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3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82839.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东莞市安大稀土发光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蔡浩
IPC: D02G3/44 , D01D5/34 , D02J1/22 , D02J13/00 , D06M13/513 , D06M15/333 , D06M10/02 , D06M10/08 , D06M10/10 , D01F6/50 , D01F1/10 , D06M101/24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夜光纱线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核壳结构发光纤维:a)制备纳米发光核:将稀土掺杂氧硫化物发光粉与聚乙烯醇混合,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发光纤维核;b)构建透明功能壳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纳米发光纤维核表面包覆一层透明的有机‑无机杂化硅氧烷壳层;S2、将步骤S1得到的核壳结构发光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混合,通过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复合纤维;S3、将S2得到的复合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S4、将S3得到的功能化纤维经过热拉伸、蒸汽定型和卷绕处理工序,得到多功能夜光纱线。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夜光纱线具有优异抗拉伸性能、良好耐酸碱性能、高热稳定性和持久发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4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24655.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D04H1/728 , D01F6/50 , D01F1/10 , D01F6/32 , D01F6/34 , D01F6/56 , D04H1/4382 , D04H1/4374 , D01D5/00 , D04H1/4309 , D04H1/4282 , D04H1/4318 , D04H1/4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功能化热管理织物,尤其涉及一种相变微胶囊掺杂的柔性冷却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织物具有可控的双层结构,由大量相变微胶囊掺杂的纳米纤维和微纳米纤维组装而成。其中,所述微纳米纤维层具有较高的太阳光反射率和大气窗口波段发射率,表现出优异的辐射冷却效果;所述大量相变微胶囊掺杂的纳米纤维层的微胶囊含量不低于10wt%,且没有破裂现象,具有高的储热能力,不仅弥补了辐射冷却能力的不足,而且有效地减缓了温度波动。辐射冷却技术和相变潜热技术的结合实现了织物长时间的控温性能、增强了抗热冲击能力。此外,该织物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柔韧性、耐洗性、透气性、透湿性和防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42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1450217.8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武汉格物感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源降温光热调控纤维及织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对纤维的微纳光学结构设计,利用纤维内部不同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实现对太阳辐射波段的高反射,结合纤维材料及引入的纳米介质颗粒的折射率虚部属性实现整个中红外波段的高发射,从而实现无源降温光热调控纤维及织物在太阳辐射波段及中红外波段的宽光谱选择性调控,最终实现户外高温环境下人体的高效无源降温效果。此外,利用溶液纺丝工艺在聚合物纤维中引入高折射率的纳米介质颗粒或低折射率的纳米介质颗粒,达到优异的无源降温光热调控效果,并编织成适用于人体皮肤表面降温的高柔性织物,实现无源降温光热调控纤维及织物在宏量制备过程中太阳辐射及中红外光谱的精准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89228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568318.4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发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溶剂、聚合物粘结剂、发光粉混合,然后经搅拌获得分散均匀的浆料;通过多孔复合喷丝板将导线、浆料同轴挤出,然后经过凝固浴使得浆料与包裹在其中的两根导线一步凝固成型,得到发光纤维;其中,多孔复合喷丝板中每个组件单元由一个大通道包裹两个能够通过导线的平行内通道组成,其中两个平行内通道用来实现导线的牵伸,大通道负责将浆料挤出;将发光纤维经水洗除去表层凝固浴液,然后经过烘干后得到电致发光纤维。本发明方法能够将涂覆、成型、收集等工艺集成在一个连续化生产设备中,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本方法制备的发光纤维亮度在10‑100cd/m2,能够实现超过100米长度的发光纤维点亮。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6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610263.3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1F6/50 , D01F1/10 , D06M23/12 , D01D5/06 , D06M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改性聚乙烯醇单丝的生产方法,包括:石蜡‑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石蜡微胶囊改性聚乙烯醇单丝的制备、尿素微胶囊的制备、)尿素微胶囊涂覆处理改性聚乙烯醇单丝等步骤。本发明保证了紫菜不会因为海水温度变化而引起生长不利,保证了紫菜各营养元素的正常发育;保证了紫菜在整个生长养殖过程中营养成分的供给,不需额外大量施肥,减少了工作量,对海水水质的污染也小,保护了海水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60926.9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紫外的PVA基静电纺丝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过滤材料是对含聚乙烯醇、单宁酸和聚乙烯亚胺的纺丝原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再经热处理制得。本发明利用聚乙烯醇与单宁酸之间的强氢键作用以及单宁酸与聚乙烯亚胺之间的共价键作用,形成双重网络结构,极大增强了材料的强度,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除了拥有优异的空气过滤和抗菌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效果和强力,提高了材料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的稳定性,拓展了材料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1903.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醇领域,一种聚乙烯醇水溶纤维的湿法制备方法,包括纺丝原液制备、冻胶湿法凝固成型和后续处理工序;其中纺丝原液制备工序是将聚乙烯醇溶于乙二醇、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剂中,所述聚乙烯醇在原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18%。本发明制得的聚乙烯醇水溶纤维中原液溶解质量均匀透明、无明显不溶物和凝胶块,使其纺丝可纺性好和生产运行稳定好,更换纺丝板的次数大大降低,指导了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和市场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2412.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水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C: D06M15/15 , D01F6/50 , D01F1/10 , D01D5/06 , D06M101/00 , D06M101/24
Abstract: 纳米蚕丝改性生物质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获得的材料涉及家纺材料。纳米蚕丝改性生物质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茶氨酸、聚乙烯醇共混后,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茶氨酸/聚乙烯醇纤维;然后,用多级结构纳米丝改性茶氨酸/聚乙烯醇纤维获得纳米蚕丝改性生物质纤维。该方法获得的材料具有光泽好、手感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69570.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罗莱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提供透明质酸‑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在纺织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对透明质酸进行羧基活化处理,得到活性透明质酸;使用氨基有机硅季铵盐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得到氨基化二氧化钛;向活性透明质酸中加入缩合剂、催化剂和氨基化二氧化钛,调节pH至酸性,搅拌,得到透明质酸‑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本发明纳米纤维膜复合面料在透明质酸、纳米二氧化钛、氨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协同作用下,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性、稳定性、柔软性、抗菌性和护肤保湿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40273.9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A机卷纤维,纤维的强度≥10.0cN/dtex,模量≥280cN/dtex,PDSC外推起始温度≥110℃,断裂伸长率≥10%,长度≥76mm。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PVA机卷纤维的工业化制备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湿法、硼法立式纺纺丝技术明显优于湿法、硼法卧式纺纺丝技术。生产出的PVA纤维无论在强度、模量、线密度CV值、强度CV值、模量CV值、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CV值、PDSC外推起始温度、极大温度、热水减量、产品白度、分散性等所有指标均优势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