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742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70216.7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仙居潘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柯辙
IPC: H01M2/20 , H01M2/2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制铅酸电池改装锂电池的设备,包括下板,所述下板左右对称固定设有支持体,所述支持体上侧固定设有上板,所述上板设有上电动导轨,所述上电动导轨的滑块固定设有上移动块,所述上移动块下侧转动设有两个滑动杆,使用本发明,可自动连接多个锂电池,并固定形成电池组,本发明可格根据需求定制化设置电池组的外形,使电池组的外形可使用不同的使用场景,本发明在工作过程无需人员参与,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为控制连接电池,防止连接不准确,而造成短路等,运行过程更加准确,效率更高,降低了定制电池制作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0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18657.1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所述CTP储能电池结构包括电池架和安装在所述电池架内的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包括塑胶框体、设于所述塑胶框体内的电芯和铝排,以及设于所述塑胶框体上的绝缘盖板、塑胶盖板、动力线和BMU模块,所述电芯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塑胶框体内,所述铝排焊接于所述电芯上。本发明的CTP储能电池结构,在成组的过程中,省去了模组装配的环节,并且采用塑胶框体作为电池包的壳体,电芯按照串并联放置在胶框内,可以兼容不同串并联的成组方式,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并且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85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8606.3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领航博创新能源电池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2/04 , H01M2/22 , H01M10/42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软包电池模组、装配方法、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其包括外壳、缓冲垫、铜排组件、电芯、柔性线路板及导热片,外壳为一侧敞口的壳体,多层电芯层叠后收容于外壳内,外壳包括外壳主体、上盖及后盖,外壳主体包括底板及两个固定于底板相对两端的侧板,上盖盖设于多层电芯的顶部并与两侧板固定连接,后盖盖设于两个侧板的一侧,导热片设置在后盖与多层电芯之间;缓冲垫布设在相邻两层电芯间,铜排组件包括塑胶支架及固定于塑胶支架的铜排,塑胶支架背离铜排的一侧设有导向槽;电芯的极耳穿过塑胶支架与铜排相连,柔性线路板扣合在外壳上并与铜排电连接,铜排的外侧盖设有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塑胶盖板。该大型软包电池模组能量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8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46785.7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珠海汉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2/02 , H01M2/04 , H01M2/22 , H01M2/30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扣式锂电池包括:壳体,具有顶部敞开的腔室,并且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电芯,容置在腔室中;第一极板,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第二极板,具有第二连接端;盖板,盖设在壳体上,盖板具有第二安装孔,并且第二连接端穿设在第二安装孔中;本发明的扣式锂电池采用第一极板连接电芯的第一极耳,采用第二极板连接电芯的第二极耳,并且第一极板上的第一连接端自第一安装孔穿出,第二极板上的第二连接端自第二安装孔穿出,具有结构简单、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59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58506.7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上海轩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显生
IPC: H01M2/10 , H01M2/04 , H01M2/20 , H01M2/22 , H01M2/36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 , H01M10/6554
Abstract: 一种可二次修复的软包装电池模组结构及装配、拆解方法,可解决电池电芯很难再次利用及电芯内部循环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包括导电弹片插在电芯本体的极耳上,固定支架装到电芯本体的正极端或负极端;电芯本体两端并列设置端板,导热板固定在两端板的底部;大楔形块依次插进固定支架的楔形孔内;小楔形块依次楔入大楔形块一端,楔进固定支架内,使得大楔形块楔进固定位置;将电芯间的导电板放置在电芯本体之间,与导电弹片紧紧贴在一起并固定。本发明利用楔形力的作用,提高了机械接触导电的可靠性与大电流导电能力,避免由于焊接极耳进行串并联,解决再次利用对电芯进行二次修复与分选;另外,便于电池系统进行单电芯拆卸维护,降低客户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726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3674.7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孙祺
Inventor: 孙祺
IPC: B23K37/00 , B23K37/02 , B23K37/04 , H01M2/22 , B23K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联电池极片焊接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电池进行列阵、焊接过程速度快效率高、焊接过程中极片位置准备的串联电池极片焊接设备。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串联电池极片焊接设备,包括有安装架,其数量至少两个,安装架一侧设有长侧板,长侧板为下部开口的结构,长侧板另一侧设有安装箱体,安装箱体为上方开有弧形开口和两个直线开口的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两组模具来进行电池列阵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对此电池进行排序和整理,避免人工进行列阵,从而避免了电池正负极对调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84305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611209009.9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及可更换电极组件的电池模组。包括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芯组、将多个电芯电连接的导电排和固定导电排的导电排支架,所述导电排支架可更换式连接电极组件,电极组件通过安装于导电排支架上与导电排电连接,引出电芯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支架,电极支架上设有极柱和连接片,所述极柱和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为侧面快插电极、侧面锁线电极、或顶面快插电极、顶面锁线电极。根据不同的动力线类型改变极柱的类型,根据动力线的布线方向改变极柱的设置方向,兼容性更好,使得电池模组的安装和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解决了现有电池模组不兼容多种动力线以及电池模组和动力线之间连接方向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176682.4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载电池包括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引出端和所述第二引出端设于所述车载电池的同一侧壁面,所述车载电池包括偶数个第一单体电池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单体电池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第五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一个被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所述第三电极至所述第五电极中的一个被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电池,避免使用过长的铜排,车载电池的安全性能较高,零部件较少,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81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65445.8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天津空间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偏心焊接集流机构和采用该机构的电池,所述电池的汇流片与极柱一体且为同心设置,所述电池的汇流片与电池端面同心,所述汇流片的环形焊接区与电池的端面偏心设置。本发明提供一种满足通过更大电流集流的需求的电池偏心焊接集流机构和采用该机构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45293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527487.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包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及绝缘组件及电源模块。软包锂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两个以上叠加的框架单元,框架单元的电芯两端分别设有极耳,各电芯的极耳串联和/或并联在一起,所述电池组件于极耳侧设有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绝缘板和汇流排,绝缘组件与电池组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金属汇流片实现了各电池之间的汇流,但是金属汇流片裸露在外,其绝缘性能不好,而在电池组件的总成件两侧设有对应装配正、负金属汇流片的绝缘组件,解决了汇流金属片外露绝缘性能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