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880095639.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其能够高密度地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而不会引起蓄电池单体组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使每个蓄电池单体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地与热交换面可热交换地接触并保持,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配置在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间,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其设置于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中的至少一方,并流通可经由外侧壁(33)而与蓄电池单体(60)进行热交换的温控介质;及,保持机构(7),其对外装体(30)内的前述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朝向具有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的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使蓄电池单体组(6)与外侧壁(33)可热交换地接触,并将蓄电池单体组(6)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508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80093075.X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4 , H01M50/262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能够将多个电池单体保持在端板间,而不必利用约束杆等其他部件来约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端板的固定结构具有:电池壳体,能够以层叠状态收纳多个电池单体;及,端板,将多个电池单体向层叠方向按压;并且,将端板固定于电池壳体,由此,将多个电池单体保持于电池壳体中。端板具有设置于端面的凹槽、能够相对于端面进出地配置在凹槽内的固定部件、及配置在凹槽内并向突出方向对固定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电池壳体在与端板的固定部件对应的位置具有与固定部件卡合的卡合部,借由端板的固定部件与卡合部卡合,而将端板固定于电池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2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80095625.7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91 , H01M50/249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蓄电池装置能够高密度地搭载多个蓄电池单体,并且能够容易地保持多个蓄电池单体,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并列配置在两个外侧壁(33)之间,分别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及,保持机构(7),其配置在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之间,对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将蓄电池单体组(6)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将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分别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5084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980093075.X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4 , H01M50/262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能够将多个电池单体保持在端板间,而不必利用约束杆等其他部件来约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端板的固定结构具有:电池壳体,能够以层叠状态收纳多个电池单体;及,端板,将多个电池单体向层叠方向按压;并且,将端板固定于电池壳体,由此,将多个电池单体保持于电池壳体中。端板具有设置于端面的凹槽、能够相对于端面进出地配置在凹槽内的固定部件、及配置在凹槽内并向突出方向对固定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电池壳体在与端板的固定部件对应的位置具有与固定部件卡合的卡合部,借由端板的固定部件与卡合部卡合,而将端板固定于电池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80095625.7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91 , H01M50/249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蓄电池装置能够高密度地搭载多个蓄电池单体,并且能够容易地保持多个蓄电池单体,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并列配置在两个外侧壁(33)之间,分别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及,保持机构(7),其配置在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之间,对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将蓄电池单体组(6)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将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分别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80095639.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其能够高密度地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而不会引起蓄电池单体组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使每个蓄电池单体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地与热交换面可热交换地接触并保持,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配置在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间,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其设置于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中的至少一方,并流通可经由外侧壁(33)而与蓄电池单体(60)进行热交换的温控介质;及,保持机构(7),其对外装体(30)内的前述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朝向具有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的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使蓄电池单体组(6)与外侧壁(33)可热交换地接触,并将蓄电池单体组(6)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