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式混联可展开包络抓取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9347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54424.7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桁架式混联可展开包络抓取机械手,包括剪叉机构及驱动所述剪叉机构展开或收拢的驱动机构,所述剪叉机构包括若干个捕抓臂,所述捕抓臂包括若干个依次铰接连接的剪叉组件,所述捕抓臂的始端的剪叉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剪叉组件包括第一剪叉杆和第二剪叉杆,所述第一剪叉杆与所述第二剪叉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剪叉杆和所述第二剪叉杆始末两端分别通过转动板与相邻的剪叉组件的第一剪叉杆和第二剪叉杆的始端或末端相连接,所述转动板限制所述第一剪叉杆或所述第二剪叉杆的转动角度。本发明具有刚性高,折展比大,形状适应性强等多种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大尺度未知目标的抓取。

    一种提升聚光效率的光波转换介质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27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12794.8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聚光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升聚光效率的光波转换介质的设计与制造方法,通过反射底部荧光层复合薄膜发射的荧光,减少从光波转换介质结构上方和侧面逃逸出的光线数量,增大光波转换介质结构汇聚到侧面的光线数量,在特定的入射角下可实现100%的聚光效率,由光波转换介质逃逸的荧光光线数量为0,最大程度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并且其他不同入射角度的聚光效率均超过80%,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荧光会离开光波转换介质导致聚光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调控工质定向运输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6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56389.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控工质定向运输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均热板包括顶板、底板,所述顶板的边缘处、底板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密封连接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构成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内填充有液态工质;所述顶板上设有冷凝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吸液芯;所述密闭腔室内连接有运输板,所述运输板上对应所述吸液芯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一通道,所述运输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面积。本发明能够调控其中的工质进行定向运输,使气液流动分离,减少气液流动的剪切阻力问题,从而提升均热板的传热性能。

    一种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管道控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5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2202.6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管道控温装置领域的一种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管道控温装置,包括柔性热敏结构:包覆设于管道周面上;加热线圈设有若干,若干加热线圈间隔且相互绝缘布设于柔性热敏结构上;感应电极间隔布设于柔性热敏结构上,感应电极用于检测柔性热敏结构上不同点位的电压变化;控制模块:与感应电极和加热线圈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感应不同点位的感应电极的电压差实现温度监测;以及一种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包覆将设有加热线圈和感应电极的柔性热敏结构包覆设置在管道上,能够很好的对管道进行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加热均匀,拆装方便,适应性广,不影响管道本身的结构。

    一种同轴环路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087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44022.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环路热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部真空密封且设有依次相连的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的外管壳体、位于蒸发段和部分绝热段的毛细吸液芯、填充于所述毛细吸液芯内部的液态工质、以及固设于所述外管壳体内且位于绝热段以及冷凝段的内管壳体,所述毛细吸液芯固定在所述外管壳体一端内壁,所述内管壳体一端固定穿接在部分毛细吸液芯内部且与所述毛细吸液芯密封相接,所述内管壳体另一端与所述外管壳体远离所述毛细吸液芯一端内侧壁相隔一段距离,位于部分绝热段和冷凝段的外管壳体内壁不设置毛细吸液芯,从内管壳体端口流出的蒸气可以直接与外管内壁接触并冷凝,从而减少了传热热阻,增大了热管的传热效率。

    一种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47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61926.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包括基底和设置于基底上的光热转换结构,所述光热转换结构由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改性丝瓜络柱体组成,所述改性丝瓜络柱体包括碳化丝瓜络柱体和附着于碳化丝瓜络柱体上的PVA/ppy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多孔碳化丝瓜络柱体为骨架与PVA/ppy复合材料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碳化丝瓜络的光谱吸收宽度与光吸收能力来提高碳化化丝瓜络的光热转化效率,还利用碳化丝瓜络的中的输导组织为水分传输提供多级、多尺寸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改性丝瓜络柱体的水分传输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的光热转化效率和蒸发效率。

    一种超疏水自清洁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06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73010.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汕头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自清洁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辐射制冷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超疏水自清洁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薄膜,包括相变层和涂覆于所述相变层表面的透明有机层,且所述透明有机层表面分散有氟改性纳米无机粒子;所述透明有机层为聚氨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而成。本发明相变层表面涂覆有透明有机层和纳米无机粒子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的超疏水复合层,使得辐射制冷薄膜具备超疏水自清洁功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强韧性、耐侯性和耐摩擦性;提高辐射制冷薄膜的疏水性和耐侯性,薄膜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最高达到16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