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穿增强型HEMT器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188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56020.4

    申请日:2015-07-29

    摘要: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隧穿增强型HEMT器件。本发明主要通过在源漏之间的势垒层上表面生长一层反向极化层,源漏之间的反向极化层/势垒层/缓冲层形成双异质结,并在其界面分别产生二维空穴气(2DHG)与二维电子气(2DEG),从而形成极化超结,阻断状态时极化超结辅助耗尽漂移区,优化器件的横向电场分布,提高器件耐压;且源极金属与势垒层接触形成肖特基势垒,同时源极与反向极化层接触形成欧姆接触,源极金属与势垒层之间的肖特基势垒阻断电子从源极到2DEG的纵向导电沟道,栅极上加电压时调制源极与势垒层之间的肖特基势垒,形成电子的隧穿电流,从而实现增强型。

    具有SiGe/Si沟道结构的功率沟槽MOSFET

    公开(公告)号:CN101512777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2221.5

    申请日:2007-08-14

    发明人: 朴赞毫 王琦

    IPC分类号: H01L29/80

    摘要: 改善对瞬态电压的抗干扰性并减小寄生阻抗的装置、方法和处理。改善了对非钳制电感性切换事件的抗干扰性。例如,提供具有SiGe源极的沟槽栅功率MOSFET装置,其中,SiGe源极通过减小体或阱区域中的空穴电流来减小寄生npn晶体管增益,从而降低闭锁状态的可能性。还提供具有SiGe体或阱区域的沟槽栅功率MOSFET装置。当体二极管开启时,SiGe体减小空穴电流,从而减小反向恢复功率损失。还改善了装置的其他特性。例如,通过使用多晶SiGe栅可以减小寄生栅极阻抗。而且,通过在装置的栅极附近使用SiGe层可以减小沟道电阻,并且可以在沟道栅极之下形成厚氧化物区域以减小栅极至漏极电容。

    多量子阱器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546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80042099.5

    申请日:2006-12-05

    IPC分类号: H01L29/15

    摘要: 一种器件结构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导电层(32,34)、两个外围绝缘层(30)、一个或多个中间绝缘层(36)以及两个或更多个导电接触件。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导电层被夹在所述两个外围绝缘层之间,且它们通过所述中间绝缘层而彼此间隔开以形成两个或更多个量子阱。所述导电接触件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导电层中的一个直接且选择性连接,使得单独的量子阱可以通过所述导电接触件而被选择性访问。这种器件结构优选地包含耦合量子阱器件,该耦合量子阱器件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量子阱,该量子阱可以在简并能级通过阱间隧道效应而耦合在一起。更优选地,该器件结构包含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具有三个量子阱,该三个量子阱被设置和构造成限定两种不同的存储状态。

    异质结构的锗沟道场效应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31240C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00804951.3

    申请日:2000-03-11

    发明人: J·O·楚

    IPC分类号: H01L29/778

    CPC分类号: H01L29/7782

    摘要: 描述了一种用来制作高迁移率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和层状异质结构,它在半导体衬底上组合有多个半导体层,且由压应变的外延Ge层组成的沟道结构具有更高的势垒即更深的限制量子阱,并具有极高的互补MODFET和MOSFET的空穴迁移率。本发明克服了仅仅具有单个压应变SiGe沟道层的p沟道器件的合金散射造成的空穴迁移率有限的问题。本发明除了具有从室温(425K)以上到可获得甚至更高器件性能的低温(0.4K)的宽广工作温度范围之外,还改善了深亚微米现有技术硅pMOSFET的迁移率和跨导。

    半导体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300C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98123113.6

    申请日:1998-12-03

    发明人: 高木刚

    IPC分类号: H01L29/78 H01L29/778

    摘要: 一种具有场效应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在硅衬底10上依次沉积第1硅层12(Si层)、含碳的第2硅层13(Si1-yCy层)和不含碳的第3硅层14。由于Si1-yCy层的晶格常数比Si层的小,第2硅层13的导带和价带受到拉伸应变而被分离。被施加给栅极电极16的电场激发了的有效质量小的电子被关在第2硅层13中,在沟道方向上移动。这样,能得到移动速度极高的n-MOSFET。如果由Si1-x-yGexCy构成第2硅层13,就成为适应于高性能CMOS器件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