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式风机基础运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2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41853.3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式风机基础运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海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该运输结构包括船体、支架组件、水上立柱、水下立柱和两个条形连接段。船体的一端具有安装凹口,位于安装凹口两端的安装面上均设置有滑轨。支架组件包括两个立式扶正支架,两个立式扶正支架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滑轨上,立式扶正支架上设置有的抱紧环。两个立式扶正支架上的抱紧环对合并将水上立柱夹持固定于安装凹口中,水上立柱的侧壁上具转轴,两个条形连接段的中部与转轴转动连接,条形连接段的一端与水下立柱固定连接。采用该运输结构和施工方法,在实现减少运输成本的同时,降低浮式风机基础与海上风机在海上对接安装的作业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由单桩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312902.8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单桩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该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升压站框架、单桩、变截面矩形钢管和吸力筒,单桩竖直设置,变截面矩形钢管设置在单桩的顶部,升压站框架通过升压站支腿固定设置在变截面矩形钢管上;所述单桩底部插入至吸力筒内,与吸力筒固定连接。通过调整吸力筒各仓室气压实现整体下沉安装,避免海上打桩施工,减少海上施工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工期,提高效率;该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和传统导管架+钢管桩海上升压站基础相比,用钢量可节省5%至10%,有效降低海上升压站建设成本。

    海上风电多螺旋桩筒型基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41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99578.2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多螺旋桩筒型基础,包括筒型基础,所述筒型基础的筒体由筒顶板、外筒壁和分舱板组成;所述筒体内部由分舱板隔成多个舱室,所述舱室包括边舱和中间舱;还包括螺旋桩,所述螺旋桩由钢管本体和螺旋钢叶片组成,钢管本体下端设置有桩尖;所述螺旋桩贯穿所述筒型基础的边舱插入筒型基础下部的海床内;相对的两个边舱内螺旋桩数量相同;所述螺旋桩至少设置有两根;所述筒型基础和螺旋桩通过桩筒连接体系连接。本发明将筒型基础和螺旋桩基础结合起来,筒型基础可充分发挥较浅层土体的承载作用,螺旋桩基础充分发挥较深层土体的抗力,提高了基础整体的承载能力,且可对筒型基础起到调平的作用,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外土体加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52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46543.3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外土体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包括筒外加劲条、挡土层和排水层,本发明的加固装置焊接于吸力筒外壁上,强度较大,可替代吸力筒基础内加劲肋板,加强吸力筒基础主体结构强度;加固装置内填充有排水层(土工织物或排水颗粒物),可将筒外土体所含的自由水通过土工织物或排水颗粒物行程的优势渗流排出,加快筒外土体的固结速率;加固装置沿筒壁均匀排布,自泥面处到筒底均有分布,大大缩短了筒外土体的固结排水路径,有效提高筒外土体排水效率;筒外土体排水固结后,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均有所提高,经验证对吸力筒的承载力和变形均产生有益作用,为吸力筒基础的安全运行提供较高的安全储备。

    海上风电自立式多边形筒型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21273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66466.3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自立式多边形筒型基础,该基础包括过渡段和设置在过渡段下端的多边形筒,过渡段上端与塔筒对接,多边形筒顶部设有多边形底板,多边形底板上设有底板梁系;过渡段下端通过底板梁系与多边形底板连接。本发明解决传统筒型基础钢筒壁易屈曲、底板跨度过大无法支模、需要设置胎架、浮运时稳性不佳等弊端,适用于软弱黏土层较厚的海洋地质条件,不仅兼有承载面积大、可负压下沉、可一步式安装以及在位时稳定性佳等优点,且独有筒壁不会屈曲、减小底板跨度方便支模、基础浮运重心低、稳性佳、省去胎架费用、模板制作方便、重复利用率高等优势,提高了基础下沉施工的稳定性,相比于常规复合筒型基础可减少综合造价10%~2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