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挖车站与盾构区间接合处桩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8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116977.6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挖车站与盾构区间接合处桩体施工方法,属于地铁车站建设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洞门处区间管片下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及素桩;S2、在素桩上部灌注砂浆至横通道仰拱处;S3、盾构磨桩进站;S4、挖孔施工管片上方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桩,然后施工桩顶冠梁。本发明车站两端竖井第二层横通道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盾构通过后,上部桩二次施工,盾构管片与上方桩体接合稳固,后续车站土方开挖及桩间挂网锚喷施工时,不会出现桩体倾斜、桩体及周围土体不稳定等安全及质量风险隐患,并且后期无需处理,不造成工期延误;盾构磨桩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也减少了对盾构机刀盘的磨损;该处附近管片拆除时,不易造成松动。

    一种应用于电力隧道的矩形管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3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52417.5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力隧道的矩形管片,通过多块沿电力隧道延伸方向排列的环形管片拼接而成;其中,环形管片包括沿电力隧道的环向内壁排列的第一管片、第二管片、第三管片、第四管片以及第五管片,第一管片、第二管片、第三管片和第四管片为L型结构,第五管片为一字型结构,相邻的管片之间通过环向接头连接,多个环向接头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错位设置;即将矩形管片结构沿两个方向拆分为多块管片,利用多块管片拼接以实现电力隧道的矩形管片结构,从而降低了矩形隧道的施工难度,并且将环向接头错位排列以避免同一方向上多个环向接头受力叠加,从而提高了环形管片的受力能力,继而提高了整个管片结构的强度。

    一种盾构隧道与暗挖地铁车站并行建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16966.8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与暗挖地铁车站并行建造的方法,属于地铁车站建设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施工车站上层导洞;施工左侧边桩、左侧中桩和左侧钢管柱;施工右侧边桩、右侧中柱和右侧钢管柱;施工顶纵梁、冠梁及边导洞初支假拱;开挖初支扣拱导洞;施工做车站主体中板;施工做车站主体负一层侧墙的养护层;开挖负二层土体,拆除上部管片;拆除下部管片,浇筑垫层;施工做车站底板的第二养护层;施工做车站主体负二层侧墙的第三养护层。本发明能较好解决地铁盾构区间隧道和车站施工筹划的相互冲突,盾构隧道和暗挖车站的施工筹划和工期安排完全相互独立,互不制约,尽早实现“洞通”的目标。

    一种暗挖车站与盾构区间接合处桩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16977.6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挖车站与盾构区间接合处桩体施工方法,属于地铁车站建设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洞门处区间管片下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及素桩;S2、在素桩上部灌注砂浆至横通道仰拱处;S3、盾构磨桩进站;S4、挖孔施工管片上方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桩,然后施工桩顶冠梁。本发明车站两端竖井第二层横通道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盾构通过后,上部桩二次施工,盾构管片与上方桩体接合稳固,后续车站土方开挖及桩间挂网锚喷施工时,不会出现桩体倾斜、桩体及周围土体不稳定等安全及质量风险隐患,并且后期无需处理,不造成工期延误;盾构磨桩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也减少了对盾构机刀盘的磨损;该处附近管片拆除时,不易造成松动。

    一种易吊装钢筋笼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2163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0874279.4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吊装钢筋笼,包括钢筋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笼体中部外侧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结构相同,位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都开有用于卡入伸缩卡栓的开口,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开口正对,位于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设置有T形旋转套,第一伸缩卡栓和第二伸缩卡栓,在第一伸缩卡栓和第二伸缩卡栓上分别开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卡槽,与各个螺旋卡槽一一对应的在T形旋转套内壁上分别设有用于卡入螺旋卡槽的第一内推块和第二内推块,第一内推块的中心与T形旋转套中心垂线和第二内推块的中心与T形旋转套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80°,整体装置一体性好,简单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