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05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27642.8

    申请日:2023-10-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现代食品加工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株能够用于制备亚铁螯合物的高地芽孢杆菌3*1‑3,该菌已于2023年7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27846。本发明利用筛选到的高地芽孢杆菌3*1‑3用于制备亚铁螯合物。本发明筛选的高地芽孢杆菌所制备的发酵海产品副产物的亚铁螯合肽的螯合率可达83.75%。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海产品副产物,同时本发明采用的微生物法,安全环保,价低易得,促进扇贝裙边精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为扇贝裙边的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一种高效降解氨基甲酸乙酯的农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374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354659.7

    申请日:2021-03-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降解氨基甲酸乙酯的农杆菌DL‑DNH01,保藏编号:CGMCCNo.21308。所述农杆菌DL‑DNH01经活化、发酵、制微胶囊过程得到降解制剂。本发明所筛选的DL‑DNH01可用于发酵食品中EC的去除,对氨基甲酸乙酯的降解率达到95%,解决了发酵食品中有毒有害代谢产物超标问题和安全问题,支撑安全发酵食品的优质发展,有效提升酒类饮料和发酵食物的质量品质和安全性;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使用菌株DL‑DNH01生产制备得到的降解制剂,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去除效果明显,易于从发酵产品体系中移除等优点,适合酒类饮料和发酵食物中EC的去除。

    一种共载益生菌和抗氧化剂的功能性纳米纤维

    公开(公告)号:CN116084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41987.6

    申请日:2022-12-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载益生菌和抗氧化剂的纳米复合纤维,将聚乙烯醇溶于无菌去离子水中,得到聚乙烯醇纺丝液;再向聚乙烯醇纺丝液中加入天然抗氧化剂,搅拌均匀,得到聚乙烯醇/抗氧化剂纺丝液;将益生菌重悬液加入到聚乙烯醇/抗氧化剂纺丝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聚乙烯醇/抗氧化剂/益生菌纺丝液;将所得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共载益生菌和抗氧化剂的功能性纳米纤维膜。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可提高益生菌存活率、保护抗氧化剂生物活性的效果,同时益生菌和抗氧化剂的添加大大提升了这种功能性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在功能性材料应用的应用上具有可开发的潜力。

    一种发酵型木耳乳清分离蛋白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92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43290.4

    申请日:2020-07-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型木耳乳清分离蛋白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以干木耳为原料,经过打粉、浸提、酶解、分离浸提液、发酵、与乳清分离蛋白调配、杀菌灌装,获得成品饮料。本发明通过酶解后提高了2.5%mg/mL木耳多糖的浸提率,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使乳清分离蛋白与木耳多糖浸提液有效结合。除了用木耳浸提液代替分离纯化木耳多糖外,本发明还在木耳浸提液中添加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产生乳酸,使其具有发酵食品的独特风味,可有效降低饮料的苦味和涩味,减轻木耳本身的木腥味;再将木耳浸提液与乳清分离蛋白调配成饮料,可以得到制备工艺简单,可工厂化,原料利用率高,营养丰富,具有优良口感的饮料。

    一种运用栅栏技术抑制产胺菌积累生物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485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59690.8

    申请日:2020-04-03

    IPC分类号: C12N1/20 C12R1/25 C12R1/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栅栏技术抑制产胺菌积累生物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产胺菌与植物乳杆菌同时接种于含有20~40g/L氯化钠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中,共同培养;其中,所述产胺菌为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或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所述产胺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落数比例为1:1~1:2。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使得所述产胺菌培养液中的生物胺含量显著降低,总抑制率达到75.3%~95.6%。本发明运用栅栏技术,采用盐度及植物乳杆菌组合的方式,形成对产胺菌株的多重抑制,从而降低生物胺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