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285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1911426736.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角度相似不变的汽车形貌视觉检测系统与方法,旨在解决基于角度相似不变的汽车形貌主动视觉检测问题。基于角度相似不变的汽车形貌主动视觉重建系统主要由摄像机支架(1)、摄像机(2)、连接件(3)、线激光器(4)与二维参考板(5)组成。基于角度相似不变的汽车形貌视觉检测方法由图像采集、根据多对平行直线及正交直线获得从投影空间到相似空间的变换矩阵、激光线与车身表面相交的激光投影点重建三个步骤组成,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基于角度相似不变的汽车形貌视觉检测系统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318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1031215.9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变轨功能检测及疲劳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包括承载龙门架、解锁锁紧配套组件、轮对旋转驱动组件、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和基座;所述的承载龙门架对可变轨距轮对进行支撑和定位,并且使轮对卸载,通过电机驱动解锁锁紧配套组件上的凸轮旋转,进而使轮对的变轨距机构根据凸轮行程变化对轮对进行解锁或锁紧,轮对旋转驱动组件的摩擦轮驱动轮对旋转,轮对变轨距驱动组件的作动器根据指令推动或拉动车轮沿轴向移动,最终实现轨距变换。本发明通过凸轮控制轮对的解锁或锁紧,摩擦轮驱动轮对旋转,作动器控制轮对的轴向位移,进行周期性循环试验,为研究变轨距轮对的变轨距机构功能测试和可靠性分析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6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90311.3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V10/26 , G06T7/00 , G06V10/143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52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注意力机制的汽车零件点云多尺度分割方法,采用一部激光雷达、两部深度相机、一部彩色相机,方法包括:采集待检车辆不同来源的完整车身点云构建数据集、对采集得到的完整车身点云进行预处理、对滤波后的车身点云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对车身零件点云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对车身零件点云进行最大池化操作和LBRD层处理、以车身零件点云代表性点集为高斯基元建立相应高斯分布、使用高斯溅射的方法对代表性点集进行上采样、对车身点云上的所有点进行正确分割并输出结果等步骤。本发明能够更加智能地处理汽车点云数据,更好地捕捉关键特征信息,从而对点云技术在汽车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汽车尺寸参数的精确测量产生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1911426734.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光场的汽车检测无共视场相机全局标定系统与方法,旨在解决基于面光场的汽车检测无共视场相机全局标定问题。基于面光场的汽车检测无共视场相机全局标定系统主要由激光器板盒(1)、激光器板盒支架(2)、左侧摄像机(3)、左侧摄像机支架(4)、右侧摄像机(5)、右侧摄像机支架(6)、面激光器(7)与圆柱靶标(8)组成。基于面光场的汽车检测无共视场相机全局标定方法由图像采集、根据左侧摄像机(3)采集的图像解算从圆柱靶标(8)到左侧摄像机(3)坐标系转换的单应矩阵等步骤组成,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基于面光场的汽车检测无共视场相机全局标定系统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1046445.5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3/32 , G01N29/0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箱渗漏及漏点超声定位自动化检测台,主要包括:定位支撑机构、密封性例行检验机构、漏点检测定位装置、漏点标记装置及附加组件;定位支撑机构对油箱进行支撑和定位,并对焊缝检测面进行调整;密封性例行检验机构采用差压法对油箱进行渗漏检测,判断油箱焊缝是否存在缺陷;漏点检测定位装置采集漏点处异常信号,对焊缝进行漏点检测与定位;漏点标记装置对焊缝位置进行自动标记;附加组件的龙门主要为电机、丝杠螺母及其上所连接附件的安装提供支撑和定位,储液组件为漏点检测定位装置提供所需耦合剂,本发明能够实现汽车油箱焊缝缺陷位置的自动化检测、识别和标记,为汽车油箱渗漏的自动化检测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0291.7
申请日:2024-0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流运动分割场的汽车轮辋点云检测方法与系统,旨在解决基于光流运动分割场的汽车轮辋点云检测的问题。基于光流运动分割场的汽车轮辋点云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KLT光流法的图像特征点跟踪与配准、基于运动向量旋转指标差异的轮辋区域运动分割及基于二维运动场检测结果的轮辋点云分割等步骤。基于光流运动分割场的汽车轮辋点云检测系统主要由Azure Kinect相机(1)与三角架(2)等组成。Azure Kinect相机(1)为具备主动式红外技术的彩色相机与深度相机的组合体。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汽车轮辋点云检测、效率较高、解算方便、性能稳定的基于光流运动分割场的汽车轮辋点云检测方法与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204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710598712.1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9B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型纯电动车的电动教练车操控模拟装置,旨在将小型纯电动车改装为电动教练车。该装置包括变速操纵模拟器(1)、辅助制动器(2)、电位计式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3)、电子油门(4)、离合操纵模拟器(5)和信号采集模块(6)、电机转速传感器(7)、倾角传感器(8),所述变速操纵模拟器(1)安装于原小型纯电动车选挡控制器处;所述辅助制动器(2)安装于副驾驶座位脚踏空间右侧;所述电子油门(4)为原小型纯电动车装置,包括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4‑1)和加速踏板(4‑2);所述离合操纵模拟器(5)安装于驾驶员脚踏空间左侧;所述信号采集模块(6)输入端与相关传感器相连,输出端连接电机控制器(9)。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96966.3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车身点云运动预测的点云拼接方法,包括逐帧采集待检车辆车身点云、根据采集得到的逐帧车身点云进行位姿预测、对连续两帧车身点云进行粗匹配、对连续两帧车身点云进行精匹配等步骤,解决在汽车检测领域中,现有的点云拼接方法特征点寻找困难、匹配精度差、不能充分利用汽车运动信息等问题。本发明点云拼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车身点云的分布特征,在粗匹配阶段,通过对车身点云数据进行混合高斯模型的匹配,实现耗时更短、更精确的拼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使用滤波算法对待检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充分利用了汽车在检测过程中的运动信息,实现了汽车车身点云的精确拼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700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74416.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形化算法编程工具,包括:可视化操作面板模块、算子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算法逻辑校验模块、算法运行模块;其中,算法逻辑校验模块/算法运行模块是固定的程序模块,通过字符串的方式调用算子类中的检查参数设置函数/运行函数并执行,将可视化操作面板模块上搭建的算法模型文件检查异常/执行并输出至可视化操作面板模块;所述可视化操作面板模块是进行数据采集、算法模型文件搭建、设置算法模型文件参数、算法模型文件连接的可视化面板,所述算法模型文件为相互之间具有逻辑关系的算子的配置集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化算法编辑、运行、调试的难度,满足算法编辑的智能化需求,并且在使用上具有很强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93631.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间观测器的高速列车动态系统故障检测方法,属于高速列车故障检测领域。首先构建高速列车多质点纵向未知有界动力学模型,并得到平衡状态各节车厢输出的牵引力;针对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多质点速度跟踪状态空间模型和有执行器故障时的系统状态方程;构建故障检测区间观测器并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得到观测器增益矩阵;定义系统状态误差的上界和下界,构建区间观测器的状态误差动力学模型以得到所设计区间观测器状态误差上界和下界的估计值,并由此估计值判断高速列车动态系统是否发生故障。该种方法能够实现在无需事先获得高速列车精确模型参数和车间力的情况下对高速列车多质点动力学特性进行故障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