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轮胎的越野地面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8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346124.1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轮胎的越野地面分类方法,其方法为:第一步、基于智能轮胎估算轮胎胎压;第二步、计算地面分类特征量;第三步、训练分类模型;第四步、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分类结果后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涵盖沙地、土路、水泥路和雪地在内的地面,包容地面的软硬程度和起伏程度,具备良好的分类能力;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地面不平整度参数的计算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轮胎的越野地面分类方法中的分类结果后处理算法能给兼顾分类算法的分类准确率限制和地面条件随机性限制,提供合理的后处理方式,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分类算法在连续数据上的分类结果跳变现象。

    用于汽车行驶风险预测算法的离线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9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140010.1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行驶风险预测算法的离线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包括有数据同步采集平台和离线滚动时域测试平台,离线滚动时域测试平台能够利用数据同步采集平台采集的离线同步数据进行测试,其方法为:第一步、布置数据同步采集平台;第二步、采集离线测试数据;第三步、布置离线滚动时域测试平台;第四步、滚动时域离线测试;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离线测试平台具备简约的架构,对基于相机、激光雷达、组合惯性导航仪和车辆状态信息融合的汽车行驶风险预测算法进行离线测试,能够对智能汽车常用的传感器数据实现同步采集,也能在测试过程中分布式地接入算法处理计算机,搭建简便、灵活。

    一种基于脑电波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872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525461.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脑电波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脑电波信号传感器,用于采集人脑的脑电波信号;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用于对脑电波信号传感器获得的脑电波信号数据进行10阶Butterworth频率范围为8‑30HZ的带通滤波;AR模型谱估计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将滤波后的脑电信号通过AR模型谱估计特征提取最大差异化不同类的脑电信号,提取出对驾驶车辆有效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对AR模型谱估计特征提取模块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驾驶车辆的脑电命令;驾驶行为合理性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车辆上安装的传感器所获得的传感器信息判断驾驶员做出的驾驶脑电信号是否合理。该系统可以释放驾驶员的肢体,使驾驶员驾驶汽车感到更轻松。

    一种基于人机增强感知的驾驶情境理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3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40369.8

    申请日:2022-10-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机增强感知的驾驶情境理解方法,其方法包括的步骤为:第一步、整合多源人机感知数据;第二步、分析驾驶人驾驶属性;第三步、构建人机增强感知模型;第四步、构建驾驶情境理解模型;有益效果:构建个性化驾驶习性计算模型,使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更具人性化及个性化。实现根据当前时刻驾驶人习性类型,驾驶人感知模式和感知逻辑进行自主感知,实现对当前驾驶情境的人机融合感知语义推断。为智能车辆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感知信息。能够实时计算驾驶情境复杂度和危险度,评估交通态势。

    一种面向高度自动驾驶的人机决策逻辑在线校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57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477360.5

    申请日:2022-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度自动驾驶的人机决策逻辑在线校验方法,其方法为:第一步、数据及信息流输入;第二步、在线评估周期进行计算,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建立混杂态势评估模型;步骤二、进行混杂态势在线评估;步骤三、进行在线评估周期计算;第三步、对人机混合决策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步骤为:步骤一、进行人机混合决策模型可解释性评价;步骤二、进行时域决策结果预测;步骤三、进行已用知识库评价;步骤四、进行人机混合决策模型及知识库更新情况判断;步骤五、进行人机混合决策模型综合评价。有益效果:避免人机混合决策过程存在的算法局限及故障隐患,提高了人机混合决策的安全性及可信性。

    一种室内救火机器人支架的受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12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92777.1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救火机器人支架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各杆件由实体转化为梁单元,并进行网格划分;步骤2:经转换后在静力学分析软件中搭建支架的仿真模型;步骤3:以典型工况的受力情况作为输入,进行ansys仿真,得到不同设计方案的应力分析图和变形图;其结构合理,本发明利用静力学分析一种室内救火机器人支架的受力情况,综合比较多种方案,从设计初期即可得到相对性能更好的支架设计方案,避免在后续耐久试验中出现大量因前期选型不合理而导致的二次设计。

    重型汽车仿生后保险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9133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202841.X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仿生后保险杠,以克服现有重型汽车保险杠普通材料的吸能性不好以及容易使小型车钻入前车车底的问题,包括一个保险杠杠体,其保险杠杠体由上斜面、下斜面和连接上斜面与下斜面的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弧面构成,保险杠杠体的上斜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下支座,两个下支座依次与两个缓冲杆的下端铰接,两个缓冲杆的上端依次与两个上支座铰接,两个上支座均固定在重型汽车的后车架上部,两个缓冲块均为圆台形状,保险杠杠体的小半径的半圆弧面通过两个连接块依次与两个缓冲块的上底面固定连接,两个缓冲块的下底面均固定在重型汽车的后车架下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吸能效果好,易于使用和推广。

    一种个性化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2720.3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B62D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性化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有方向盘转矩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转向助力电机、减速机构、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手力传感器和性别选择开关,其中方向盘转矩传感器装配在方向盘下部的转向轴上,以检测驾驶员作用于方向盘上的操纵力矩,包括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转向助力电机通过减速机构给驾驶员提供助力力矩;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安装于转向轴上,用以检测驾驶员作用于方向盘上的转角;手力传感器安装于方向盘上,用以检测驾驶员握方向盘力的大小,有益效果:结构较为简单;减小驾驶员的不舒适度,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