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1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3648.0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气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发动机及氢浓度控制方法。该氢内燃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曲轴箱、测量部、补气部、通气部和控制装置,其中,曲轴箱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测量部设于曲轴箱内,补气部包括补气泵,补气泵与进气口相连通,通气部包括依次连通的氧化催化器和通风泵,氧化催化器与排气口相连通,氧化催化器连接有控温装置,另外,控制装置分别与测量部、补气泵、通风泵和控温装置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曲轴箱内的氢气浓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测量结果调节补气泵、通风泵和控温装置,从而实现了对曲轴箱内氢气浓度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28446.X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氮氧化物还原剂PN排放特征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本发明中的柴油机氮氧化物还原剂PN排放特征测试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器、过滤器、混合管、SCR催化器和ASC催化器;燃烧器用于通入燃料,并发生燃烧反应;过滤器用于过滤燃烧反应生成的上游颗粒物;混合管用于通入氮氧化物还原剂和模拟气体组分,并用于混合过滤后的燃烧产物、氮氧化物还原剂和模拟气体组分形成混合气体;SCR催化器用于促进混合气体发生催化还原反应;ASC催化器用于发生氨氧化反应;ASC催化器的出口设置有下游粒子计数器。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柴油机氮氧化物还原剂PN排放特征测试系统可以测试柴油机氮氧化物还原剂颗粒物排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0735.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及其氢排放指标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采集传感器确定动力系统的排气氧浓度并依据排气氧浓度确定动力系统的排气湿度;采集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或氮氧传感器;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以及阿伏伽德罗定律,以仅考虑氢元素质量守恒的方式,通过排气湿度确定动力系统的排气氢浓度;依据排气氢浓度,确定动力系统的氢排放指标是否超标;若超标则限制氢内燃机中发动机的转速扭矩;能够基于行业内常用的氧传感器或氮氧传感器,测定的氧浓度和湿度的数值,计算出氢内燃机排放的未燃氢气的量,从而诊断氢内燃机动力系统的氢排放是否超标;规避了氢浓度传感器不耐高温、无法应用于氢内燃机的问题,能够较好地简化系统构成、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62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94394.X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柴油机后处理单元压降预测系统、方法、设备及柴油机车,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柴油机运行参数和后处理系统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排气参数、载体参数和催化剂涂层参数;载体压降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参数采集模块采集的柴油机运行参数计算直通式载体压降和壁流式载体压降;压降预测模块,用于对所述载体压降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所述直通式载体压降和所述壁流式载体压降进行累加求和得到柴油机后处理单元的总压降作为预测结果。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可预测该催化单元的压降值,且该模型可以将模型压降值与实测压降值对比,并实现自我校准与修正,从而提升了压降预测值的精准度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6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96222.2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内燃机氢气浓度控制系统、发动机及氢气浓度控制方法。该氢内燃机氢气浓度控制系统包括进气部、至少两个储气部、至少两个检测组件、出气部和控制装置,其中,进气部包括气体分流装置,气体分流装置包括进气口和至少两个分流口,且至少两个储气部的入口与至少两个分流口一一对应连通,每个储气部均连接一个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储气部的存储量,出气部包括氧化催化器,至少两个储气部的出口均与氧化催化器的入口相连通,控制装置分别与气体分流装置和检测组件电连接。本实施方式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装置自动调整气体分流装置的开度,使得气体分配更加精准,从而实现对氢气浓度的高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3907.7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空滤及后处理系统的粉尘累积评估系统及方法,使用气流+粉尘颗粒+空滤+后处理的结构装置,快速模拟还原真实作业环境下,环境粉尘颗粒透过空滤进入后处理并累积到后处理上的过程;通过累积后的性能测试或分析表征,探究后处理粉尘累积条件下后处理零部件失效过程及失效时间,从而探究环境粉尘、空气过滤器、后处理零部件三者的匹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0735.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及其氢排放指标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采集传感器确定动力系统的排气氧浓度并依据排气氧浓度确定动力系统的排气湿度;采集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或氮氧传感器;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以及阿伏伽德罗定律,以仅考虑氢元素质量守恒的方式,通过排气湿度确定动力系统的排气氢浓度;依据排气氢浓度,确定动力系统的氢排放指标是否超标;若超标则限制氢内燃机中发动机的转速扭矩;能够基于行业内常用的氧传感器或氮氧传感器,测定的氧浓度和湿度的数值,计算出氢内燃机排放的未燃氢气的量,从而诊断氢内燃机动力系统的氢排放是否超标;规避了氢浓度传感器不耐高温、无法应用于氢内燃机的问题,能够较好地简化系统构成、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20018.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粒过滤器压差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压差,当前压差为当前时刻的过滤压差,过滤压差为微粒过滤器进气口的气压和出气口的气压的压差;在当前压差大于再生阈值的情况下,激活再生功能,在当前压差小于再生阈值的情况下,不激活再生功能,再生功能用于清除微粒过滤器的积碳;在当前压差大于第一喷水阈值且小于第二喷水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喷水阀进行喷水,在当前压差小于第一喷水阈值或大于第二喷水阈值的情况下不进行喷水,第一喷水阈值和第二喷水阈值小于再生阈值。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粒过滤器的碳载量增长较快,需要频繁进行再生导致驾驶舒适性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3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09544.X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稀燃甲醇发动机的排放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由增压管路、增压管路控制阀、旁通管路、旁通管路控制阀、至少一个氧化催化器、一个甲醇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还原催化器、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氮氧传感器和控制执行系统所组成,由控制执行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完成废气的排放处理。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使用尿素而是使用甲醇作为还原剂,由此用户不需要频繁加注尿素、正常加注甲醇即可、使用方便,并且甲醇供给方式采用缸内后喷,这就不需要额外的还原剂储罐、喷射系统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52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93482.4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内燃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处理系统、车辆及车辆控制方法。该后处理系统包括H2‑SCR催化器、供氢换热管路和进气换热管路;H2‑SCR催化器和氢内燃机通过排气管路连通,H2‑SCR催化器连通氢燃料箱,氢燃料箱为H2‑SCR催化器供氢;供氢换热管路连通氢燃料箱和氢内燃机,氢燃料箱通过供氢换热管路为氢内燃机供氢,供氢换热管路与排气管路进行热交换;进气换热管路连通助燃气源和氢内燃机,助燃气源通过进气换热管路向氢内燃机提供助燃气,进气换热管路与排气管路进行热交换。该后处理系统能对氢内燃机的高温排气进行降温,以保证H2‑SCR系统的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无需引入其他冷却介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