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2207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0214218.6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物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由垂直有机晶体管构成的反相器,该反相器包括串联的垂直结构的PMOS和垂直结构的NMOS,垂直结构的PMOS包括衬底、底栅、栅氧化层、在栅氧化层表面的graphene、在graphene上层的有机半导体层DPPT‑TT+N2200和蒸镀的源极和漏极Au,垂直结构的NMOS包括衬底、底栅、栅氧化层、在栅氧化层表面的graphene、在graphene上层的有机半导体层N2200+DPPT‑TT和蒸镀的源极和漏极Au,DPPT‑TT+N2200和N2200+DPPT‑TT通过提拉方式形成膜。本发明相比于传统水平结构的反相器,有更低的工作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59915.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样α相氧化碲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纳米材料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在衬底表面的α相氧化碲纳米片、纳米线或者纳米折线。制备方法是将碲粉末平铺放置石英舟前端,粉末上方放置衬底;将石英舟放置高温快速退火炉中,在氧气气氛,高温反应1~4h,Te粉末经历热蒸发过程,转化为气态的Te分子,这些分子随后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的TeO2分子;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TeO2分子在基底表面凝结,衬底上CVD生长出多样α相氧化碲纳米结构,基底作为成核位点,促进了TeO2籽晶的形成。所得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均匀、形状规整、表面光滑、边界清晰的特点,并且与基底的结合非常牢固,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在电子、光学和能源产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02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7384.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10K30/86 , H10K30/85 , H10K30/60 , H10K71/00 , H10K71/12 , H10K71/40 , H10K71/60 , H10K39/30 , H10K3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与阵列,基于超薄层DPPT‑TT有机材料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并通过台阶式结构设计改进了有机半导体的性能。该器件在仅有50nm吸收层厚度下实现了卓越的外部量子效率,最大光谱响应度达到383A/W,最大比检测率约为2.79×1012jones。此外,进一步的阵列化实验展示了光电探测器的可扩展性和多领域应用潜力,包括成像、通信和生物医学。为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有机光电探测器提供了重要见解,体现出了有机光电探测器在光探测和成像领域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13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75738.8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铋接触电极的N型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N型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为顶栅底接触结构;首先在衬底上通过掩膜版使用真空蒸镀的方式制备铋金属膜作为源、漏电极,随后在其表面旋涂有机半导体作为有源层,待其退火结束后在其表面旋涂绝缘体作为介电层,最后通过掩模膜版在介电层上方蒸镀铝金属膜作为栅电极;该方法制备的接触电极相较于传统的金接触电极,其N型电接触性能获得了明显改善,器件性能明显提升,同时制备成本得到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6096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44089.5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10K10/46 , H10K71/00 , H10K77/10 , H03K19/0944 , H03K1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半导体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阈值可调的负电容晶体管及制备方法、小型逻辑电路,柔性阈值可调的负电容晶体管包括柔性衬底、有机半导体层、有机介质层,源漏电极以及两个栅极,制备方法为:在柔性衬底表面制备底栅电极且旋涂有机铁电性薄膜,在有机介质层表面旋涂有机聚合物薄膜作为半导体沟道层,制备源/漏金属电极,最后旋涂有机铁电薄膜并制备顶栅电极。本发明利用有机铁电晶体管的负电容原理降低了工作电压及功耗,制作双栅极结构使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可调,在以单极性器件为基础元件的柔性逻辑电路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23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33280.0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其制备方法以及方向选择电路,利用电解质型栅介质通电构成双电层结构的原理,降低工作电压,该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结构由下往上依次为衬底、电解液型栅介质、有机材料通道、金属顶电极;并且提出一种基于STP/STD的新型神经形态电路来实现方向选择性,通过两种布线方案实现生物神经系统中的短时程增强/抑制(STP/STD)。通过采用加载不同的脉冲电压模式,进行突触仿生功能的模拟,实现类神经突触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6660.1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相氧化碲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电子材料领域。制法包括:将碲粉平铺放入石英舟的一端,然后取清洁的硅基板覆盖在碲粉上方但不与碲粉接触,将石英舟送入高温真空退火炉的中心,通入氧气,在氧气气氛下,于460~500℃、0.05~0.15Mpa的条件下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在硅基板上获得白色产物,即为β相氧化碲纳米片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β相氧化碲纳米片材料纳米形貌良好,与衬底结合牢固度且稳定性强,在未来的透明电子、光电器件和节能显示器的发展中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12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137601.1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钝化聚合物晶体管界面提高有机晶体管迁移率的方法。首先将四氯化铪(HfCl4)溶于去离子水(DI),并将其旋涂于P+掺杂的硅片上,以低温热退火的工艺形成氧化铪(HfO2)薄膜;之后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于乙酸丁酯(NBA),旋涂在HfO2薄膜表面,以低温热退火的方式形成很薄的PMMA薄膜,来对HfO2的表面进行钝化,从而减小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的回滞,提高OFETs的场效应迁移率。该HfO2薄膜的溶液相工艺操作简单,可在大气环境下进行处理,制备成本低,可适用于大规模的成产,对柔性、可便携电子设备的应用有很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088394.X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9D165/00 , C09D133/12 , H10K85/10 , H10K71/16 , H10K1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致高分子有机聚合物链取向薄膜及基于该薄膜的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器件物理领域,一致高分子取向薄膜是在衬底上通过以Langmuir‑Blodgett工艺制备而成,其有机聚合物链依靠其范德华力保持一致取向,通过在有机溶剂DPPT‑TT中配备一定浓度的PMMA溶液,可以改变有机聚合物链互相间受力方式,再通过本专利中的制备方式所制备出的有机器件,可以使其在不同环境中有机聚合物链一致取向排列所受影响大大降低。一致高分子取向薄膜有效的提高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迁移率,使亚阈值摆幅得以降低。同时,一致高分子有机聚合物链的保护方法使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迁移率收敛性得到较大提高,晶体管性能一致性更加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2255.0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1L29/06 , H01L29/786 , H01L21/34
Abstract: 一种高功率a‑IGZO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底、支撑层、栅电极层、栅介质层、a‑IGZO有源层、变掺杂区、源电极层和漏电极层,支撑层设于基底上表面;栅电极层设于支撑层上表面中部;栅介质层覆盖于所述栅电极层和所述支撑层上;a‑IGZO有源层设于栅介质层上表面,变掺杂区为a‑IGZO有源层右端经处理后形成的变掺杂区;源电极层设于a‑IGZO有源层上表面的左侧,漏电极层设于变掺杂区上表面的右侧。本发明提供的漂移区变掺杂结构通过调制漂移区中的电场分布,能够有效提升器件击穿电压,降低漂移区电阻,优化器件导通电阻,显著提升薄膜晶体管的Baliga优值,可以用以提升晶体管的耐压性能和输出电流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