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快速响应任务的最小响应时间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51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8430.1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一种面向快速响应任务的最小响应时间估计方法,本发明属于卫星轨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面向快速响应任务的最小响应时间估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未同时考虑发射段轨道优化设计问题,以及在发射场和目标点变化情况下,现有方法需要重新优化得到最小的响应时间,计算量较大的问题。过程为:一、构建最小响应时间轨道优化模型;二、简化构建的最小响应时间轨道优化模型;三、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简化后的最小响应时间轨道优化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包括地面发射段的最小响应时间卫星轨道;四、基于简化后的最小响应时间轨道优化模型和包括地面发射段的最小响应时间卫星轨道,得到发射场与目标点变化后的最小响应时间估计结果。

    电缆多点软故障的故障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49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301837.X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电缆多点软故障的故障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电缆多点软故障的故障程度的进行准确评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输入待测电缆的S参数,确定待测电缆阻抗突变位置和数量,及阻抗突变位置在单一阻抗微变点条件下的散射参数矩阵,建立散射参数的数据集#imgabs0#d表示单一阻抗微变点的阻抗变化程度;利用#imgabs1#对S参数进行数据拟合,并计算拟合后的数值与实测S参数的误差,当误差超过设置的范围,改变d值进行下一次迭代,当误差在范围内,确定待测电缆中单一阻抗微变点条件下的散射矩阵特征Si;根据Si推导各个单一阻抗微变点处的反射系数,结合电缆的固有特征阻抗,计算各阻抗突变段的特征阻抗值。

    基于宽频宏模型的EMI滤波器选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046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695320.2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宽频宏模型的EMI滤波器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EMI滤波器的S参数矩阵;使用矢量拟合算法对S参数矩阵进行有理逼近,构建S参数矩阵的等效电路;对S参数矩阵的等效电路进行无源性增强;根据无源性增强后的S参数矩阵合成滤波器宽频SPIEC等效电路;建立不同EMI滤波器型号的SPICE等效电路库;将待测EMI滤波器纳入SPICE等效电路库进行仿真,对比效果并完成选型。本发明无需获知EMI滤波器任何内部信息,只需要基于滤波器的外部测量即可建立其宽频等效电路模型,从可以基于此模型进行EMI滤波器选型,缩短滤波器匹配周期,节省测试费用。

    可在轨实现掠飞观测任务的变轨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185563.3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在轨实现掠飞观测任务的变轨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设定计算目标函数值的方法;根据待优化变量中的相互独立变量,在设定的变量取值区域内进行大步长遍历,获得多个数据点;针对每个数据点分别求解兰伯特问题,得到每个数据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在所有数据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中筛选获得符合设定观测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值;将符合设定观测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值中的最小值选取为迭代初值;根据迭代初值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迭代优化,获得最终的近似全局最优解。

    一种基于位置覆盖的多对一协同拦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1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53786.9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位置覆盖的多对一协同拦截方法,本发明涉及多对一协同拦截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单个拦截器在有限的燃料下,往往无法实现对敌方目标可达范围的全覆盖的问题。过程为:一、获取当前时刻目标机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估计值,考虑估计误差,求解预测拦截时刻机动目标可达域包络;二、获得预测拦截时刻机动目标可达域的全部采样点;三、构建可达域分配优化指标,根据己方拦截器的数目,采用优化算法求解与拦截器数目相匹配的机动目标可达域内的瞄准点;四、采用匈牙利算法获得N个拦截器和N个瞄准点的燃料最优对应关系,并绘制N个拦截器的可达域对目标可达域的覆盖情况。本发明用于飞行器制导领域。

    可在轨实现掠飞观测任务的变轨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85563.3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在轨实现掠飞观测任务的变轨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设定计算目标函数值的方法;根据待优化变量中的相互独立变量,在设定的变量取值区域内进行大步长遍历,获得多个数据点;针对每个数据点分别求解兰伯特问题,得到每个数据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在所有数据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中筛选获得符合设定观测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值;将符合设定观测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值中的最小值选取为迭代初值;根据迭代初值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迭代优化,获得最终的近似全局最优解。

    一种针对多个编队卫星周期性重访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26917.4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一种针对多个编队卫星周期性重访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针对多个编队卫星周期性重访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航天器编队飞行任务计算量大,控制准确率低的问题。过程为:一、给定初始时刻主星的轨道元素;二、设计被观测卫星轨道;三、针对轨道控制问题,执行四至七;针对轨道设计问题,执行八至十一;四、待求解变量为Δt、t1、t2及Vp2;五、消去Vp2;六、建立t1、t2与Δt的函数关系;七、搜索Δt实现控制问题求解;八、针对轨道设计问题,待求解变量为t1、t2、t3及V1p;九、消去V1p;十、建立t2、t3与t1的函数关系;十一、搜索t1实现轨道设计问题求解。本发明用于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领域。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的在线信号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8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90587.2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的在线信号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力电缆缺陷和故障检测需要在离线情况下进行的问题,属于电力电缆故障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当电力电缆设有铠装,利用连接线将电缆的屏蔽层与铠装连接,在安装两个电感耦合器;当电力电缆为没有铠装结构的单芯电缆,在电缆护套外均匀敷设一条辅助导线,该辅助导线与屏蔽层构成平行双导体传输线,在电缆上安装两个电感耦合器;S2、源端通过电流注入探头与一个电感耦合器连接,注入激励信号xi(t),接收端通过电流检测探头与另一个电感耦合器连接,记录反射信号yi(t);步骤3、去除背景噪声,获取实际的回波损耗SD;步骤4、对回波损耗SD进行分析,实现电缆健康状态的在线监测。

    一种面向多目标快速响应任务的轨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81531.9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一种面向多目标快速响应任务的轨道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面向多目标快速响应任务的轨道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在针对指定地面目标访问的轨道设计任务中,只有针对两个地面目标、三个地面目标的轨道设计方法的问题。过程为:一、给定任务初始时刻、用户指定地面目标点的经、纬度;二、假设在任务初始时刻,设计轨道的星下点轨迹经过目标点1;三、得到初始时刻的参数纬度幅角、升交点赤经;四、得到近地点角距、离心率和瞬时半长轴;五、对于五个地面目标,确定轨道参数,完成5个地面目标单次访问轨道设计;六、对于四个地面目标,确定轨道参数,完成4个地面目标重复访问轨道设计。本发明用于航天器轨道设计领域。

    一种同轴连接器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552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38449.2

    申请日:2021-08-16

    Abstract: 一种同轴连接器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装置,解决了如何降低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难度的问题,属于电气线路元件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连接线、内电路管、外电路管、匹配阻抗和网络分析仪;连接线的一端与信号源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连接线设置在内电路管内,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内电路管同侧的端口及待测同轴连接器的一端同时连接,待测同轴连接器的另一端与匹配阻抗的一端连接,匹配阻抗的另一端与网络分析仪的测量信号输入端连接;外电路管的一个端口与内电路管的外壁连接,外电路管的另一个端口与网络分析仪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信号源、内电路管与外电路管之间、匹配阻抗和网络分析仪的特征阻抗相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