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载一体化天线机构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510193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884366.4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星载一体化天线机构驱动器,用以控制驱动外部天线,包括用于从外部星间通信综合终端接收串口通讯指令并输入至控制模块并返回数据报文的通讯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外部天线的角度位置信息并输入至控制模块的角度采集模块;用于根据串口通讯指令生成驱动信号输出并驱动外部天线,以及传递外部天线的角度位置信息的控制模块;用于对驱动信号进行放大的驱动模块。本发明以实现轻量化以及集成化,降低电机负载功耗;可同时实现对一个二维高低轨天线机构和两个一维中低轨天线机构的跟踪和指向,且对二维高低轨指向机构和两个一维中低轨指向机构的驱动均具有软件限位保护功能,可同时提供高低轨光学预警与中低轨光学预警卫星的双向数据通信。

    一种绳系自收缩无源驱动柔性太阳翼展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0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106415.8

    申请日:2022-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系自收缩无源驱动柔性太阳翼展开机构,包括太阳翼阵面、支撑杆组件、无源驱动组件,太阳翼阵面与第一支撑杆组件、第二支撑杆组件连接;支撑杆组件包括两个长杆和短杆,每个长杆的两端分别铰接短杆,长杆内设置两个无源驱动组件,每个短杆内部设置无源驱动组件,两个长杆交叉设置,长杆其中的一个无源驱动组件连接与之相对的短杆内的无源驱动组件。本发明通过无源驱动组件改变长杆与短杆的角度,来实现太阳翼展开机构的无源展开或折叠收缩,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布局紧凑,质量轻,展开收纳比大的特点。

    一种双层半密封式电传输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13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44612.6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半密封式电传输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系统、电传输系统、半密封系统,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驱动轴、轴承组件、前端盖、对接法兰;电传输系统包括电连接器、导线、导电滑环;半密封系统包括壳体、后端盖、电机端盖、密封罩、密封电连接器、密封法兰、第一密封圈组件、第二密封圈组件,壳体、后端盖、电机端盖、第一密封圈组件实现首层半密封结构;密封罩、密封电连接器、密封法兰、第二密封圈组件实现第二层半密封结构,形成双层半密封结构,实现舱体密封。本发明的双层半密封式电传输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实现了驱动机构的密封,同时通过双层密封设计,降低了舱内气体的泄漏率,确保了密封的可靠性。

    一种连杆式半主动空间对接机构缓冲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6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0660.9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一种连杆式半主动空间对接机构缓冲系统及方法,包括连杆驱动缓冲机构、对接环、对接框。每组连杆驱动缓冲机构由电机驱动两条支链,同时单条支链中包含有弹簧杆和阻尼器。在两航天器准备进行对接时,控制电机以驱动对接环推出到准备对接位置。缓冲阶段,弹簧杆件和阻尼器被动缓冲消耗碰撞能量,电机根据预设的程序主动产生反作用力,驱动对接机构,延长对接机构整体的缓冲行程来实现缓冲功能;被动的弹簧杆件、阻尼器和主动的电机共同完成碰撞载荷的缓冲以及对接环的平衡对齐。实现空间两大型航天器之间的半主动弱撞击对接,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接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减小对电机的直接冲击,具有较低的机械机构复杂度和控制复杂度,环境适应性好。

    一种可重复锁解的多级气动伸缩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68307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910984645.6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锁解的多级气动伸缩机构。使用本发明能够为多级气动伸缩机构提供良好的锁定功能,并能进行有序解锁以实现缸筒的收拢功能。本发明包括多级缸筒、筒内锁、密封件、支撑环以及进气嘴等,将薄壁圆筒与楔形锁相结合,具备大承载能力和快速响应特点,能够在高压气体作用下高速伸出并保持锁定。在锁定状态下,从解锁进气嘴通入一定压力气体能够实现筒内锁的自动解锁功能。本发明可维修性高,易损易耗件更换方便,具备可重复锁定承载及解锁收拢功能,可靠性高,可用于具有大承载能力需求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或航天器的地面着陆支腿。

    一种空间站大开口载荷舱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0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15586.X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站大开口载荷舱,由舱体结构(1)、载荷模块(2)、载荷支撑座(3)、载荷辅助支撑(4)、机械臂(5)、导轨(6)组成。该载荷舱构型为圆柱形,可以作为空间站独立舱段的一部分,内部可安装各类载荷模块,在载荷舱横向一侧开设大开口,保证载荷模块可以安全进出舱。载荷模块还通过机械臂与舱体连接,用于将载荷模块推出/收回舱体内部,以及将载荷模块进行定位指向。机械臂安装在舱体结构大开口一侧的导轨上,通过在导轨上的移动,实现对载荷模块的不同位置的定位,以扩展载荷模块的运动范围。该载荷舱可以满足空间站视场指向类有效载荷既能在满足整流罩包络限制,同时又能不受空间站上其它结构与设备的视场遮挡。

    一种基于边缘端设备的空间目标部件分割开发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9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7016.9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端设备的空间目标部件分割开发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空间目标雷达图像数据集,对构建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步骤2、配置MLU服务器开发环境;步骤3、调用量化接口,将步骤1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网络权重量化为int8精度的权重;步骤4、设计在线推理软件,使用MLU270设备运行逐层推理模式,验证int8量化精度的权重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步骤5、使用MLU270设备运行融合推理模式,生成MLU270版本和MLU220版本的离线模型;步骤6、通过CNRT运行时库进行离线推理软件设计,加载MLU270版本离线模型测试离线推理结果;步骤7、将离线推理程序部署在智能微服务器,加载MLU220版本离线模型,测试边缘端设备下的离线推理结果。本发明能够在嵌入式边缘端设备上实现对空间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部件进行高效实时检测与分割,具备识别率高、处理速度快、实时性强等显著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