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47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61926.3

    申请日:2023-11-21

    申请人: 汕头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包括基底和设置于基底上的光热转换结构,所述光热转换结构由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改性丝瓜络柱体组成,所述改性丝瓜络柱体包括碳化丝瓜络柱体和附着于碳化丝瓜络柱体上的PVA/ppy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多孔碳化丝瓜络柱体为骨架与PVA/ppy复合材料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碳化丝瓜络的光谱吸收宽度与光吸收能力来提高碳化化丝瓜络的光热转化效率,还利用碳化丝瓜络的中的输导组织为水分传输提供多级、多尺寸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改性丝瓜络柱体的水分传输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件的光热转化效率和蒸发效率。

    一种带有磁性的光固化柔性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5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0537.3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汕头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树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磁性的光固化柔性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树脂制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1、预制原料:在大烧杯中倒入定量柔性光敏树脂,加入0.2wt%的树脂增稠剂,用四氟棒搅拌5min,混合均匀作为树脂原料。本发明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在制备磁流体过程中加入油酸和吐温二十作为铁氧化物磁性颗粒的表面活性剂,使得铁氧化物磁性颗粒能够均匀、稳定分散于铁磁流体中。在铁磁流体与树脂混合过程中,通过加入增稠剂,大大降低铁氧化物磁性颗粒在树脂中的团聚沉降现象,从而提高超顺磁性软体材料中加入铁氧化物磁性颗粒的比例,产生更大的磁性。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颗粒的活塞型冲击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61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00379.8

    申请日:2020-09-22

    申请人: 汕头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颗粒的活塞型冲击缓冲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端盖、活塞、磁流变弹性体颗粒、控制线路和控制器,缸体内截面为圆形,一端布置有端盖,另一端布置有导向套,导向套轴线处有通孔,活塞杆通过导向套轴线通孔伸入缸体内部,活塞杆轴线处有通孔通道以布置控制线路,活塞杆末端连接着活塞,活塞由两组励磁线圈和铁芯组成,活塞外径小于缸体内径,缸体内填充有磁流变弹性体颗粒。本发明所述能量耗散装置利用可控磁流变弹性体颗粒提供了一种新型吸能耗散方案,解决了传统磁流变液阻尼器无法完全密封、颗粒沉降失效及对环境产生潜在污染等技术难题。

    一种调控工质定向运输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6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56389.X

    申请日:2024-03-06

    申请人: 汕头大学

    IPC分类号: F28D1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控工质定向运输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均热板包括顶板、底板,所述顶板的边缘处、底板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密封连接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构成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内填充有液态工质;所述顶板上设有冷凝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吸液芯;所述密闭腔室内连接有运输板,所述运输板上对应所述吸液芯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一通道,所述运输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面积。本发明能够调控其中的工质进行定向运输,使气液流动分离,减少气液流动的剪切阻力问题,从而提升均热板的传热性能。

    一种基于磁流体自组装的微波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65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00380.0

    申请日:2020-09-22

    申请人: 汕头大学

    IPC分类号: H05K9/00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体自组装的微波吸收装置,包括线圈支架、亥姆霍兹线圈、高度台、磁流体薄膜元件、薄膜夹持基座,所述亥姆霍兹线圈由一对参数一致的螺旋线圈组成,且分别对向同轴固定安装于所述线圈支架上,所述高度台位于所述亥姆霍兹线圈的中心高度,所述磁流体薄膜元件安放在所述薄膜夹持基座的窄槽内,所述磁流体薄膜元件与所述亥姆霍兹线圈相垂直。采用本发明,本发明具有均一性好、磁响应特性强、合成制备工艺简单、吸波性能优异、组份可调性和吸波性能可控可调等优点,适用于日用电子产品、雷达和精密医疗仪器等领域。

    一种超疏水自清洁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06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73010.9

    申请日:2024-02-07

    申请人: 汕头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自清洁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辐射制冷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超疏水自清洁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薄膜,包括相变层和涂覆于所述相变层表面的透明有机层,且所述透明有机层表面分散有氟改性纳米无机粒子;所述透明有机层为聚氨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而成。本发明相变层表面涂覆有透明有机层和纳米无机粒子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的超疏水复合层,使得辐射制冷薄膜具备超疏水自清洁功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强韧性、耐侯性和耐摩擦性;提高辐射制冷薄膜的疏水性和耐侯性,薄膜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最高达到165°。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尺蠖型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94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219868.7

    申请日:2021-10-19

    申请人: 汕头大学

    IPC分类号: H02N2/02 H02N2/04 H02N2/0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尺蠖型驱动装置,包括圆杆、驱动外壳、驱动体、钳位体,所述驱动外壳两侧内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流变弹性体、第二磁流变弹性体,所述驱动体、钳位体均包括线圈安装座、励磁线圈、线圈铁芯,所述励磁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安装座中,所述驱动体的线圈铁芯呈U型结构,并与所述第一磁流变弹性体构成安装所述线圈安装座的空间,所述钳位体的线圈铁芯呈L形,并与一套设于所述圆杆的非导磁圈以及所述第二磁流变弹性体构成安装所述线圈安装座的空间。采用本发明,通过磁流体弹性体实现仿生尺蠖运动形式,性能稳定,不需要任何密封件,具有散热效果好、密封性强、装置响应迅速、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尺蠖型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948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19868.7

    申请日:2021-10-19

    申请人: 汕头大学

    IPC分类号: H02N2/02 H02N2/04 H02N2/0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尺蠖型驱动装置,包括圆杆、驱动外壳、驱动体、钳位体,所述驱动外壳两侧内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流变弹性体、第二磁流变弹性体,所述驱动体、钳位体均包括线圈安装座、励磁线圈、线圈铁芯,所述励磁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安装座中,所述驱动体的线圈铁芯呈U型结构,并与所述第一磁流变弹性体构成安装所述线圈安装座的空间,所述钳位体的线圈铁芯呈L形,并与一套设于所述圆杆的非导磁圈以及所述第二磁流变弹性体构成安装所述线圈安装座的空间。采用本发明,通过磁流体弹性体实现仿生尺蠖运动形式,性能稳定,不需要任何密封件,具有散热效果好、密封性强、装置响应迅速、稳定性好等优点。

    基于非磁颗粒在磁流体中自组装现象的非接触式磁控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15643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16691.6

    申请日:2020-06-08

    申请人: 汕头大学

    IPC分类号: H01H36/00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磁颗粒在磁流体中自组装现象的非接触式磁控开关,包括开关端盖模块、开关腔体模块、电极线、基座板、可控电磁铁、永磁铁,所述开关腔体模块包括柱面与顶面,所述柱面与顶面之间具有至少一对一一对应的电极线连接孔,所述开关腔体模块内容装有磁流体混合液;所述开关端盖模块具有上下设置的开关腔体装配孔,以及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柱面上的电极线连接孔对应的永磁铁安装槽,所述电极线连接孔对数与所述永磁铁安装槽对数一致,所述开关腔体模块装配于所述开关腔体装配孔中;所述开关腔体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非接触、高散热的开关,适用于恶劣工况的环境中。

    一种提升聚光效率的光波转换介质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27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12794.8

    申请日:2023-07-24

    申请人: 汕头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聚光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升聚光效率的光波转换介质的设计与制造方法,通过反射底部荧光层复合薄膜发射的荧光,减少从光波转换介质结构上方和侧面逃逸出的光线数量,增大光波转换介质结构汇聚到侧面的光线数量,在特定的入射角下可实现100%的聚光效率,由光波转换介质逃逸的荧光光线数量为0,最大程度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并且其他不同入射角度的聚光效率均超过80%,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荧光会离开光波转换介质导致聚光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