一种密封型的中心承力筒构型;下部的动力舱以外承力筒为主传力结构,与仪器舱中心承力筒通过一段截锥相连,同时内部还有一密封型内承力筒,与仪器舱中心承力筒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空间。该多功能服务航天器长期在轨,根据需求进行轨道机动,主要用于提供包括货物运输、轨道维持、维修维护、推进剂补给等在轨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97153.7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服务航天器,包括货物舱和仪器舱;多功能服务航天器采用特殊内外双承力筒构型;上部的仪器舱采用一种密封型的中心承力筒构型;下部的货物舱以外承力筒为主承力结构,与仪器舱中心承力筒通过一段截锥相连,同时内部还有一密封型内承力筒,与仪器舱中心承力筒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空间;仪器舱配置有机械臂、推进剂补加装置、轻量化航天器对接停靠机构;货物舱配置有航天器对接停靠机构。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服务航天器长期在轨,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轨道机动,具备高度集成化的优势,主要用于提供包括货物运输、姿轨控接管、维修维护、推进剂补给等综合在轨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93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58547.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空间系绳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件支架,系绳连接件,连接件动作块。系绳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件套筒。系绳1固定连接在系绳连接件上,系绳2依次穿过所述系绳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支架的通孔。连接杆在连接件动作块的驱动下与被连接件支架限位的连接件套筒相对运动,系绳2被带入连接杆和连接件套筒的夹缝中并摩擦固定,实现两段系绳的连接。本发明具有小型化、轻量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9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49000.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机械臂随动吊挂系统的平衡力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地面试验机械臂构型和路径,生成关节角度数据文件;ADAMS中建立参数化的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并导入关节角度数据文件;进一步建立参数化的随动吊挂系统动力学模型;保存模型,作为标准动力学模型,用于计算重力和随动吊挂系统作用下,机械臂试验过程的关节力矩;设计目标函数,调用标准动力学模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确定随动吊挂系统的最优平衡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5145.2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内外双反馈的空间目标部件智能识别方法,包括1)基于空间目标智能识别与损失函数构建的内反馈网络;2)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的空间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和图像质量提升构建的外反馈网络。其中,内反馈智能识别基于VGG16神经网络搭建21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网络中进一步扩大神经网络感受野以提升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外反馈链路中,图像质量评价采用空间图像常用4大类18项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空间目标图像质量与部件识别准确率的关系模型,针对影响部件识别准确率的敏感项开展图像质量提升,实现消除空间环境固有“低质”影响因素下目标部件识别准确率的提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