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池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543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644614.6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装置,能进行温度调节且紧凑地构成,能容易地连接外部。其包括:电池单元搭载部(3),收容电池单元群(6)且具有沿着电池单元(60)的层叠方向的调温液流路(36),电池单元群(6)包含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60);以及接口盒(2),电池单元搭载部(3)连接于接口盒(2)的两个侧面(201a)中的至少任一,接口盒(2)在与电池单元搭载部(3)连接的侧面(201a)以外的任一个外表面具有进行电力授受的电力用接口部(24)、(25)以及进行调温液的授受的调温液用接口部(26),电池单元群(6)相对于电力用接口部(24)、(25)而电连接,调温液流路(36)相对于调温液用接口部(26)而可使调温液流通地连接。

    车辆用再生制动控制系统和鞍乘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8908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77751.7

    申请日:2023-03-20

    Inventor: 酒井秀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再生制动控制系统,在该车辆用再生制动控制系统中,独立地设置为了施加再生制动而由驾驶员操作的操作件,并且根据电池的充电率来对再生制动的再生扭矩进行抑制控制。车辆用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电动马达(30);电池(7),其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控制装置(10),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输出;以及再生操作件(29),驾驶员(D)操作所述再生操作件(29)来指示再生扭矩的输出开始时机、所述再生扭矩的输出结束时机以及再生扭矩量,所述控制装置(10)根据来自所述再生操作件(29)的指示使所述电动马达(30)产生所述再生扭矩。

    蓄电池装置及蓄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880095639.9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其能够高密度地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而不会引起蓄电池单体组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使每个蓄电池单体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地与热交换面可热交换地接触并保持,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配置在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间,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其设置于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中的至少一方,并流通可经由外侧壁(33)而与蓄电池单体(60)进行热交换的温控介质;及,保持机构(7),其对外装体(30)内的前述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朝向具有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的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使蓄电池单体组(6)与外侧壁(33)可热交换地接触,并将蓄电池单体组(6)保持在外装体(30)内。

    蓄电池装置及蓄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80095639.9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其能够高密度地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而不会引起蓄电池单体组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使每个蓄电池单体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地与热交换面可热交换地接触并保持,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配置在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间,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其设置于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中的至少一方,并流通可经由外侧壁(33)而与蓄电池单体(60)进行热交换的温控介质;及,保持机构(7),其对外装体(30)内的前述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朝向具有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的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使蓄电池单体组(6)与外侧壁(33)可热交换地接触,并将蓄电池单体组(6)保持在外装体(30)内。

    车辆用电池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5431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644614.6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装置,能进行温度调节且紧凑地构成,能容易地连接外部。其包括:电池单元搭载部(3),收容电池单元群(6)且具有沿着电池单元(60)的层叠方向的调温液流路(36),电池单元群(6)包含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60);以及接口盒(2),电池单元搭载部(3)连接于接口盒(2)的两个侧面(201a)中的至少任一,接口盒(2)在与电池单元搭载部(3)连接的侧面(201a)以外的任一个外表面具有进行电力授受的电力用接口部(24)、(25)以及进行调温液的授受的调温液用接口部(26),电池单元群(6)相对于电力用接口部(24)、(25)而电连接,调温液流路(36)相对于调温液用接口部(26)而可使调温液流通地连接。

    车辆用电源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9810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10088484.X

    申请日:2007-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由于相比层叠方向一端侧的第一层的蓄电池模块(35)的根数另一端侧的第四层的蓄电池模块(35)的根数设定得多,因此,冷却空气难以接触根数多的第四层蓄电池模块(35)中接近连通口(制冷剂排出口)(52)的蓄电池模块(35),从而冷却效果降低。因此,使冷却空气供给口(49)在蓄电池模块(35)的层叠方向的整个区域开口,并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设置导风件(51),使连通口(制冷剂排出口)(52)偏向第四层侧开口,由此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形成从第一层侧向第四层侧的流路,通过该流路可有效地冷却所述难以冷却的蓄电池模块(3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