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1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44708.7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区域海上风电场的升压站选址方法,从规划角度出发并结合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需求,将海上升压站选址问题转化为考虑海缆与安装成本及压降约束的最优化问题,通过求解多变量非线性模型最优解,得到多区域海上风电场群的海上升压站最优选址。本发明在保证满足海缆压降的前提下,将多区域海上风电场汇集至一个海上升压站平台,大大减少海底电缆与安装成本,极大减少了海上风电场集群开发的建设投资成本,为多区域海上风电场的升压站的降本增效开发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505383.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7/06 , H02B13/035 ,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海上升压站,该升压站,包括上部组块、导管架结构和桩基础结构,上部组块由一层甲板、二层甲板及顶层甲板分割成两层混合钢结构建筑,分别为第一设备层和第二设备层。将传统底层电缆层优化为35kV电缆夹层室,取消传统设计电缆层,将原电缆层内布置主变压器事故油收集装置,焊接于海上升压站平台底部,将原有海上升压站的三层结构优化为两层。35kV开关柜与主变压器采用铜管母线上进线方式连接,主变压器与GIS设备采用高压油气套管上进线方式连接,进一步提高海上升压站空间利用率,相较于相同装机规模传统海上升压站布置,本发明总面积可缩减为1461平方米,减少约36%,总高度可缩减为13.5m,降低约30.7%。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1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0709028.0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0 , G06F17/18 , G06Q10/063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1)利用计算机建立密封隔离系统失效故障树框架模型,包括最顶层的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失效事件,中间层的设备、部件、功能的失效事件和最底层的始发事件;2)确定所有始发事件的失效概率、相依故障的失效概率、人因失误概率;3)通过逻辑门将模型中相邻层级的事件连接;4)利用概率安全分析软件,计算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的失效概率以及每一项始发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概率重要度中最大值对应的始发事件即为整个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的薄弱环节。本发明通过定量分析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可靠性,为大规模放射性物质释放概率评估提供有效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08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7639.4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海上升压站的漂浮式事故油罐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海上升压站包括,事故油罐(1),底层甲板(6),贯穿所述底层甲板(6)的四根桩基础(9),设置在所述底层甲板(6)上的主变压器(7)和散热器(8);所述事故油罐(1)布置于所述底层甲板(6)下方的海平面上,所述事故油罐(1)通过柔性导油管(3)与散热器储油坑(22)和主变压器储油坑(21)连接。本发明能充分利用事故油罐自身浮力,将原本布置于海上升压站上的事故油罐以漂浮的方式布置于底层甲板下方海平面上,能减小桩基础承载力约40吨,在主变压器事故喷油后可直接拖运并更换新的事故油罐,节约检修和运维时间约1天,桩基础高度还可以降低约2m。
-
公开(公告)号:CN10641123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979866.0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风浪环境易扩展式水面漂浮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具有一个浮体的承重单元,所述浮体侧壁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嵌设有主梁,主梁包括横梁及纵梁,相邻的横梁与纵梁通过角钢相连,光伏组件支撑结构设于纵梁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应风浪环境易扩展式水面漂浮光伏发电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如下:一、主梁插入环槽,通过直角连接件将横梁和纵梁固定;二、将相邻浮体位置固定;三、由螺柱依次固定中间压片、限位拉片和支撑横梁;四、将光伏组件单元插入插槽,将支撑横梁“C”型凹槽,将支撑架固定在纵梁上。本发明浮体受力均匀,系统整体稳定性好,抵御一定级数的风浪,保证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可以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200494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88206.X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收益最大化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依据独立混合储能电站可接入总功率、能量型储能系统和功率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参数和储能系统时长、收益测算相关参数、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地的电价参数和调频参数,基于能量型储能系统装机功率和功率型储能系统装机功率,并以独立混合储能电站全寿命周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能量型储能系统装机功率和功率型储能系统装机功率,对独立混合储能电站进行容量配置。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独立混合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还能够确保独立混合储能电站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19387.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升压站的线缆布置方法,包括布置集电线路海缆的进线通路、海底送出电缆的出线通路以及海上升压站的各舱室之间的线缆通路;将中压配电舱室和高压配电舱室布置在海上升压站的上部组块的二层,将主变舱室布置在上部组块的一层,在中压配电舱室的下方布置中压电缆舱室以形成上述进线通路,高压配电舱室的下方布置高压电缆舱室以形成上述出线通路;在各辅助生产舱室的底部均对应布置线缆夹层;在各层的运维检修通道的下方均布置该层的线缆夹道,在上部组块中布置线缆竖井间,使中压电缆舱室、高压电缆舱室、线缆竖井间、各线缆夹层和各层的线缆夹道共同形成海上升压站的各舱室之间的线缆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62161.X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海上风电结合的可变速潮汐发电机组。它包括布置于海面以下的多个潮汐发电机组,每个所述潮汐发电机组均通过塔筒与布置于海面以上的海上风电机组连接;所述塔筒采用单桩式结构,所述塔筒包括外塔筒和内塔筒,所述内塔筒为刚性实心结构用于支撑海上风电机组和潮汐发电机组;所述海上风电机组与所述潮汐发电机组分别连接风电机组叶片和潮汐机组叶片。本发明对于新建造的海上风电场,相较于普通的海上风电基础型式,采用结合潮汐发电机组的基础桩布置型式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05383.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7/06 , H02B13/035 ,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海上升压站,该升压站,包括上部组块、导管架结构和桩基础结构,上部组块由一层甲板、二层甲板及顶层甲板分割成两层混合钢结构建筑,分别为第一设备层和第二设备层。将传统底层电缆层优化为35kV电缆夹层室,取消传统设计电缆层,将原电缆层内布置主变压器事故油收集装置,焊接于海上升压站平台底部,将原有海上升压站的三层结构优化为两层。35kV开关柜与主变压器采用铜管母线上进线方式连接,主变压器与GIS设备采用高压油气套管上进线方式连接,进一步提高海上升压站空间利用率,相较于相同装机规模传统海上升压站布置,本发明总面积可缩减为1461平方米,减少约36%,总高度可缩减为13.5m,降低约30.7%。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1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709028.0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1)利用计算机建立密封隔离系统失效故障树框架模型,包括最顶层的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失效事件,中间层的设备、部件、功能的失效事件和最底层的始发事件;2)确定所有始发事件的失效概率、相依故障的失效概率、人因失误概率;3)通过逻辑门将模型中相邻层级的事件连接;4)利用概率安全分析软件,计算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的失效概率以及每一项始发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概率重要度中最大值对应的始发事件即为整个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的薄弱环节。本发明通过定量分析地下核电站密封隔离系统可靠性,为大规模放射性物质释放概率评估提供有效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