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468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32695.4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逃生系统,包括厂房洞室和主通道,厂房洞室通过洞室交通廊道与主通道相连,厂房洞室还连接有屏蔽洞室,屏蔽洞室与洞室交通廊道之间连有连接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逃生系统的逃生方法。本发明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在保证放射性物质不外泄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安全快速的逃生路径,同时也为场外救援提供安全通道,最大化提升了地下核电站事故时场内人员的安全逃生概率及场外救援成功实施的概率,且不依赖任何外部电源。

    一种地下核电厂的箱体式垂直逃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113199.5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核电厂的箱体式垂直逃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人员轿厢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向下穿过屏蔽隔离区进入人员密集厂房的内部;逃生人员进入人员轿厢中;人员轿厢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向上穿过屏蔽隔离区;人员轿厢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上升到逃生竖井最高处,将逃生人员往上运送至地面安全区域。逃生人员可通过人员轿厢内放置的防辐射药物及消防用品进行物资补给;当地下核电厂电源正常工作时,牵引机构通过动力机构进行驱动,当地下核电厂电源失效时,牵引机构通过配重轿厢进行驱动。该逃生方法针对有无电源的事故情况均设置了安全快速的逃生路径,减小了逃生时间,提高了事故情况下的逃生概率。

    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0517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910842619.X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包括通过气动管相连的控制台和执行平台,控制台包括与气动管连接的气源设备及控制气源设备供气的操作模块,执行平台包括行进模块和设在行进模块上的装载平台,装载平台上设有与气动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模块、接收气动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的气电转化控制模块及机械操作手。本发明一种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从设计原理上克服强核辐射的影响,增加连续作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光同场共享系泊防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98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02190.3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光同场共享系泊防波系统,该系统包括漂浮式光伏阵列、漂浮式风机、共享系泊系统以及浮式防波堤;漂浮式风机布置在四个角上,相邻两个漂浮式风机之间设置有浮式防波堤,浮式防波堤与漂浮式风机连接整体围合形成矩形浮框;浮式防波堤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漂浮式光伏阵列,浮式防波堤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共享系泊系统。本发明的漂浮式风机之间通过漂浮式防波堤相互连接,浮式防波堤外部通过多根共享系泊缆与共享锚固基础连接,浮式防波堤内部布置连接缆绳网格并固定漂浮式光伏阵列,提升整体安全性;在风机锚固基础外,另外布置共享锚固基础,为浮式防波堤提供较好的锚固力,也减少光伏阵列的过大位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