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780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634507.4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车辆。该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用于对发动机的起动模式进行控制,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发动机的起动模式划分为正常喷射模式和喷射优化模式;当发动机的起动处于加速阶段时,如果发动机没有处于滞速期,选择起动模式为正常喷射模式;如果发动机处于滞速期,选择起动模式为喷射优化模式,用于减少滞速期的持续时间。该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对发动机是否处于滞速期分别进行控制。当柴油机处于滞速期时,通过选择喷射优化模式,以进行燃烧参数的调整,减少滞速期的持续时间,以达到缩短滞燃期的目的,从而加速起动过程。

    一种活塞冷却系统监测方法、装置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4592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66240.0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塞冷却系统监测方法、装置及发动机,活塞冷却系统监测方法包括监测能够体现发动机功率的功率表征值、发动机转速和各个冷却滑阀阀芯的实际位移量。根据功率表征值和发动机转速查表获得冷却滑阀阀芯的理论位移量区间,并进行监测结果判断。监测结果判断包括如果存在冷却滑阀阀芯的实际位移量不处于理论位移量区间内,则判断存在冷却滑阀阀芯状态异常。通过查表获得功率表征值和发动机转速对应的冷却滑阀阀芯的理论位移量区间,并将各个冷却滑阀阀芯的实际位移量与理论位移量区间相比较,从而实现对冷却滑阀阀芯的实时监测,保证活塞的安全运行。

    一种发动机机油容量和温度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37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50901.2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容量和温度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本发明进行机油的自动补充和抽取时,根据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的温度对待补充机油的温度进行调节,考虑了新补充机油的油温,可以使得新补充到发动机油底壳的机油温度与发动机油底壳内原有机油的温度相同或温差较小,避免了新补充机油造成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温度发生骤变的问题,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同时,根据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的液位对补充或抽取机油的流量进行调节,避免了机油补充速度过慢不及时的问题,也避免了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液位较高时抽取机油不及时的问题,降低了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

    一种活塞冷却喷嘴组件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79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36298.0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活塞冷却喷嘴组件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时主油道压力;获取活塞冷却喷嘴组件滑阀后的实时机油压力;计算实时主油道压力与活塞冷却喷嘴组件滑阀后的实时机油压力的差值,得到实时压力差值;根据当前的发动机工况查询当前的发动机工况对应的允许压力差值范围;不同发动机工况对应的允许压力差值范围是预先建立的;如果实时压力差值不在允许压力差值范围之内,确定活塞冷却喷嘴组件状态异常,如果实时压力差值在允许压力差值范围之内,确定活塞冷却喷嘴组件状态正常。从而实现了活塞冷却喷嘴组件状态的检测。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061595.8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本发明中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气管、连接支架和至少一个增压器组,至少一个排气管内具有冷却水腔,连接支架安装于至少一个排气管的顶端,连接支架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顶端的至少一个支撑部,本体部内具有第一水腔,至少一个支撑部内具有第二水腔,至少一个增压器组包括增压器和隔热防护罩,隔热防护罩安装于增压器的涡端一侧,增压器安装于支撑部上且增压器的进气口与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隔热防护罩内具有流水腔。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采用排气管、连接支架和增压器组的组合式结构,能够实现对发动机高温部位的有效防护和降温。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61595.8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本发明中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气管、连接支架和至少一个增压器组,至少一个排气管内具有冷却水腔,连接支架安装于至少一个排气管的顶端,连接支架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顶端的至少一个支撑部,本体部内具有第一水腔,至少一个支撑部内具有第二水腔,至少一个增压器组包括增压器和隔热防护罩,隔热防护罩安装于增压器的涡端一侧,增压器安装于支撑部上且增压器的进气口与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隔热防护罩内具有流水腔。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采用排气管、连接支架和增压器组的组合式结构,能够实现对发动机高温部位的有效防护和降温。

    一种减振器安装用工装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470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79969.5

    申请日:2016-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安装用工装及安装方法。减振器安装用工装,用于将减振器套设在法兰外,包括导向棒、压盘以及吊环;导向棒包括直径与减振器安装孔的直径相同的中轴段,中轴段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吊环;第一轴段伸入法兰内并搭接于法兰内壁时,中轴段的周向边缘与法兰的外边缘相平齐;压盘设有与第二轴段相配合的通孔,压盘套设在第二轴段上吊环与中轴段之间,且压盘朝向中轴段的一侧设有直径不小于中轴段直径的圆形凹槽,凹槽的深度不小于中轴段的宽度。该工装的结构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自适应装配方法及发动机曲轴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7943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90298.8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适应装配方法及发动机曲轴总成,该自适应装配方法包括:调整装配孔的内周壁与装配轴段的外周壁沿周向初步贴合后;通过油压胀大的方式控制增大施加于装配孔的内周壁的径向力;确定本次飞轮法兰的装配孔是否被胀大至预期状态;若否,则控制继续增大施加于装配孔的内周壁的径向力;若是,则控制以设定步长增大施加于飞轮法兰的轴向力;确定本次飞轮法兰是否被沿轴向推进至预期状态;若否,则控制以设定步长继续增大施加于飞轮法兰的轴向力;若是,则确定装配轴段与装配孔是否被过盈装配到位。通过采用该自适应装配方法能有效避免划伤装配孔的内周壁和/或装配轴段的外周壁,能有效提高装配质量、装配精度和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