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前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83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62043.X

    申请日:2017-08-04

    发明人: 冯震宙 段丽慧

    IPC分类号: B64C3/28 B64C3/26

    CPC分类号: B64C3/28 B64C3/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前缘结构,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其包括第一前缘蒙皮、第二前缘蒙皮及前梁,第一前缘蒙皮固定于第二前缘蒙皮,第二前缘蒙皮固定于前梁,其中,第一前缘蒙皮与第二前缘蒙皮采用两种不同材料制成。一种本发明可抗鸟撞的飞机前缘结构通过把飞机机翼/尾翼前缘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金属与玻璃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为垂尾前缘抗鸟撞提供足够强度,防止鸟体穿透蒙皮,使垂尾前缘结构满足抗鸟撞设计要求;后部为具有蜂窝夹层的传统垂尾前缘结构,可以减轻机翼前缘、尾翼前缘重量。

    飞机机翼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918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89914.X

    申请日:2018-04-27

    IPC分类号: B64C3/38 B64C3/28 B64C3/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机翼(2),包括主翼(4)、缝翼(10)以及连接组件(12),所述缝翼能够在缩回位置和至少一个伸出位置之间以预定运动移动,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细长引导件(14)、轴承(16)和细长缝翼轨道(18),所述轴承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主翼的内部空间的外部,缝翼轨道的第一端部部分(20)与缝翼连接,缝翼轨道的第二端部部分(22)可移动地且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引导件,使得所述第二端部部分能够在经由引导件连接至主翼的同时沿着由引导件限定的预定路径移动,缝翼轨道的中间部分(24)通过轴承可移动地且可旋转地支撑在主翼上,使得引导件和轴承支撑所述预定运动。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连接组件以及包括所述机翼的飞机。

    一种提高带锯齿后掠翼跨声速横向飞行品质的机翼

    公开(公告)号:CN10624079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08424.X

    申请日:2016-09-07

    IPC分类号: B64C3/36 B64C3/28

    CPC分类号: B64C3/36 B64C3/28

    摘要: 一种提高带锯齿后掠翼跨声速横向飞行品质的机翼,包括内侧前缘襟翼、外侧前缘襟翼、外翼、副翼和内翼,内翼的外侧和外翼固定连接,外侧前缘襟翼连接在外翼前缘,内侧前缘襟翼连接在内翼前缘,外翼的后缘连接有副翼,还包括梯形翼刀,所述的梯形翼刀与内翼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内侧前缘襟翼和外侧前缘襟翼之间为斜削式钝形锯齿过渡,该钝形锯齿过渡与外侧前缘襟翼连接在一起同步偏转,内侧前缘襟翼和所述的钝形锯齿过渡之间有一条狭缝,所述的钝形锯齿过渡的前缘与来流方向在机翼平面内成一锐角,在斜削式钝型锯齿过渡后掠翼飞机的内翼上表面加装一个梯形翼刀,有利于消除机翼跨声速突然失速现象,改善跨声速抖振特性。

    飞行器机翼以及具有此种机翼的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337346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117821.9

    申请日:2013-04-07

    申请人: 空客直升机

    IPC分类号: B64C3/00

    摘要: 飞行器机翼(10),该机翼具有主结构(15)和前部结构(20),该主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翼梁(16),该前部结构形成前缘(21),且所述机翼(10)在所述主结构(15)和所述前部结构(20)之间具有空的空间(25)。机翼(10)在所述空的空间(25)中包括刚性偏转部件(30),该偏转部件固定于主结构(15),所述偏转部件(30)具有锐缘(31),该锐缘面向所述主结构(20)以使撞击到所述前部结构(20)的外部障碍物偏转,而避免机翼因与外部物体且尤其是鸟类撞击而与机身分离。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此种机翼的飞行器。

    接合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0077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080005662.8

    申请日:2010-01-21

    IPC分类号: B64C3/28

    摘要: 一种接合件,该接合件包括第一对接部件(21)与第二对接部件(22)以及桥接所述对接部件的可调节的带组件(23),所述带组件包括附接到所述部件中的一个的第一带部(24),以及附接到所述部件中的另一个的第二带部(25),第一带部与第二带部具有配合的倾斜面(26,27)以便相对于第一带部调节第二带部,以使得能沿着倾斜方向相对于第一带部调节第二带部的位置。此外,形成接合件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带部附接到第一部件;将第二带部设置为使得第一带部和第二带部的倾斜面配合地接合;相对于第一带部沿着倾斜方向调节第二带部以便相对于第一带部以期望的关系定位第二带部;以及将第二带部附接到第二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