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90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466708.0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一种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是将原有浇筑条件厚坯壳凝固前沿改变成减薄坯壳凝固前沿,使得原始厚坯壳表面气泡夹杂不再被捕捉,气泡夹杂上浮,原始厚坯壳深处的气泡夹杂被捕捉为减薄坯壳表面气泡夹杂,利用火焰清理机彻底去除,本发明的实用效果:方法简单,减小皮下气泡夹杂在铸坯表面的深度位置,减少火焰清理机的清理深度,在保证经济效益前提下,提高连铸坯产品质量,减少轧后缺陷。

    一种减少亚包晶钢生产中液位波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09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69862.6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亚包晶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亚包晶钢生产中液位波动的控制方法。1)采取如下措施减弱包晶反应:A、控制精炼加热时间≤10min;B、精炼进站补加合金,控制补加合金量小于1.5kg/t;C、精炼结束时控制碳含量;2)针对结晶器内坯壳均匀生长,采取如下措施:A、提高钢水过热度,控制在20℃~50℃;B、保护渣碱度不低于1.35;C、结晶器水缝流速控制在6.0m/s~8.0m/s;D、拉速恒定;3)针对二冷段内铸坯鼓肚,采取如下措施:A、生产前铸机辊缝±0.5mm,控制辊缝合格率;B、水嘴堵塞率不大于2%;C、增加二冷水强度,二冷比水量≥0.9kg/t。本发明使亚包晶钢生产液位波动降低70%以上,保证生产稳定顺行。

    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7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02181.4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包括:一、转炉炼钢时,控制终点碳含量:0.03wt%~0.04wt%,终点氧含量≤700ppm,出钢温度1695~1720℃;出钢时底吹搅拌;二、RH真空处理时,抽真空2~3分钟时加入中碳锰铁;第一次定氧时如果氧含量≥450ppm,则加入硅铁平氧;第二次定氧时将氧含量控制在250~400ppm,加入脱氧铝和成分铝;然后加入成分合金,包括钛铁、硅铁及铌铁;净循环8分钟以上,破空,测温、取样、搬出。本发明采用复合脱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IF钢中Al2O3夹杂的产生,提高了IF钢的质量。

    一种用烧结矿等热效应替代废钢的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43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803052.1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C21C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烧结矿等热效应替代废钢的冶炼方法,铁水罐上限进行折铁,炉前铁水兑净。铁水Si<0.60%时采用单渣操作;铁水Si>0.60%时采用双渣操作。烧结矿一次性加入:兑铁结束后转炉摇零位,烧结矿的加入量控制在8~12吨/炉;有底吹转炉,底吹氮气搅拌3.8~4.2min;无底吹转炉,用氮气点吹28~32s;并根据吹氧时间控制枪位。分批次加入:第一批开吹1min内加入总量的1/2~2/3;第二批2~3min内加入剩余的烧结矿;根据吹氧时间调整枪位,并进行低枪位深搅拌。过程测试较比加废钢炉次提前1~1.5min,时机控制在12~13min,氧累控制在10500~11000m3。本发明可提高化渣效果,减少氧气消耗,提高钢水收到率,降低钢铁料消耗。

    一种转炉终点低氧值稳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37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40736.2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一种转炉终点低氧值稳定控制方法,要求2支以上可视底吹;底吹强度0.1m3/t·min以上;建立静态模型;入炉废钢不得使用连铸回收中包;计算时间氧累;过程测试后,应用回归过程测试后脱碳、升温曲线,调整终点温度;如果终点温度高则进行底吹零搅拌操作;过程测试后,应用回归过程测试后脱碳、升温曲线,调整终点温度,提高终点命中。本发明提升钢水质量,实现稳定控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使终点氧值稳定控制在400~600PPm,合格率从74.8%提高到93.2%,提高了钢水质量,减少合金消耗,降低成本。

    一种转炉绿色环保冶炼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361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168629.X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绿色环保冶炼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1)当铁水中Si+Ti≥0.7%时,双渣操作;2)双渣结束后,前后摇炉两次以上,摇炉角度为30°~‑30°,零位等待1min~2min后再下枪吹氧;3)二次下枪氧气压力阀手动调节至30%~35%,氧气流量35000m3/h~38000m3/h,枪位3.0m~3.2m;4)吹氧时间30s~40s,流量稳定后,手动调节压力阀恢复至初始状态的85%~88%,氧气流量调至51000m3/h~53000m3/h;5)吹炼前期、中期,使用压渣料压渣,压渣料加入量为200~300kg/批次;吹炼后期,只允许加入含铁物料,加入量≤300kg/批次。本发明通过工艺优化,有效控制了二次下枪时易发生的金属喷溅,消除了二次下枪烟尘外溢污染的现象,转炉冶炼稳定控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降低了钢铁料消耗。

    一种在线更换中包控流塞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153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388335.0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一种在线更换中包控流塞棒的方法,在需要更换塞棒的铸流,利用专门的小流量浸入式水口实现暂时的无塞棒控流,并利用此段时间更换塞棒,再更换普通浸入式水口,实现塞棒的在线更换。小流量浸入式水口外部尺寸与原浸入水口一致,内部钢水通道在顶部有一渐缩段,且内部流道过流面积缩小至普通浸入式水口的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中包使用寿命,可降低吨钢中包耐材成本;减少停浇次数,降低连铸废弃品量,提高钢水收得率;延长连续浇铸时间,利于生产连续。

    一种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9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66708.0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一种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是将原有浇筑条件厚坯壳凝固前沿改变成减薄坯壳凝固前沿,使得原始厚坯壳表面气泡夹杂不再被捕捉,气泡夹杂上浮,原始厚坯壳深处的气泡夹杂被捕捉为减薄坯壳表面气泡夹杂,利用火焰清理机彻底去除,本发明的实用效果:方法简单,减小皮下气泡夹杂在铸坯表面的深度位置,减少火焰清理机的清理深度,在保证经济效益前提下,提高连铸坯产品质量,减少轧后缺陷。

    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70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002181.4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包括:一、转炉炼钢时,控制终点碳含量:0.03wt%~0.04wt%,终点氧含量≤700ppm,出钢温度1695~1720℃;出钢时底吹搅拌;二、RH真空处理时,抽真空2~3分钟时加入中碳锰铁;第一次定氧时如果氧含量≥450ppm,则加入硅铁平氧;第二次定氧时将氧含量控制在250~400ppm,加入脱氧铝和成分铝;然后加入成分合金,包括钛铁、硅铁及铌铁;净循环8分钟以上,破空,测温、取样、搬出。本发明采用复合脱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IF钢中Al2O3夹杂的产生,提高了IF钢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