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4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074.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0 , G01N23/203 , G01N23/20058 ,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变再结晶分数的EBSD表征方法,包括S1、确定待分析样品尺寸,对待分析样品表面进行预处理;S2、将待分析样品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选取要测量的区域;S3、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标定晶体取向信息;S4、在Channel5处理软件中解析标定后得到IPF图并分析晶粒尺寸;S5、根据晶粒内取向差分布参数GOS区分再结晶、回复和未再结晶,形成分布图并计算平均晶粒尺寸及形状因子。本发明根据晶粒内取向差分布参数GOS表征再结晶程度,不仅给出再结晶、回复、未再结晶体积分数,还能够计算各自平均晶粒尺寸及形状因子及其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28263.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组织性能的微观表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扫描电镜下确定并选取样品中的待测显微组织;S2、采用聚焦离子束制作微柱:利用聚焦离子束在待测显微组织上制作出一个柱体并在柱体周围制作一个凹坑,然后逐渐降低聚焦离子束的束流精细刻蚀柱体,最终得到一个符合预先设定的尺寸要求的微柱;S3、微柱制作完成后将样品放入纳米压痕仪内,采用连续刚度测量方法进行纳米压痕试验,得到微柱的载荷‑位移曲线;S4、以微柱的上截面作为受力面积,微柱位移的变化与微柱高度之比作为应变,将载荷‑位移曲线转换为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弥补了不能单独测量某种形态显微组织性能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3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1787591.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6 , C22C38/14 , C22C33/04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B22D11/00 , C23C2/06 , C23C2/40 , C22C18/04 , C22C1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氢脆型冷轧DH1500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20%~0.30%,Mn:2.0%~3.0%,Si:0.8%~2.0%,Al:0.8%~8.0%,Mo:0.02~0.80%,Cu:0.05~0.80%,P≤0.01%,S≤0.01%,N≤0.005%,Mg:0.005%~0.50%,Ti:0.01%~0.50%,V:0.01%~0.50%,且1≤Al/Si≤1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制造方法包括电炉冶炼、中薄板坯连铸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或连续热镀工艺或合金化热镀锌、光整;本发明以短流程低成本工艺路径和极致降本的合金设计实现汽车高强钢低碳、绿色、轻量化设计开发,同时兼顾超高强钢抗氢脆、高塑性和高成形性个性化需求,为广大汽车厂家和钢铁公司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2077.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双喷制备热镀锌钢镀层透射电镜样品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原始热镀锌钢块状样品进行机械减薄,将机械减薄后的样品进行冲孔;步骤2、将冲孔后的样品利用电解双喷减薄仪进行双喷减薄,其中,所述电解双喷减薄仪设置有电解槽,电解槽中设置有高氯酸、无水乙醇混合溶液,电解槽的温度为低于零下的预设温度,冲孔后的样品插入电解槽中;步骤3、电解双喷减薄仪启动,电解双喷减薄仪将冲孔后的样品穿孔至预设透光率后停止工作,将样品取出并清洗,干燥后获得最终的透射电镜样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热镀锌层透射电镜观察前期的样品薄区面积小的问题,制备透射电镜样品成功率高,本发明还兼具制样速度快制样、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555878.1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2GPa级耐疲劳高成形性超高强汽车钢及制备方法,该汽车钢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5%~0.23%,Mn:1.7%~2.4%,Si:0.2%~1.4%,Al:0.02%~1.2%,Cr:0.02%~0.60%,P≤0.01%,S≤0.01%,Nb:0~0.10%,Ti:0~0.10%,V: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冶炼、中薄板坯连铸、热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光整;应用本发明制备的1.2GPa级耐疲劳的增强成形性超高强汽车钢板屈服强度为900~1100MPa,抗拉强度1180~1300MPa,A80断后伸长率≥9.0%,扩孔率≥50%,垂直于轧制方向(横向)取样180°冷弯最小弯心半径≤1.0t,疲劳极限强度≥8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1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46262.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一种还原‑氧化脱层法制备热浸镀层透射样品的方法,取钢板经酸洗碱洗放入热镀锌模拟器中;在退火阶段,钢板先进行还原处理,还原之后对钢板进行氧化处理,然后浸入热镀浴中,出热镀浴锅后采用气刀吹扫,得到热浸镀钢板;经氧化后热镀的镀层,与钢板结合会较差,将镀好钢板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折,镀层会自动与基体分离,用镊子等工具取下镀层;透射样品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还原‑氧化脱层法制备热浸镀层透射样品的方法,制样方法简便,并能够在透射电镜中得到镀层的完好信息。该方法所制备样品完全再现镀层在热镀工艺过程后的组织、结构和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91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88938.4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轧盘条表面氧化铁皮平均厚度测量方法,将表面氧化盘条外径R与未氧化的基体内径r相减,即为所测盘条的平均氧化层厚度d。测外径R:在盘条进行酸洗之前,使用高精度测径仪测量盘条的周长C;b、取样;c、测内径r:将所取试样的横截面镶嵌、磨制、抛光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抛光表面,然后使用较低的放大倍率拍照,将整个截面照入一个视场。根据基体与氧化铁皮的灰度差,使用图像分析仪将未被氧化的盘条基体分割出来,计算其面积S,计算出盘条未被氧化的基体内径r;d、由步骤a求得的盘条外径R与步骤c求得的盘条未氧化的基体内径r。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13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79979.X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金相组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样:在所要分析的钢板上取一块金相试样;制样:试样经粗磨、细磨、抛光、腐蚀后,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后保存,保持试样不动,卸下物镜镜头,换上定位器,在试样表面刻划标记;热处理:将试样两个相对侧面打平,联入闭合电路中,将热电偶焊接在观察面上,放入热模拟实验机样品室,抽真空后进行热处理;对比观察分析:观察面经磨抛、腐蚀、干燥后,找到标记位置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拍照,再调取之前的照片放在同一视场,对比分析组织细节的变化情况。采用本发明可快速、正确地对比分析钢板同一位置热处理前后组织细节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042.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扫描电镜评价钢板表面磷化膜性能方法,涉及材料分析测试领域,包括:S1、试样制备:选取被检测钢板主要工作面为表面磷化膜的试样进行切割得到测量试样;S2、磷化膜覆盖率评估:获取试样的磷化膜覆盖率,将试样的磷化膜覆盖率与预设的覆盖率标准指标进行对比,当判断试样的磷化膜覆盖率符合要求时,执行S3,否则判定钢板表面磷化膜性能不合格;S3、耐磨性能评估:对磷化膜覆盖率符合要求的试样进行磷化膜结晶尺寸提取,将磷化膜结晶尺寸与预设的耐磨标准指标进行对比,从而输出评价结果。本发明的评价方法,无需破坏,测量精确,可以得到精确的磷化膜厚度信息,未来可以应用到检测分析实践中提高研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38265.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心偏析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样本准备;步骤2、处理好的样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偏析区域,打点标记,放入电子探针样品室进行分析测试;步骤3、找到标记的偏析区域,完成碳元素的面扫描分析;步骤4、根据样品截面元素含量的变化曲线,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即根据截面元素的含量变化将谱线分段,在趋于平缓的谱线部分取其平均值画直线,将直线和谱线的分离点作为测量的起点,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另一段谱线,确定测量的终点,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即为中心偏析的尺寸a。本发明相对于标准中的观察对比法,本评价方法准确度大大提高。为偏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