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567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104599.3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37 , A61K9/08 , A61P27/02 , A61P37/06 , A61K31/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秦皮素和秦皮乙素。本发明打破了本领域常规认知,阐明了秦冰滴眼液实际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证实所述组合物作用效果稳定,作用机制清晰,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内淋巴管新生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绿脓杆菌PA14的生长,并抑制小鼠角膜碱烧伤所引发的淋巴管新生,因此可用于淋巴管新生、炎症和免疫相关眼部疾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265678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104599.3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1/37 , A61P27/02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K31/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秦皮素和秦皮乙素。本发明打破了本领域常规认知,阐明了秦冰滴眼液实际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证实所述组合物作用效果稳定,作用机制清晰,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内淋巴管新生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绿脓杆菌PA14的生长,并抑制小鼠角膜碱烧伤所引发的淋巴管新生,因此可用于淋巴管新生、炎症和免疫相关眼部疾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47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0258822.9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15/48 , C07D213/81 , C07D405/06 , C07D309/38 , C07D215/36 , C07D215/38 , C07C235/84 , C07C233/60 , C07C233/29 , C07C275/38 , C07C275/34 , C07C303/36 , C07C311/10 , C07C311/21 , C07C311/40 , C07C311/29 , A61P29/00 , A61K31/47 , A61K31/44 , A61K31/4155 , A61K31/351 , A61K31/167 , A61K31/17 , A61K31/18 , C07C231/02 , C07C303/38 , C07C27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麻二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大麻二酚衍生物是具有式Ⅰ、式Ⅱ、式III或式Ⅳ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式Ⅰ、式Ⅱ、式III或式Ⅳ所示结构分别为:#imgabs0##imgabs1#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烃基、芳基或樟脑磺酰基。本发明的大麻二酚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结合辣椒素受体TPRV1产生镇痛活性的作用,大麻二酚衍生物作用效果优于大麻二酚,可用于制备具有新型作用模式的镇痛药物,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58822.9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15/48 , C07D213/81 , C07D405/06 , C07D309/38 , C07D215/36 , C07D215/38 , C07C235/84 , C07C233/60 , C07C233/29 , C07C275/38 , C07C275/34 , C07C303/36 , C07C311/10 , C07C311/21 , C07C311/40 , C07C311/29 , A61P29/00 , A61K31/47 , A61K31/44 , A61K31/4155 , A61K31/351 , A61K31/167 , A61K31/17 , A61K31/18 , C07C231/02 , C07C303/38 , C07C27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麻二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大麻二酚衍生物是具有式Ⅰ、式Ⅱ、式III或式Ⅳ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式Ⅰ、式Ⅱ、式III或式Ⅳ所示结构分别为: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烃基、芳基或樟脑磺酰基。本发明的大麻二酚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结合辣椒素受体TPRV1产生镇痛活性的作用,大麻二酚衍生物作用效果优于大麻二酚,可用于制备具有新型作用模式的镇痛药物,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45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1363132.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C235/46 , C07C233/31 , C07C233/18 , C07C275/18 , C07C275/26 , C07C275/28 , C07C275/34 , C07C275/30 , C07C275/24 , C07C233/76 , A61P35/00 , A61K31/166 , A61K31/165 , A61K31/164 , A61K31/17 , A61K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麝香酮3位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麝香酮3位衍生物是具有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立体异构体:其中:R为Ra、Rb各自独立地选自烃基或芳基。本发明所述的麝香酮3位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尤其是用于制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具有广泛药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129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181570.1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4418 , A61K31/472 , A61K31/47 , A61K31/505 , A61K31/437 , A61K31/415 , A61K31/4439 , A61K31/5377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9,10二氢菲类化合物在制备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9,10二氢菲类化合物对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9,10二氢菲类化合物的IC50值在1‑70μM范围内;特别地,具有式II‑C所示结构的9,10二氢菲类化合物的IC50值可达到1.5‑6μM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2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313447.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77/46 , C07D417/12 , C07D333/36 , C07D231/40 , C07D233/88 , C07D249/14 , C07D277/1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酰胺基苯磺酰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对酰胺基苯磺酰基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对酰胺基苯磺酰基类化合物,对PHGDH表现出优异的抑制活性,对PHGDH基因扩增或者PHGDH高表达的细胞株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可作为PHGDH抑制剂,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01431.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63 , A61P27/02 , A61K31/045 , A61K31/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秦皮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秦皮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中药秦皮饮片或者秦皮药材用乙醇提取获得秦皮醇提物,之后采用生物酶对所述秦皮醇提物进行酶解反应,后续进行大孔树脂纯化和干燥。本发明中将秦皮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可将提取物中含量较高的秦皮甲素和秦皮苷转化成药效作用较强的秦皮乙素和秦皮素,进而显著提高了秦皮提取物的药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761099.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77/74 , C07D417/14 , C07D417/12 , C07D413/12 , C07D493/20 , C07F7/18 , A61K31/695 , A61K31/428 , A61K31/424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烯丙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高烯丙基骨架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合成步骤简单,在酸的催化下可以实现高烯丙基类化合物的构建。本发明提供的高烯丙基骨架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体外活性测试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高烯丙基类化合物针对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可达到1μM以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53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75653.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5/65 , A61K31/585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蟾酥、蟾酥活性成分或蟾酥活性成分的其它形式成分在制备预防/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心肌细胞的氧糖剥夺模型、小鼠的心肌梗死模型、心肌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小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所述蟾酥或蟾酥活性成分进行了药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蟾酥、蟾酥活性成分或其它形式的蟾酥活性成分能通过减少心肌梗死体积来发挥预防/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的作用。因此,本发明蟾酥、蟾酥活性成分或蟾酥活性成分的其它形式成分可作为预防/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的候选药物,尤其是抗心肌梗死的候选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