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8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0164.7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标注数据过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特征包括:获取障碍物轨迹数据中的障碍物类别和障碍物坐标信息,根据障碍物坐标信息和障碍物类别构建障碍物轨迹数据对应的轨迹变化集合;对轨迹变化集合中的各个障碍物类别进行数据统计,确定障碍物轨迹数据中至少一个轨迹类别比例;如果最大的轨迹类别比例大于预设的正常类别比例阈值,则将最大的轨迹类别比例确定为目标对比类别,并获取目标对比类别对应的轨迹对比阈值,通过轨迹对比阈值对轨迹变化集合进行数据对比,确定轨迹变化集合对应的轨迹对比比例;如果轨迹对比比例大于预设的正常轨迹阈值,则将障碍物轨迹数据确定为正常轨迹数据。提高了数据筛选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5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1473.8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S7/497 , G01M17/007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车辆处于自动行驶状态时,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基于预先确定的配置文件,获取与行驶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雷达的雷达数据和感知软件数据;基于检测阈值对雷达数据和感知软件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得到异常检测结果;当异常检测结果为存在异常时,根据异常处理规则进行异常处理。本发明中,在车辆处于自动行驶状态时,根据雷达数据和感知软件数据,实时对激光雷达和感知软件进行异常检测,及时发现激光雷达和激光雷达感知软件是否存在异常,并在激光雷达或激光雷达感知软件存在异常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提高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准确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44915.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N3/0495 , G06N3/082 , G06N3/045 , G06V20/56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裁剪参数序列;基于待裁剪参数序列中各参数的优先级,对待裁剪参数序列进行参数排序,得到新的参数序列,并对新的参数序列进行区域划分得到保留区和待裁剪区;从保留区中确定与待裁剪区中每个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并根据每个参数和每个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确定至少一个融合参数,并基于目标参数,利用至少一个融合参数更新保留区,并裁剪待裁剪区。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在进行模型压缩时,方案过于简单粗暴,导致重要参数丢失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待裁剪参数的重要性,具有更高的性能,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压缩比。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44792.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21/20 , G01C21/00 , G06V20/58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T7/33 , G06T3/40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云地图的闭环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当前惯性数据;提取当前惯性数据中一个或多个活动语义信息;根据一个或多个活动语义信息对点云地图进行闭环检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相似度较高的场景中,容易导致闭环检测失效或者错误,从而影响后续地图的构建等问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44804.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图构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多个车辆在目标区域内发送的行车参数数据和图像数据;基于行车参数数据和图像数据确定图像数据中的多个共视区域,并基于多个共视区域优化每个车辆的位姿,以利用优化后的位姿得到目标区域内多个车辆的目标全局位姿图;根据目标全局位姿图构建目标区域的地图,或者更新目标区域的地图,以得到目标区域的实际地图。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同时保证地图精度和地图数据的更新维护速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44762.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7/06 , G06T7/73 , G06V10/74 , G06V10/762 , G06V20/70 , G01S17/931 , G01S7/4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初始定位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当前点云数据;基于当前点云数据得到当前定位全连接图;逐一计算当前定位全连接图与先验地图数据中每个关键帧的相似度,得到相似度计算结果,以基于相似度计算结果得到与当前点云数据相匹配的目标关键帧;基于目标关键帧与先验地图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得到车辆的当前初始位姿,并对初始位姿进行重定位,得到车辆的初始定位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会导致激光雷达和先验地图出现重定位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使得算法执行的时间大大增加,不利于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62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44067.3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20/5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区域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包括:利用车辆上设置的激光雷达获取待识别区域的原始点云数据,并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第一类网格和第二类网格;其中,第一类网格中包括至少一个原始点云数据;第二类网格中没有原始点云数据;采用预设的道路检测模型,根据第一类网格的原始点云数据,确定第一类网格的道路类型;其中,道路类型包括道路区域和道路边界;从第一类网格中选择参考网格,并采用参考网格的道路类型和激光雷达的感知范围参数,确定第二类网格的道路类型。提高了对道路区域的检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7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96552.5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该方法包括:根据当前位置坐标、当前车速、当前加速度和当前轨迹规划时长确定关键点的纵向位置坐标和每个关键点的系列横向位置坐标;根据当前位置坐标、关键点的纵向位置坐标和每个关键点的系列横向位置坐标得到初筛粗轨迹点的横向位置坐标,并根据当前位置坐标、关键点的纵向位置坐标和初筛粗轨迹点的横向位置坐标确定轨迹方程,并根据轨迹方程和当前转向灯状态确定目标轨迹和备用轨迹,使得智能驾驶执行器根据目标轨迹或备用轨迹对车辆进行控制。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通过后装方式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升级等问题,实现了对轨迹的智能跟随。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93050.7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轨迹规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待规划车辆的感知信息,构建待规划车辆的预设约束条件的约束范围和规划问题目标函数,并根据预设约束条件的约束范围和规划问题目标函数得到最终轨迹规划问题;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当前车道信息、周围障碍物信息和周围障碍物的轨迹预测信息求解最终轨迹规划问题得到未来时刻规划轨迹点的解向量,并生成待规划车辆的最终规划轨迹。由此,解决了时空解耦规划方式将路径规划与速度规划分开处理,导致信息丢失、无法达到全局最优的问题,实现了时间空间联合规划,提升了规划效率,保证车辆行驶轨迹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5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35610.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30/14 , B60W40/072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巡航车速控制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和前方道路的车道线属性信息;根据车道线属性信息计算前方道路车道线的第一道路曲率,根据运动状态信息计算车辆当前所处道路车道线的第二道路曲率;根据第一道路曲率和第二道路曲率确定车辆的运动轨迹曲率,基于运动轨迹曲率控制车辆的自适应巡航车速。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固定的巡航车速控制车辆行驶,容易导致车辆因无法根据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实时调整车辆到安全车速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