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1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3734.7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L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综合接地技术领域,特别是铁路车站与区间结合部的接地系统兼容性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站接近区段轨道电路为ZPW‑2000轨道电路时,在轨道电路以外23m处钢轨直接连接的短路线作为等电位连接点;车站接近区段轨道电路为25Hz轨道电路时,在车站接近区段末端设置的扼流变压器处,通过设置完全横向连接线的方式实现等电位连接。本发明是基于区间以钢轨代替贯通地线的综合接地系统,车站采用单独敷设贯通地线方式的综合接地系统,提出了一种铁路车站与区间结合部的综合接地系统间等电位连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6983.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房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无人值守机房监控的物联网监控方法,包括环境监测模块、综合网关、雷达模块、采声模块和机房摄像机组,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机房环境数据;采声模块用于在不同的时间段采集机房内的声音数据并传输至声音分析模块;所述机房摄像机组用于采集机房内的视频数据并监测入侵人员;雷达模块用于多目标跟踪定位;综合网关包括视频分析模块、声音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机房环境数据、声音数据和视频分析结果生成报警信号。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视频监控、毫米波雷达检测和声音识别技术,实现对机房内部环境的全面监控,提高异常事件的检测精度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增强环境监控的可视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72718.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科慧能源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空调系统能耗模拟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先并行采集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和末端空调器的实时数据,再分别将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和末端空调器的实时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别得到冷水机组能耗模型、冷却水泵能耗模型、冷冻水泵能耗模型、冷却塔能耗模型和末端空调器能耗模型,然后采用多元线性拟合法,将上述能耗模型内的拟合功率进行再次拟合,得到空调系统能耗模型,最后在空调系统给定的运行工况下,采用空调系统能耗模型,模拟空调系统在对应工况下的运行能耗。本发明解决了因现有模拟模型动态性和时变性差,而导致模拟功率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7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574218.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交奥智控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坡度隧道工作基点沉降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一个方框状固定框体,固定框体与横向支杆固定连接;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通过贯穿所述固定轴套的两个紧固螺栓与固定轴套连接;调节杆末端还设有斜块,斜块的倾斜面上设有反光板;固定框体下方与伸缩杆连接,伸缩杆底部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固定有与储水罐连通的第一静力水准仪及设置于待观测点并与储水罐连通的第二静力水准仪,能够通过一套仪器满足对于不同种类待测点位如隧道基准面沉降、隧道壁收敛、拱顶下沉、断面收敛变形等类型的测量要求,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误差,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6816.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N5/04 , G06N5/022 , G06N3/0455 , G06N3/09 , G06N3/092 , G06F40/284 , G06F40/289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地质文本生成方法、系统和装置,包括文本数据收集、数据集构建、数据预处理、大模型构建以及模型微调等步骤,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的地层岩性描述的智能文本生成。本发明通过训练ChatGLM大语言模型并基于P‑Tuning v2技术微调,同时融入岩土领域知识,使模型能够理解和应用地质岩性的专业知识,从而根据已知的岩性描述信息,智能生成符合工程地质分段说明书要求的地层岩性描述文本,连续性好,逻辑性高,整个方法操作简单,能够高效提升人工数据整理分析的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9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018197.5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临时索的斜拉桥梁段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两排贝雷梁,两排所述贝雷梁分别用于安装在零号块的两端,所述贝雷梁的一端通过连接件用于固定在零号块、另一端用于延伸出一号块外,同一排所述贝雷梁用于沿桥面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同一排所述贝雷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提拉梁段的提拉件。本申请具有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并且降低安全隐患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47503.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板智能配板方法及系统,配板方法包括:S1,获取轨道区段长度l、轨道板长度数组、标准板缝宽度和板缝偏差;S2,若轨道区段长度l≤通用轨道区段长度lN,待配板轨道长度为lo等于l;若l>lN,对轨道区段长度l采用轨道板长度数组中的标准轨道板进行配板,使剩余的轨道区段长度为最接近lN但不大于lN,将剩余的轨道区段长度作为待配板轨道长度lo;S3,确定轨道板数量的搜索范围,进行待配板轨道长度的配板,得到待配板轨道长度的配板方案;S4,得到轨道区段的配板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轨道区段进行智能配板,确保轨道板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能够精确计算轨道板的铺设组合,提高了轨道板配置精度,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4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3633.6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N19/527 , H04N19/58 , H04N19/146 , H04N19/21 , H04N19/60 , G06N3/0464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压缩和时序分析的图像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S1:发送端对传输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视频帧;S2:利用CNN和基于Transformer的分层注意力模型对所述视频帧进行特征提取;S3:通过局部运动补偿和全局运动补偿对视频帧之间的信息进行建模,获取多尺度信息,对所述多尺度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压缩后的视频数据;S4:通过建立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选择时机将所述压缩后的视频数据发送至视频接收方,所述接收方利用和发送端压缩时相同的神经网络参数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恢复。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传输视频更小的数据量及发送时动态适应网络变化的方案,实现图像数据的高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0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251247.6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21/00 , E01D4/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铰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结构包含承压板,所述承压板通过预埋在拱座内的骨架连接在所述拱座表面,所述骨架通过骨架连接系连接于所述拱座中,所述承压板顶面连接拱脚弦杆端面,所述承压板顶面沿所述拱脚弦杆周围设有围护结构。采用本结构可有效降低弦杆自重,节省成本,翻转调整定位方便,便于施工吊装,并且,所述承压板和拱脚弦杆加工精度高,所述拱脚弦杆通过所述承压板与骨架的连接来安装定位,安装方便,定位精度高,能有效提升安装质量,安装时无需额外设置支架,有利于降低施工费用,缩短施工周期,通过在所述承压板上设置围护结构,利于提升所述承压板和拱脚弦杆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拱脚的受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2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187872.9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加固系统及构造方法,其中,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纵梁,相邻纵梁对应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横梁,网格锚索与横梁和纵梁均连接,纵梁底部连接有第一桩基,横梁底部设置有第二桩基,网格锚索底部也连接有第一桩基和/或第二桩基。本发明的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解决地基沉降变形问题;抵抗更大的斜坡软土地基不利水平力;网格锚索能够减少第二桩基之间上部路堤结构的悬空间距,且耐久性好,从而使得上部路堤结构下沉变形长期可控,可以增大第二桩基的设置间距,以及可以取消传统桩网结构顶部的桩帽设置,可以大幅节约工程投资。
-
-
-
-
-
-
-
-
-