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342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842556.8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洞室,处理洞室内设有废液收集贮存罐、多层废液处理装置贮存库、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和导轨传输系统,导轨传输系统一端上方设有与废液收集贮存罐连通的废液排放管,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通过导轨传输系统在废液排放管下方与多层废液处理装置贮存库之间流转,还设有接收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排放的多级废液处理罐,多级废液处理罐下方设有贮存排放箱。本发明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可通过重力势能差非能动地循环处理放射性浓度高的废液,可快速运输并处理放射性废液,保障地下核电站的放射性安全。

    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005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79848.2

    申请日:2016-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设计光伏电站的布置形式,确定光伏阵列、逆变器、箱式变压器的相对位置;2)综合考虑发电量和光伏组件布置的限定条件,选择光伏组件的最佳倾角;3)根据当地水域风浪的地理条件,规划光伏组件串的布置型式、维修通道及电缆敷设通道;4)选择漂浮式光伏电站浮台型式、浮体和支撑件的材质和规格;5)根据所需浮力、电缆沟设计要求计算浮体规格、形状;6)设计浮体与浮体、浮体与支架、支架与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形式;7)针对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型式和光伏组件布置,进行光伏电站的防浪、防风设计;8)设计光伏电站在水中的固定方式;9)设计光伏电站的接地。

    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95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871405.2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涉及核电技术。它包括地面水池、下降管、上升管和气泡发生器;下降管上端伸入地面水池内,下端通过连通管与上升管连通;上升管上端伸入地面水池内,下端与连通管连通,上升管下端与热源连接;气泡发生器通过注入管与上升管连通。本发明在建立非能动循环冷却的同时,通过注入气泡的方法,降低上升管内内冷却水的平均密度,增加上升管、下降管冷却水的密度差,达到增强循环驱动力的效果,实现系统快速启动并稳定循环排热的目的。本繁忙还涉及这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

    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锚固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414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0946500.8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锚固系统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与项目相关的气象水文及地质勘测资料;2)根据水面光伏电站规模、气象水文资料,初步确定锚固单元大小及每边的锚固点数量;3)建立水动力学模型,采用水动力学软件模拟风浪流情况下锚绳系泊力情况,得到锚固单元的系泊力及波浪力;4)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所述系泊力以及波浪力,进行阵列内部强度校核,若强度满足要求,则进入步骤5),否则返回步骤2);5)根据系泊力计算结果,进行钢支架设计、锚绳设计和锚块的设计,同时进行强度校核;6)根据极限工况,对锚固阵列进行极限工况校核;7)结合项目现场情况,对锚固阵列整体进行防风、防浪设计。

    基于容配比比选的光伏电站发电小时数估算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08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18084.8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配比比选的光伏电站发电小时数估算模型。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估算典型条件下容配比变化情况下的发电小时数;步骤二:获取发电小时数随容配比变化曲线;步骤三:收集周边已建成光伏电站固定容配比下的实际运行发电小时数;步骤四:折算到本光伏电站后的固定容配比下的实际运行发电小时数;步骤五:比较步骤二与步骤四中相同容配比下的发电小时数,分析边界条件;当边界条件相同,用折算后固定容配比下发电小时数替代模拟估算值,并修正容配比‑发电小时数的变化曲线;步骤六:得出修正后的基于容配比比选的光伏电站发电小时数估算模型。本发明具有提高发电小时数估算的效率和准确性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