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175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0693334.5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位一体耦合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单元及其发电系统,该光伏发电单元它包括走道浮体和设置在走道浮体侧壁上的连接浮体,所述连接浮体上设置有发电元件,该系统由三位一体耦合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单元横纵组装而成,横向由走道浮体与另一个三位一体耦合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单元的走道浮体组装,且依次类推完成安装,纵向有连接浮体与另一个三位一体耦合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单元的走道浮体组装,且依次类推完成安装,最后一横排三位一体耦合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单元的连接浮体均单独的走道浮体固定,即完成整个发电系统的安装。该单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和一体多用的特点,该系统组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63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015382.3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件支撑与中间踏板一体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它包括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四周连续运维通道为封闭的矩形结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由长度方向的长通道和宽度方向的宽通道组成,一侧长通道由多个走道浮体沿两端方向依次组装而成,另一侧长通道由多个走道浮体和连接浮体的中间踏板组装而成;宽通道由连接浮体沿两侧方向组装而成;运维走道将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分割成若干光伏发电区,光伏发电区内设置有发电支架网,每排连接浮体组沿宽度方向包括多个连接浮体,每列走道浮体组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走道浮体。本发明具有安装便捷、亲水性好、一体多用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组件支撑与中间踏板一体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839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710992815.6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一体多用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和多条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运维走道,所述长度方向运维通道可以连续铺设走道浮体,也可间隔使用踏板替代走道浮体,以达到更高的透光率和更好的亲水性,所述运维走道将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分割成若干光伏发电区,所述若干光伏发电区内设置有发电支架网,所述发电支架网中连接浮体上设置有光伏组件、发电设备或电缆等。本发明实现了水面光伏电站光伏组件、电气设备、电缆敷设、维护通道等重要功能,形成结构简单、安装便宜、成本低、透光率高、亲水性好、结构稳定的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0525690.0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三峡集团西藏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堵揭露覆盖层承压水钻孔的装置。它包括孔内压实装置、可伸缩式套管;可伸缩式套管包括套管上端、套管连接部位、套管与孔口连接部位;套管上端设置有橡胶圈,套管连接部位设置卡扣,套管与孔口连接部位设置橡胶圈,套管与孔口连接部位内径大于或等于可伸缩式套管外径;孔内压实装置包括加压机、加压杆、透水加压板,加压机连接于加压杆上端,透水加压板连接于加压杆下端;加压杆和透水加压板均位于可伸缩式套管内,透水加压板的外径大于加压杆外径,可伸缩式套管内径大于透水加压板的外径;加压杆长度大于可伸缩式套管长度。本发明具有封孔效果良好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封堵揭露覆盖层承压水钻孔的装置的封堵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0917090.4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稳定性控制系统,所述系统作用于水面光伏电站中光伏阵列的稳固单元,针对每一个稳固单元设置有岸边固定装置和水下锚固装置,所述岸边固定装置设置于稳固单元靠近岸边的一侧,包括稳固单元连接点、系泊绳和岸边固定点,所述系泊绳将固定于稳固单元的单元连接点和固定于岸边的岸边固定点连接,所述水下锚固装置设置于稳固单元远离岸边的一侧,包括稳固单元锚固点、锚绳和锚块,所述锚绳将固定于稳固单元的稳固单元锚固点和置于海水中的锚块连接。本发明整体稳定性好,可抵御风浪载荷的作用、防止光伏阵列发生偏转,浮体受力均匀,避免了连接点的应力集中,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高效运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6511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710946496.5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应大变幅、高流速水域的水面光伏锚固系统及设计施工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光伏阵列四周水域中的管桩,管桩上设置有限位滑轮组件,限位滑轮组件与设置于光伏阵列外侧的钢支架通过锚绳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管桩表面设置限位滑轮组件,使连接管桩和光伏阵列的锚绳始终位于水平方向,随水位变化上升或下降,无需预留大量锚绳,即可适应大幅的水位变化,且避免了因水位变化导致锚固系统不稳定。本发明使浮体受力均匀,光伏阵列震荡、偏转较小,可应用于水位变化大、水流流速高的水域,在严苛的环境条件下仍能有效保障水面光伏电站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04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375237.1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扩散浓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地下洞室山体建模,通过二维饱和‑不饱和渗流分析,得到水位分布;2)求解非稳态气体扩散方程,得到地下岩体气体压力分布,计算地下岩体中气体流速分布;3)计算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裂隙空气中的扩散系数,吸附系数和吸收系数,分析放射性气体的半衰期;4)建立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的二维非稳态扩散方程;5)求解放射性气体在地下水位以上部分的地下岩体中的二维扩散方程,得到其浓度分布。建立了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的扩散模型,可系统、科学、精确地计算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的浓度分布,为地下核设施放射性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5809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42600.5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5/14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包括应急冷却水池和设置在安全壳钢衬里外侧壁面上的冷却管网,还包括分别与应急冷却水池和冷却管网连通的冷却水流量分配环管,冷却管网包括相连通的上部穹顶半球状管网和下部柱状管网,下部柱状管网的最下部环管通过排水管与地下核电站排水系统连通。本发明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安全、高效、稳定,确保在发生事故时,有效降低事故工况下洞室型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53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42574.6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废液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通过排水管道与反应堆洞室连接的严重事故废液处理洞室,严重事故废液处理洞室内设有常规处理区和移动处理区,常规处理区内设有收集平台,收集平台上设有与排水管道连通的废液收集贮存罐,收集平台下方设有通过第一排液管道与废液收集贮存罐底部连通的常规废液处理系统,移动处理区内设有多层移动式废液处理贮存库、达标排放箱和若干个在移动处理区内流转的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本发明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废液收集处理系统,在严重事故时既能有组织地排放反应堆洞室的放射性废液,又能包容大量无处可去的中放废液,保障地下核电站的放射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6376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13089.3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系统的地下核电站,包括发电区和废物处置区,发电区包括若干个单堆核电系统,每个单堆核电系统包括若干厂房,废物处置区包括SRTF场址放废处理设施,通过废物转运隧洞与发电区交通隧洞连接,底部设有与发电区的场区废水排放系统连通的排放水槽,SRTF场址放废处理设施还连有低放废物处置隧洞、中放废物处置隧洞和乏燃料干式贮存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系统的地下核电站的处置方法。本发明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系统的地下核电站及其处置方法,在解决低中放处置场选址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废物处理功能的集中化,减少了洞室的开挖,避免了放射性废物外运过程中的核安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