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3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924445.8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优化方法,它属于卫星编队导航与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卫星编队系统现有天基定位方法精度低以及星间观测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步骤1.基于星间观测数据采用Kalman滤波确定整周模糊度,将整周模糊度代入基线观测方程得到处理后的基线观测值;步骤2.根据伪距观测数据通过扩展Kalman滤波确定用户星初始位置及钟差;基于伪距观测方程和钟差得到伪距观测值;步骤3.根据导航星位置、步骤1中得到的基线观测值、步骤2中得到的伪距观测值和用户星初始位置,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多观测信息融合与智能优化,获得用户星位置信息。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与优化。

    基于高阶全驱系统的非平面农用六旋翼无人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6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2395.1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基于高阶全驱系统的非平面农用六旋翼无人机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非平面农用六旋翼无人机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对全驱非平面六旋翼无人机控制准确性低问题。过程为:步骤一、构建全驱非平面六旋翼无人机模型;步骤二、构建系统状态变量矩阵;步骤三、基于全驱非平面六旋翼无人机模型和系统状态变量矩阵设计控制器;具体过程为:步骤三一、基于系统状态变量矩阵将步骤一中构建的全驱非平面六旋翼无人机模型转化为高阶全驱系统模型;步骤三二、基于高阶全驱系统模型获得误差跟踪模型;步骤三三、基于误差跟踪模型设计控制器。

    考虑绳索空间同步性的绳驱并联系统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269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393179.0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考虑绳索空间同步性的绳驱并联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属于多绳索并联驱动系统控制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忽略了绳索空间中的各绳索长度的同步性对末端执行器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问题。本发明先构建绳索空间下的理论偏差耦合误差向量,利用理论偏差耦合误差向量构建智能同步控制器;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并结合理论偏差耦合误差向量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后深度神经网络对构建的实际偏差耦合误差向量进行识别,输出当前动作对智能同步控制器中的Kcp和Kcd进行优化,并结合利用实际偏差耦合误差向量生成的实际偏差控制信号与基础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配合生成同步控制信号。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绳驱并联系统中的电机进行控制。

    一种基于轴角交叉耦合的卫星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2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0906.6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一种基于轴角交叉耦合的卫星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它属于卫星编队系统与协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实现编队中成员卫星响应速度不同情况下的高性能姿态协同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步骤1、基于成员卫星姿态跟踪误差四元数求解姿态误差的轴角信息并传递给其他成员卫星;步骤2、根据轴角信息计算成员卫星与其相通信卫星的交叉耦合协同误差角并限幅,通过自适应函数计算跟踪误差角修正量,再对成员卫星的跟踪误差角进行修正并限幅,计算修正后的跟踪误差四元数;步骤3、计算成员卫星的跟踪误差四元数变化率,设计成员卫星的自适应终端滑动模态,最后计算成员卫星的姿态控制量。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卫星编队的协同观测任务。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34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24445.8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优化方法,它属于卫星编队导航与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卫星编队系统现有天基定位方法精度低以及星间观测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步骤1.基于星间观测数据采用Kalman滤波确定整周模糊度,将整周模糊度代入基线观测方程得到处理后的基线观测值;步骤2.根据伪距观测数据通过扩展Kalman滤波确定用户星初始位置及钟差;基于伪距观测方程和钟差得到伪距观测值;步骤3.根据导航星位置、步骤1中得到的基线观测值、步骤2中得到的伪距观测值和用户星初始位置,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多观测信息融合与智能优化,获得用户星位置信息。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卫星编队系统融合定位与优化。

    一种无人机的多机协同高精度建图定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00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930513.8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的多机协同高精度建图定位系统,属于无人机集群控制策略规划的算法领域,具体涉及无人机多机协同建图定位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建图过程中,无法立体、快速的实现动态环境的建图的问题。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通信基站,通过无线基站建立无线局域网,所述无线局域网覆盖目标区域;无人机环境感知系统采用点云扫描的方式获取目标区域点云数据、无人机高度数据和无人机定位数据;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不同时刻多无人机的位置,对每架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角度及位姿进行控制;无人机协同建图控制系统根据目标区域对无人机的飞行路线进行规划,建立坐标系,对多无人机扫描的点云数据进行融合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图像。本发明适用于未知区域建图使用。

    用于直线电机平台轮廓跟踪的离散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64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72879.7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用于直线电机平台轮廓跟踪的离散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它属于直线电机平台轮廓跟踪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连续时间控制方法与数字处理器不适配,且控制过程不稳定以及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直线电机平台运动时所产生的库伦摩擦和粘性摩擦,设计了离散的分数阶滑模轮廓跟踪控制方法,得益于分数阶微积分的历史记忆效应,所设计控制方法的输出响应快速且平滑,能够获得更好的轮廓跟踪控制效果和更高的控制精度。且本发明方法适合直接应用于数字处理器,能够避免抖振对轮廓跟踪的影响,获得更稳定的控制效果。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对直线电机平台的轮廓跟踪。

    一种基于置信域算法的多维空间轮廓误差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1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1342106.X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一种基于置信域算法的多维空间轮廓误差估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置信域算法的多维空间轮廓误差估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多维空间轮廓误差补偿控制精度低及收敛性受初值影响大的缺点。本发明方法在每次迭代时求取当前迭代点的邻域作为迭代域,并在此邻域得到试探迭代步长,定义评价函数决定该步长的取舍及下一次迭代置信域范围,若该步长满足评价函数要求,则更新当前迭代状态并保持或扩大置信域,否则保持原迭代状态并减小置信域,直至精度满足要求或者迭代次数到达上限时停止迭代。相比于采用牛顿法,本发明方法保证了总体收敛性,减少了导数的求取。本发明用于轮廓跟踪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高速贴片机图像检测系统的光路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7623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1008388.5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速贴片机图像检测系统的光路控制系统,涉及高速贴片机的光路控制技术,为了解决采用凸轮驱动反光镜,凸轮寿命短、成本高,不适用于控制光路的问题。反光镜架的一端的侧壁用于固定反光镜,反光镜架的另一端设有槽轮;反光镜架与高速贴片机铰接;槽轮上设有两条沟槽,槽轮的锁止弧与缺口圆盘的外圆弧相匹配;转臂与缺口圆盘固定连接,转臂的一端与高速贴片机的第一机架铰接,转臂的另一端与圆柱销铰接,转臂平分缺口圆盘的缺口圆弧,圆柱销与转臂垂直,圆柱销的直径与沟槽的宽度相当;驱动装置驱动缺口圆盘转动,圆柱销带动反光镜架转动。本发明适用于高速贴片机图像检测系统。

    一种基于置信域算法的多维空间轮廓误差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109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42106.X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一种基于置信域算法的多维空间轮廓误差估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置信域算法的多维空间轮廓误差估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多维空间轮廓误差补偿控制精度低及收敛性受初值影响大的缺点。本发明方法在每次迭代时求取当前迭代点的邻域作为迭代域,并在此邻域得到试探迭代步长,定义评价函数决定该步长的取舍及下一次迭代置信域范围,若该步长满足评价函数要求,则更新当前迭代状态并保持或扩大置信域,否则保持原迭代状态并减小置信域,直至精度满足要求或者迭代次数到达上限时停止迭代。相比于采用牛顿法,本发明方法保证了总体收敛性,减少了导数的求取。本发明用于轮廓跟踪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