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60度旋转流场中多船抵靠式海缆保护管穿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38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175769.6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60度旋转流场中多船抵靠式海缆保护管穿堤方法,包括:S1、判断穿堤施工条件,若满足穿堤施工条件则执行步骤S2;S2、海缆保护钢管绑扎准备;S3、船舶、牵引设备、钻杆就位;S4、大潮日前一天的落潮时间段内将海缆保护钢管吊入堤坝与护坡之间并固定;S5、大潮当天接近高平潮时利用船舶牵引海缆保护钢管出堤入海;S6、大潮当天开始落潮时利用牵引设备及多船抵靠的方式顺着落潮水流方向将海缆保护钢管牵引至钢管穿堤线上;S7、将海缆保护钢管头部与钻杆连接,解除牵引设备和海缆保护钢管的连接,回拖海缆保护钢管。该方法根据当前流向、水位合理确定海缆保护钢管就位时间、牵引时间,实现了海缆保护钢管的顺利就位以及回拖登陆施工。

    光伏柔性支架稳定索快速张拉装置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1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33244.8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柔性支架稳定索快速张拉装置和施工方法,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所述快速张拉装置适用于至少由中立柱、稳定索、承重索和斜拉索组成的光伏柔性支架系统,所述快速张拉装置包括平衡抱箍、平衡钢筋和连接装置,所述平衡钢筋下端通过所述平衡抱箍固定于所述中立柱上,其上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于张拉稳定索邻跨的所述承重索上。本发明在稳定索进行张拉时,将稳定索对立柱产生的不平衡力通过平衡钢筋和连接装置传递至承重索,并通过承重索端部的斜拉索抵消不平衡力以及其产生的不平衡弯矩,从而实现在保护立柱安全的前提下,对稳定索一次张拉至设计预应力,减少施工步骤和复杂性。

    一种360度旋转流场中多船抵靠式海缆保护管穿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3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75769.6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60度旋转流场中多船抵靠式海缆保护管穿堤方法,包括:S1、判断穿堤施工条件,若满足穿堤施工条件则执行步骤S2;S2、海缆保护钢管绑扎准备;S3、船舶、牵引设备、钻杆就位;S4、大潮日前一天的落潮时间段内将海缆保护钢管吊入堤坝与护坡之间并固定;S5、大潮当天接近高平潮时利用船舶牵引海缆保护钢管出堤入海;S6、大潮当天开始落潮时利用牵引设备及多船抵靠的方式顺着落潮水流方向将海缆保护钢管牵引至钢管穿堤线上;S7、将海缆保护钢管头部与钻杆连接,解除牵引设备和海缆保护钢管的连接,回拖海缆保护钢管。该方法根据当前流向、水位合理确定海缆保护钢管就位时间、牵引时间,实现了海缆保护钢管的顺利就位以及回拖登陆施工。

    一种三角全方位斜撑V型海上风电漂浮式支撑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6062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75770.9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三角全方位斜撑V型海上风电漂浮式支撑基础,所述的浮式支撑基础(2)包括中间竖向浮体(2.1)、右舷端部竖向浮体(2.2)、左舷端部竖向浮体(2.3)、风机底部支撑板(2.4)、右舷连接浮体(2.5)、左舷连接浮体(2.6)、底部斜撑浮体(2.7)、右舷斜撑浮体(2.8)和左舷斜撑浮体(2.9)。所述浮式支撑基础的端部竖向浮体仅与中间竖向浮体连接,形成V型结构,取消了常规甲板和竖向浮体两两连接的设计,节省用钢量且方便建造。在结构最薄弱的位置增加三角斜撑结构,能全面支撑所有可能产生疲劳破坏的薄弱点,显著增强结构安全性和耐久度。

    一种海上风电的可消能式靠泊防撞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700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106553.X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的可消能式靠泊防撞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根竖向靠泊管,相邻两根竖向靠泊管之间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横向靠泊管组,所述横向靠泊管组的两端与位于同侧的竖向靠泊管之间刚性连接;所述横向靠泊管组与海上风电单柱体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横向靠泊管组铰接,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海上风电单柱体刚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自身弹性变形及与海水间的相互作用将外部的撞击能量耗散,从而达到降低对靠泊结构本身的伤害的目的,具有变形可回复的能力,安全可靠,可在海上风电工程中大范围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