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半径曲线隧道的模板台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45750.0

    申请日:2025-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半径曲线隧道的模板台车装置,本发明包括铺设在施工地点的导轨、滑动在导轨上方的龙门架、设置在龙门架上方的第一模板,第一模板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模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卡接机构,模板台车可以自动完成部件之间的卡接和组合,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卡接机构设计为能够自主对准连接点,并进行牢固的卡接,不仅提高了组装速度,还减少了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卡接机构的自动化操作极大地加快了台车的组装和拆分速度,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快速而准确的连接过程使得台车能够更快地投入工作,减少了停工等待时间。此外,因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为干预,整体施工流程更加流畅,进而提升了工程的整体效率。

    一种地下空间大断面并行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6252.5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大断面并行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第一管节,多个第二管节和多个框架柱;第一管节与第二管节并列布置,第一管节包括周向依次相连的顶部管片、外侧管片、底部管片和内侧管片,内侧管片与顶部管片、底部管片可拆连接;多个框架柱设置在第一、第二管节中且纵向间隔分布,顶部管片对应框架柱的部分形成顶部预制梁段,顶部预制梁段与框架柱的上端之间设有顶部后浇梁段,顶部预制梁段与顶部后浇梁段组成顶部叠合梁;多个第一管节的顶部预制梁段之间、多个第二管节的顶部预制梁段之间贯穿有第一张拉钢束,多个第一管节的顶部后浇梁段之间、多个第二管节的顶部后浇梁段之间贯穿有第二张拉钢束。

    软弱围岩大变形组合控制隧道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2759.9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弱围岩大变形组合控制隧道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拱脚托梁拱梁式支护体系施工、外八字锁脚锚管施工、仰拱钢管桩注浆、塌方体管棚处治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研发了拱脚托梁拱梁式支护体系,及仰拱钢管桩注浆与临时钢桁架仰拱组合加固技术,提高了仰拱的施工效率,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隧道初衬的施工质量;研发了外八字锁脚锚管施工临时导向支架,该支架置于隧道内部的核心土上,将外八字锁脚锚管置于拱梁上,而拱梁通过拱梁锚杆固定于隧道衬砌上,这样提高了隧道初期支护钢架安装的施工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拱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一种软岩储能硐室分块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10084.X

    申请日:2025-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储能硐室分块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衬砌本体、柔性密封层和连接装置。衬砌本体截面呈弧形,多个衬砌本体按圆周阵列分布形成圆管状结构,内侧设有柔性密封层。相邻衬砌本体之间设有衬砌分缝区域,连接装置置于其中,两端分别与相邻衬砌本体相连。衬砌外部依次浇筑滑动层、缓冲层,并设置初期支护。缓冲层优化围岩受力,降低高内压传递,提高硐室稳定性,并允许衬砌本体及连接装置充分变形。连接装置由拉杆和限位块组成,插设于衬砌本体连接槽内,配合减摩滑层减少摩擦。可在硐室充放气过程中协同变形,减少裂缝,提高密封性及稳定性,避免长期运行导致的结构错位问题。

    一种基于约束定位的盾构隧道注浆层厚度智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12147.7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约束定位的盾构隧道注浆层厚度智能检测方法,目的是实现盾构隧道注浆质量的实时、高效和智能检测。该方法步骤包括:1.基于探地雷达原始数据识别直达波,得到直达波的精确到达时间,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2.根据隧道实际情况计算用于界面定位的约束量,也即电磁波在空气层、管片层和注浆层中的理论传播时间;3.根据直达波的精确到达时间和约束量依次预估“空气‑管片”、“管片‑注浆层”和“注浆层‑围岩”这三个界面的位置,也即这三个界面的反射波到达的大致时间;4.在三个界面反射波到达的大致时间附近的一个波长范围内分别搜寻三个界面反射波到达的精确时间,也即三个界面的精确位置;5.根据直达波的精确到达时间和三个界面反射波的精确到达时间,可以计算空气层、管片层和注浆层的厚度。该方法可以实时、准确获取空气层、管片层和注浆层的厚度,作为注浆质量评价的依据。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流失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783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111667020.0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流失计算方法,涉及盾构注浆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土体中的浆液迁移和淤堵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并通过有限元方法确定数值解,获得相关材料参数;依据土层分布、隧道几何特性和相关材料参数,建立盾构隧道开挖及注浆模拟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依据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隧道开挖及注浆过程;其中,注浆过程包括注浆开始至注浆结束以及注浆结束后浆液持续向周围土体中渗透和淤堵的过程;依据浆液扩散范围和相关材料参数,确定浆液流失体积。本发明完全基于数学公式描述,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于经验判断,可以分析浆液在不均匀地层中的真实扩散过程,得到的浆液流失系数更为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